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77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二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支架内部两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二支架内部两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内部插接有与其啮合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块,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丝杆驱动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运动,实现对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运动,能对不同直径的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设置相互适配的插筒和插杆,对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进行拼接,采用可更换的纱布,保证对其使用的干净和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在临床烧伤科,烧伤创口的护理在整个烧伤治疗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对局部创口位置的保护也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在对烧伤患者烧伤的创口日常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处于烧伤疼痛中,且需保持卧床休息,身体会不由自主的来回扭动,常常会接触到外界被单等实物,烧伤创口处的皮肤组织及新生组织比较脆弱,极易因与外界被单等实物的接触造成对创口的伤害,使创口破裂甚至感染,给创口的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的隐患,所以医护人员常常会将患者整个肢体固定,避免创口受到二次伤害。常见的固定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其夹紧结构对患者肢体某一夹持部位进行长时间夹持压迫,导致肢体被夹持部位出现疼痛、皮下淤血、麻木等症状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不适,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且无法针对烧伤的局部范围调整固定装置的大小,过多的固定造成患者行动的不便,且在对患者烧伤部位固定后缺乏很好的对其纱布的更换,容易造成二次感染。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3),所述第二支架(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4),所述第一支架(1)内部两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5),所述第二支架(2)内部两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6),所述第一螺纹槽(5)和第二螺纹槽(6)内部插接有与其啮合连接的丝杆(7),所述丝杆(7)上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块(8),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气囊(12),所述气囊(12)外侧设有纱布(14),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两端均开设有压槽(16),所述压槽(16)内部插接有压块(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3),所述第二支架(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4),所述第一支架(1)内部两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5),所述第二支架(2)内部两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6),所述第一螺纹槽(5)和第二螺纹槽(6)内部插接有与其啮合连接的丝杆(7),所述丝杆(7)上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块(8),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气囊(12),所述气囊(12)外侧设有纱布(14),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两端均开设有压槽(16),所述压槽(16)内部插接有压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一端固定连接有插筒(10),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另一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乐婷
申请(专利权)人:汉中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