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73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1
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其包括鼠笼和悬吊装置,悬吊装置包括悬吊装置支撑体和可调整高度的悬吊结构,所述的悬吊装置支撑体固定于鼠笼上并为悬吊结构提供支撑,所述的悬吊结构通过悬吊装置支撑体置于鼠笼的正上方,悬吊结构上设置有悬吊入鼠笼内的悬吊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可以在实验开始时,将鼠尾固定后对实验鼠悬吊高度进行调整,高度调整过程方便,而且可实现调整高度的精准控制;同时在长期的实验过程中无需对悬吊绳进行解开、固定等操作即可随时对实验鼠的悬吊高度进行精准微调,大大提高了实验过程的方便性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主要用于实验鼠的尾部悬吊实验。
技术介绍
在过往及目前的生物
,生物实验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许多的生物实验中,人们选择利用生物模型代替人体进行实验研究,既可避免实验研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还能以较短的时间模拟疾病病理状态。在人们研究骨质疏松症的过程中,同样也会选择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即大鼠或小鼠的尾部悬吊实验,并作为研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药物的一种重要手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Morey等最早提出的“尾部悬吊后肢卸荷大鼠模型”,即“尾部悬吊”(tail-suspended,TS)大鼠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模拟失重大鼠模型,采用鼠尾后肢悬吊作为研究模型,为研究骨质疏松尤其是废用性骨质疏松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现有的鼠尾后肢悬吊实验通常采用带有鼠尾悬吊装置的笼子,通过鼠尾后肢悬吊装置固定实验鼠尾巴,通过提拉将鼠尾后肢悬吊起来。此实验的重点在于通过实验鼠尾巴向上提拉使实验鼠的后肢处于悬空、无法受力/施力的状态,在实验进行时将实验鼠尾巴通过悬吊绳固定后需要向上提拉至合适的位置,提拉太高会影响实验鼠前肢的受力进而影响实验鼠的健康使实验难以为继,提拉太低会可能会使实验鼠后肢受力影响实验结果,而且此实验通常历时较长,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实验鼠尾部提拉高度进行微调。而目前的实验鼠悬吊实验装置无法直接对鼠尾悬吊高度进行不同幅度的调整,在需要调整悬吊高度时需要解开悬吊绳经高度定位后重新固定悬吊绳,实验过程非常繁琐,悬吊高度不易控制,而且容易在调整高度时使实验鼠后肢着地,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实验鼠的尾部悬吊实验的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其包括鼠笼和悬吊装置,悬吊装置包括悬吊装置支撑体和可调整高度的悬吊结构,所述的悬吊装置支撑体固定于鼠笼上并为悬吊结构提供支撑,所述的悬吊结构通过悬吊装置支撑体置于鼠笼的正上方,悬吊结构上设置有悬吊入鼠笼内的悬吊绳。进一步地,所述的鼠笼上部中间设置有贯穿鼠笼上部的横向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的悬吊结构包括纵向的调整柱和横向的悬挂架,纵向的调整柱和横向的悬挂架垂直连接,而且调整柱和悬挂架分别与悬吊装置支撑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调整柱为带有外螺纹的长圆柱体,调整柱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盘,旋转盘置于悬吊装置支撑体上部,旋转盘与调整柱连接通过旋转盘的旋转带动悬吊装置支撑体下部的调整柱同步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悬挂架包括挂架本体和置于挂架本体上的滑动挂架,滑动挂架与横向开口平行并置于横向开口正上方,挂架本体上设置有与调整柱连接的调整孔,所述的调整孔内缘设置有与调整柱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动挂架置于挂架本体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的挂架本体通过连接架与悬吊装置支撑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悬吊装置支撑体包括底部的横向基架、置于横向基架上部的纵向支架及置于纵向支架顶部的外伸支架,所述的外伸支架上部固定旋转盘,下部连接调整柱,外伸支架上旋转盘与调整柱之间设置有通孔,旋转盘的旋转带动悬吊装置支撑体下部的调整柱同步旋转,所述的纵向支架置于横向基架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的悬吊绳包括下部绳体和上部的滑环,所述的滑环套在滑动挂架上,并可以在滑动挂架上横向滑动,下部绳体通过挂扣装置与滑环连接,所述的挂扣装置为可开闭的挂扣。