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软骨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71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软骨切割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胸腔软骨切割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一切割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包括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刀片。该胸腔软骨切割装置,使用时将软骨卡在,转动第一控制杆,第一控制杆在第一横杆内转动并相对于第一横杆向下移动,从而控制第一刀片向下移动,第一刀片向下移动即可对软骨进行切割,该种切割方式造作简单,即便部分软骨钙化,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依然能够对钙化部分进行斩切,同时底板还能够避免第一刀片的刀刃部分伤害到人的胸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软骨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软骨切割设备
,具体为一种胸腔软骨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隆鼻手术需要将坍塌的鼻梁骨垫高,垫鼻梁用的材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硅胶材料,另一类是自身的软骨,利用硅胶隆鼻容易出现假体位移、感染等后遗症,而软骨就不会有这些现象的发生,在利用软骨隆鼻时,需要医生从隆鼻者自身的胸腔软骨上切取一块软骨,然后对切除后的软骨用手术到加以修饰最后在植入人们的鼻梁中。现有取骨的方式是医生直接通过手术刀从整块胸腔软骨上切取,取骨时,首先需要打开人的胸腔,然后再用手术到再胸腔软骨上截取一段,然而直接通过手术刀切取软骨其风险很大,主刀医生需时刻注意,避免手术到触碰到人的胸腔,从而对胸腔内部的器官造成损害,同时为了减少取骨的流程,降低取骨过程中的风险,医生通常将一根软骨直接从中间截下,然后再对截下后的部分进行雕饰并使用,截下后的软骨会产生一个如图所示相互不连接的缺口,这个缺口由于左右两端的软骨相互不接触,因此永远无法愈合,并且该缺口在人们呼吸运动的过程中还会对人们的胸腔产生摩擦,进而给人们带来不适感,还需注意的是,人们的软骨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还会发生部分钙化的现象,钙化部分像一条丝线一样位于人们的软骨内,进一步增加了医生取骨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腔软骨切割装置,具备便于医生截取胸腔软骨同时不完全截断胸腔软骨利于胸腔软骨再次愈合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软骨切割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一切割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包括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刀片。作为本技术所述胸腔软骨切割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切割组件还包括纵杆、套筒和滑动板,所述纵杆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相固定,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纵杆上,所述套筒与所述滑动板相连接;其中,所述滑动板侧面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横杆相固定,所述滑动板侧面的底部固定有卡板;其中,所述套筒的外部螺纹配合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纵杆相接触。作为本技术所述胸腔软骨切割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切割组件还包括活动筒,所述活动筒的侧面与所述套筒相固定,所述活动筒套设于所述滑动板上;其中,所述活动筒的顶部螺纹配合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板相接触。作为本技术所述胸腔软骨切割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杆与所述第一横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底部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刀片的顶部,所述第一刀片与所述卡板相配合。作为本技术所述胸腔软骨切割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第二切割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切割组件包括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一横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内部螺纹配合有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的底部活动套接有第二刀片;其中,所述第二刀片与所述第一刀片相接触,且所述第二刀片与所述第一刀片相互垂直。作为本技术所述胸腔软骨切割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横杆的内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固定杆与所述第一横杆相固定。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胸腔软骨切割装置,使用时将软骨卡在,转动第一控制杆,第一控制杆在第一横杆内转动并相对于第一横杆向下移动,从而控制第一刀片向下移动,第一刀片向下移动即可对软骨进行切割,该种切割方式造作简单,即便部分软骨钙化,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依然能够对钙化部分进行斩切,同时底板还能够避免第一刀片的刀刃部分伤害到人的胸腔。2、该胸腔软骨切割装置,通过在第一横杆上安装第二横杆,转动第二控制杆,第二控制杆在第二横杆内转动并相对于第二横杆向下移动,从而控制第二刀片向下移动,第二刀片向下移动即可对软骨进行切割,第二刀片与第一刀片垂直,两者相互配合便于将软骨切成如所示的缺口,这种缺口随着软骨的生长能够自动愈合,避免了因软骨缺口无法愈合而带给人的不适感。3、该胸腔软骨切割装置,滑动板能够在活动筒内伸缩,两个又滑动板上固定第一横杆,从而通过调节滑动板在活动筒内的位置即可达到调节两个第一横杆之间的距离,进而达到调节两个第一刀片之间的距离,便于人们根据所需要截取软骨的长度来自由调节两个第一刀片之间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局部俯视图;图5为现有方式软骨切割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采用本技术软骨切割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底板;200-第一切割组件;201-第一横杆;202-第一控制杆;203-第一刀片;204-纵杆;205-套筒;205a-固定螺栓;206-滑动板;206a-卡板;207-活动筒;207a-调节螺栓;300-第二切割组件;301-第二横杆;301a-调节槽;301b-滑块;301c-固定杆;302-第二控制杆;303-第二刀片;400-握把;500-软骨;501-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胸腔软骨切割装置,包括底板100和第一切割组件200,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安装所述第一切割组件200,其中,所述第一切割组件200包括第一横杆201,所述第一横杆20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控制杆202,所述第一控制杆20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刀片203。需说明的是,底板100为不锈钢金属板,第一横杆201为不锈钢金属杆,由于该装置是用于手术切骨,不锈钢材料便于切骨后进行消毒,同时避免锈蚀,第一控制杆202能够在第一横杆201内上下移动,工作时将所需切割的软骨500放置在第一刀片203和底板100之间,然后通过第一控制杆202控制第一刀片203向下移动对软骨500进行切割即可。所述第一切割组件200还包括纵杆204、套筒205和滑动板206,所述纵杆204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00相固定,所述套筒205套设于所述纵杆204上,所述套筒205与所述滑动板206相连接,其中,所述滑动板206侧面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横杆201相固定,所述滑动板206侧面的底部固定有卡板206a,其中,所述套筒205的外部螺纹配合有固定螺栓205a,所述固定螺栓205a的一端与所述纵杆204相接触,所述第一控制杆202与所述第一横杆201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控制杆202的底部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刀片203的顶部,所述第一刀片203与所述卡板206a相配合。需说明的是,纵杆204与底板100垂直,纵杆204为圆柱体杆状结构,套筒205为圆形管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软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和第一切割组件(200),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安装所述第一切割组件(200);/n其中,所述第一切割组件(200)包括第一横杆(201),所述第一横杆(20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控制杆(202),所述第一控制杆(20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刀片(2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软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和第一切割组件(200),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安装所述第一切割组件(200);
其中,所述第一切割组件(200)包括第一横杆(201),所述第一横杆(20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控制杆(202),所述第一控制杆(20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刀片(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软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组件(200)还包括纵杆(204)、套筒(205)和滑动板(206),所述纵杆(204)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00)相固定,所述套筒(205)套设于所述纵杆(204)上,所述套筒(205)与所述滑动板(206)相连接;
其中,所述滑动板(206)侧面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横杆(201)相固定,所述滑动板(206)侧面的底部固定有卡板(206a);
其中,所述套筒(205)的外部螺纹配合有固定螺栓(205a),所述固定螺栓(205a)的一端与所述纵杆(204)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软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组件(200)还包括活动筒(207),所述活动筒(207)的侧面与所述套筒(205)相固定,所述活动筒(207)套设于所述滑动板(20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九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丽质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