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静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77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涉及急诊内科技术领域,包括第二顶板、第一顶板和铰链,所述第一顶板下端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顶板上端设置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上端设置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顶板与第二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中部均设置有托盘,所述第一底板下端中部设置有车轮储存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两个组合式护理推车,能够在平时可以充当医疗推车,从而运输一些医疗药品或者医疗器械等,利用铰链,能够在需要急诊时,按动卡扣与卡槽,打开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从而使护理推车进行展开,使其充当患者推车,对需要急诊的患者进行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
本技术涉及急诊内科
,具体是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
技术介绍
急诊医学科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合医院急诊设有全科、内、外、妇、儿、五官、发热、腹泻等专科诊室。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目前的急诊内科往往存在着很多推车,然而现有的推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尤其是急诊内科往往存在着很多需要急诊的病人,容易导致患者推车不够使用的情况,而采购患者推车过多时边容易占地过大,挤占患者医疗空间,结构不尽合理,设计不够优化,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急诊内科往往存在着很多推车,然而现有的推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尤其是急诊内科往往存在着很多需要急诊的病人,容易导致患者推车不够使用的情况,而采购患者推车过多时边容易占地过大,挤占患者医疗空间,结构不尽合理,设计不够优化,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包括第二顶板、第一顶板和铰链,所述第一顶板下端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顶板上端设置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上端设置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顶板与第二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中部均设置有托盘,所述第一底板下端中部设置有车轮储存仓,所述车轮储存仓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下端四边均设置有万向自锁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一端连接处设置有铰链,且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顶板另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顶板另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卡槽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均共有两个,且内部分别均设置有托盘滑槽,所述托盘两端均设置有托盘滑块,所述托盘滑块与托盘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轮储存仓与盖板之间设置有扭簧,且车轮储存仓与盖板通过扭簧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万向自锁轮上端固定安装有螺头,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下端四边内侧设置有螺槽,所述螺头与螺槽螺旋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万向自锁轮共有八个,且均为可拆卸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利用两个组合式护理推车,能够在平时可以充当医疗推车,从而运输一些医疗药品或者医疗器械等,利用铰链,能够在需要急诊时,按动卡扣与卡槽,打开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从而使护理推车进行展开,使其充当患者推车,对需要急诊的患者进行转运;2、本技术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利用托盘滑块与托盘滑槽,能够便捷的插入多块托盘,从而对药品和器械进行运输,以便于很好的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等;3、本技术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利用螺槽与螺头,能够对万向自锁轮进行拆卸,从而使护理推车的车轮在平时运输物品时不会碍事,利用车轮储存仓,能够通过把手打开盖板,对万向自锁轮进行储存,本申请结构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为人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的折叠示意图;图2为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的展开示意图;图3为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中万向自锁轮连接示意图;图中:1-第二底板;2-第二侧板;3-托盘;4-卡扣;5-卡槽;6-托盘滑槽;7-第一侧板;8-托盘滑块;9-第一底板;10-万向自锁轮;11-车轮储存仓;12-盖板;13-把手;14-扭簧;15-第二顶板;16-第一顶板;17-铰链;18-螺槽;19-螺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包括第二顶板15、第一顶板16和铰链17,第一顶板16下端设置有第一底板9,第一顶板16与第一底板9之间设置有第一侧板7,第一顶板16上端设置有第二顶板15,利用两个组合式护理推车,能够在平时可以充当医疗推车,从而运输一些医疗药品或者医疗器械等,第二顶板15上端设置有第二底板1,第二顶板15与第二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侧板2,第一侧板7与第二侧板2中部均设置有托盘3,利用托盘滑块8与托盘滑槽6,能够便捷的插入多块托盘,从而对药品和器械进行运输,以便于很好的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第一底板9下端中部设置有车轮储存仓11,利用车轮储存仓11,能够通过把手13打开盖板12,对万向自锁轮10进行储存,车轮储存仓11表面设置有盖板12,盖板12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3,第一底板9与第二底板1下端四边均设置有万向自锁轮10。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顶板16与第二顶板15一端连接处设置有铰链17,且第一顶板16与第二顶板15通过铰链17转动连接。其中,利用铰链17,能够在需要急诊时,按动卡扣4与卡槽5,打开第一顶板16与第二顶板15,从而使护理推车进行展开,使其充当患者推车,对需要急诊的患者进行转运。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顶板16另一端设置有卡槽5,第二顶板15另一端设置有卡扣4,卡扣4与卡槽5卡合连接。其中,利用卡扣4与卡槽5,能够在需要急诊时,按动卡扣4与卡槽5,打开第一顶板16与第二顶板15,从而使护理推车进行展开,使其充当患者推车,对需要急诊的患者进行转运。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侧板7与第二侧板2均共有两个,且内部分别均设置有托盘滑槽6,托盘3两端均设置有托盘滑块8,托盘滑块8与托盘滑槽6滑动连接。其中,利用托盘滑块8与托盘滑槽6,能够便捷的插入多块托盘,从而对药品和器械进行运输,以便于很好的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等。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车轮储存仓11与盖板12之间设置有扭簧14,且车轮储存仓11与盖板12通过扭簧14转动连接。其中,利用车轮储存仓11,能够通过把手13打开盖板12,对万向自锁轮10进行储存。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万向自锁轮10上端固定安装有螺头19,第一底板9与第二底板1下端四边内侧设置有螺槽18,螺头19与螺槽18螺旋连接。其中,利用螺槽18与螺头19,能够对万向自锁轮10进行拆卸,从而使护理推车的车轮在平时运输物品时不会碍事。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万向自锁轮10共有八个,且均为可拆卸式结构。其中,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包括第二顶板(15)、第一顶板(16)和铰链(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16)下端设置有第一底板(9),所述第一顶板(16)与第一底板(9)之间设置有第一侧板(7),所述第一顶板(16)上端设置有第二顶板(15),所述第二顶板(15)上端设置有第二底板(1),所述第二顶板(15)与第二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7)与第二侧板(2)中部均设置有托盘(3),所述第一底板(9)下端中部设置有车轮储存仓(11),所述车轮储存仓(11)表面设置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3),所述第一底板(9)与第二底板(1)下端四边均设置有万向自锁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包括第二顶板(15)、第一顶板(16)和铰链(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16)下端设置有第一底板(9),所述第一顶板(16)与第一底板(9)之间设置有第一侧板(7),所述第一顶板(16)上端设置有第二顶板(15),所述第二顶板(15)上端设置有第二底板(1),所述第二顶板(15)与第二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7)与第二侧板(2)中部均设置有托盘(3),所述第一底板(9)下端中部设置有车轮储存仓(11),所述车轮储存仓(11)表面设置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3),所述第一底板(9)与第二底板(1)下端四边均设置有万向自锁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16)与第二顶板(15)一端连接处设置有铰链(17),且第一顶板(16)与第二顶板(15)通过铰链(1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内科护理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李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