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74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包括圆形的光学区和与所述光学区光滑连接的支撑部,所述光学区的后表面呈凹曲面形,所述光学区的后表面与所述支撑部的后表面曲率半径相同,不减小光学区直径区域的前提下,在光学区外沿向外延伸形成非光学区,所述非光学区上设有用于引导眼内液体流动的凹槽。该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植入时不需切开虹膜,且支持房水通过人工晶体流通,不干扰眼睛中液体的流动形式,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
本技术属于人工晶状体,具体涉及一种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为了解决近视眼患者不需要戴眼镜的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屈光手术。屈光手术是指眼科医生使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来改变近视眼患者的眼内结构,使进入眼睛的光束聚焦在视网膜上,以至患者能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均可清晰地看到图像。例如激光手术、后房晶状体眼内透镜等。在现有技术中人们知道的各种后房晶状体眼内透镜,是被直接植入到眼睛晶状体之前的虹膜之后,以此来矫正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患者的视力问题,使患者不需要带眼镜就能清晰地看到周围的世界。与白内障手术不同,现有技术中的眼内屈光透镜是在不把人的自然晶体摘除后使用的,而是与人的自然晶状体共同存在时使用的。因此,自然晶体的调节聚焦能力仍然不变。公开号为CN146693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眼内屈光透镜及其植入方法,该眼内屈光透镜由形状为圆形的光学体和至少一个支撑体相连接组成,光学体和支撑体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光学体前表面曲率半径大小根据其屈光度大小而定,屈光透镜的后表面呈凹曲面形。手术医生利用虹膜切开术将该眼内屈光透镜植入患者眼中,从而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公开号为CN10118000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工晶体,这种人工晶体具有由粘性软质材料一体成形的光学区和支持部,其中,在支持部前后方向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具有凹凸物的降粘部分。以上这些眼内屈光透镜(人工晶体)的一个缺点是需要利用虹膜切开术,允许液体从眼睛的后房流动到眼睛的前房。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透镜实体的存在,可能会产生房水流通不顺畅的现象,导致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该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植入时不需虹膜周切,且支持房水通过人工晶状体流通,不干扰眼睛中液体的流动形式,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包括圆形的光学区和与所述光学区光滑连接的支撑部,所述光学区的后表面呈凹曲面形,所述光学区的后表面与所述支撑部的后表面曲率半径相同,不减小光学区直径区域的前提下,在光学区外沿向外延伸形成非光学区,所述非光学区上设有用于引导眼内液体流动的凹槽。本技术提供的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中,将光学区外沿的非光学区上设计有凹槽,当人工晶体植入到眼内后房与虹膜之间时,虹膜覆盖在光学区上,光学区外沿非光学区上的凹槽会形成通道,引导眼后房的房水通过凹槽流入到眼前房,便于眼内房水循环。该凹槽除了能够引导房水流动外,还能够引导植入手术引入的黏弹剂的流动,以实现对黏弹剂的清除,有效地解决了因瞳孔阻滞引起的眼疾病。此外,该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由于凹槽可以实现眼内房水的循环,因此,植入术前无需进行虹膜周边切除术,可以避免损伤虹膜,使手术更方便快捷,术后眼压稳定。优选地,所述非光学区沿光学区的径向宽度一致,所述非光学区沿光学区的径向宽度为0.1~0.7mm。本技术中,非光学区沿光学区的径向宽度是指在光学区的径向方向上,与光学区外沿接触的非光学区内沿和非光学区的外沿之间的距离。所述非光学区沿光学区的径向宽度一致意思是指在各个方向上,光学区外沿向外延伸的宽度相同。优选地,所述凹槽包括设于非光学区顶部的第一槽部和设于非光学区外侧壁的第二槽部,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相交且连续贯通。这样眼内的液体通过第一槽部与第二槽部进行流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的槽深相等,所述第一槽部的槽膛长度大于第二槽部的槽膛深度。这样设置便于眼内液体的流动。本技术中,第一槽部的深度是指从光学区的顶部向底部的高度,第二槽部的深度是指从光学区的外侧壁向内的深度,第一槽部与第二槽部的深度统一为凹槽的深度。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50~200μm。本技术中光学区外沿非光学区的凹槽主要用于引导房水在眼内前后房之间流动,因此,凹槽的槽深度直接影响房水的流动性,当凹槽的槽深过大时,会缩小光学区的面积,直接降低通光量,影响成像质量和视觉效果,当凹槽的槽深过小时,限制了液体的流通量,使得眼内前后房液体的流动量太少,引导作用不强。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深为70~130μ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槽深为100μm。凹槽的个数以及分布位置直接影响眼内液体的流通效果,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多个,在非光学区的顶部及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布置。凹槽均匀分布,可以让后房液体从多个方向引导流入前房,提升了房水的流动性。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沿圆周方向均匀布满非光学区的顶部及外侧壁。优选地,所述光学区和所述支撑部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9~11mm。该范围内的曲率半径与人类自然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大致相同,这样能够保证人工晶状体很好地贴合到人类自然晶状体表面。优选地,所述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的总长度为10~13mm。优选地,所述光学区的直径为4.0~6.0mm。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外部还连接有与所述支撑部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不相同的另一支撑部。通过另一支撑部的接入,可以避免因眼内人工晶体的光学区前表面碰到角膜内表面层而导致的角膜疾病,甚至失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中,在光学区外沿非光学区设计的凹槽,能够引导眼内液体从后房流入前房,利于房水循环,有效地解决了因瞳孔阻滞引起的眼疾病。且医生在植入术前无需进行虹膜周边切除术,可使手术更方便快捷,术后眼压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凹槽未布满光学区外沿非光学区的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凹槽布满光学区外沿非光学区的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区前表面为凹曲面形的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第二支撑部、且光学区前表面为凹曲面形的的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解决人工晶体植入导致房水流通不顺畅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图1~图4为所示的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晶状体包括圆形的光学区101,与光学区101光滑连接的支撑部102,光学区101的后表面呈现凹曲面形,光学区101的后表面与支撑部102的后表面曲率半径相同,可以为9~11mm,例如可以为10cm。在此基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包括圆形的光学区和与所述光学区光滑连接的支撑部,所述光学区的后表面呈凹曲面形,所述光学区的后表面与所述支撑部的后表面曲率半径相同,其特征在于,/n不减小光学区直径区域的前提下,在光学区外沿向外延伸形成非光学区,所述非光学区上设有用于引导眼内液体流动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包括圆形的光学区和与所述光学区光滑连接的支撑部,所述光学区的后表面呈凹曲面形,所述光学区的后表面与所述支撑部的后表面曲率半径相同,其特征在于,
不减小光学区直径区域的前提下,在光学区外沿向外延伸形成非光学区,所述非光学区上设有用于引导眼内液体流动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光学区沿光学区的径向宽度一致,所述非光学区沿光学区的径向宽度为0.1~0.7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设于非光学区顶部的第一槽部和设于非光学区外侧壁的第二槽部,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相交且连续贯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槽孔型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的槽深相等,所述第一槽部的槽膛长度大于第二槽部的槽膛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核吕明贾晓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爱晶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