进一步地,所述的纵向支架上设置有与连接架连接的滑槽,所述的滑槽为卡槽,所述的滑槽与连接架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所述的连接架与滑槽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接部,连接架与滑槽连接后连接架与横向悬挂架整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的鼠笼采用透明材质,鼠笼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处,鼠笼的下部设置有底网,底网的下部设置有接料抽屉,所述的鼠笼两侧设有饮水装置和饮食装置,即鼠笼的一侧设置有饮水装置,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饮食装置;所述的饮水装置和饮食装置设置在横向开口两端的正下方,横向开口可以使悬吊绳在鼠笼的整个横向贯穿移动,进而使实验鼠在需要饮食或饮水使,通过上肢进行移动至饮水装置和饮食装置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的优点为:本技术提供的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可以在实验开始时,将鼠尾固定后对实验鼠悬吊高度进行调整,高度调整过程方便,而且可实现调整高度的精准控制;同时在长期的实验过程中无需对悬吊绳进行解开、固定等操作即可随时对实验鼠的悬吊高度进行精准微调,大大提高了实验过程的方便性及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部的悬吊装置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部的悬吊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中的A-A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范围内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2所示的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其包括鼠笼1和悬吊装置2,悬吊装置2包括悬吊装置支撑体21和可调整高度的悬吊结构22,所述的悬吊装置支撑体21固定于鼠笼1上并为悬吊结构22提供支撑,所述的悬吊结构22通过悬吊装置支撑体21置于鼠笼1的正上方,悬吊结构22上设置有悬吊入鼠笼1内的悬吊绳3。进一步地,所述的鼠笼1上部中间设置有贯穿鼠笼1上部的横向开口11。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所述的悬吊结构22包括纵向的调整柱221和横向的悬挂架222,纵向的调整柱221和横向的悬挂架222垂直连接,而且调整柱221和悬挂架222分别与悬吊装置支撑体21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调整柱221为带有外螺纹的长圆柱体,调整柱221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盘223,旋转盘223置于悬吊装置支撑体21上部,旋转盘223与调整柱221连接通过旋转盘223的旋转带动悬吊装置支撑体21下部的调整柱221同步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悬挂架222包括挂架本体224和置于挂架本体224上的滑动挂架225,滑动挂架225与横向开口11平行并置于横向开口11正上方,挂架本体224上设置有与调整柱221连接的调整孔,所述的调整孔内缘设置有与调整柱221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动挂架225置于挂架本体224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的挂架本体224通过连接架226与悬吊装置支撑体21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悬吊装置支撑体21包括底部的横向基架211、置于横向基架211上部的纵向支架212及置于纵向支架212顶部的外伸支架213,所述的外伸支架213上部固定旋转盘223,下部连接调整柱221,外伸支架213上旋转盘223与调整柱221之间设置有通孔,旋转盘223的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鼠笼和悬吊装置,悬吊装置包括悬吊装置支撑体和可调整高度的悬吊结构,所述的悬吊装置支撑体固定于鼠笼上并为悬吊结构提供支撑,所述的悬吊结构通过悬吊装置支撑体置于鼠笼的正上方,悬吊结构上设置有悬吊入鼠笼内的悬吊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鼠笼和悬吊装置,悬吊装置包括悬吊装置支撑体和可调整高度的悬吊结构,所述的悬吊装置支撑体固定于鼠笼上并为悬吊结构提供支撑,所述的悬吊结构通过悬吊装置支撑体置于鼠笼的正上方,悬吊结构上设置有悬吊入鼠笼内的悬吊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鼠笼上部中间设置有贯穿鼠笼上部的横向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结构包括纵向的调整柱和横向的悬挂架,纵向的调整柱和横向的悬挂架垂直连接,而且调整柱和悬挂架分别与悬吊装置支撑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柱为带有外螺纹的长圆柱体,调整柱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盘,旋转盘置于悬吊装置支撑体上部,旋转盘与调整柱连接通过旋转盘的旋转带动悬吊装置支撑体下部的调整柱同步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验鼠尾部悬吊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悬挂架包括挂架本体和置于挂架本体上的滑动挂架,滑动挂架与横向开口平行并置于横向开口正上方,挂架本体上设置有与调整柱连接的调整孔,所述的调整孔内缘设置有与调整柱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滑动挂架置于挂架本体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斌高健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