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吸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71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无创吸钳含吸抓头和芯杆。吸抓头经芯杆的通孔能与负压源相连接,在负压源的负压吸引作用下,吸抓头能将组织或器官吸住,并实现组织的移动、翻动等动作。因吸抓头与组织或器官表面形成均匀的面接触,降低了局部接触部位的压强,不容易造成接触部位的意外损伤,在组织或器官的抓取、移动、翻动等过程中更加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无创吸钳还含收拢机构,收拢机构能将吸抓头压缩、收拢,从而通过穿刺器鞘管等手术通道,并能在吸抓头进入腹腔后释放吸抓头,尤其适合于腔镜微创手术过程中吸抓头的置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创吸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无创抓取软组织的无创吸钳器械。
技术介绍
在临床手术中,尤其是随着腔镜微创手术的发展,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组织或标本进行抓取、移动,并且在抓取、移动过程中不能造成组织或标本的破损。比如在肾脏、肝脏、肺、子宫、卵巢囊肿等外科手术中,由于肾脏、肝脏、肺、子宫、卵巢囊肿等器官或组织本身就比较脆弱,在抓取和移动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意外损伤或组织液的渗漏。特别是对于囊状肿瘤,在取出切除的肿瘤时,更是需要非常注意,因为一旦肿瘤包囊意外破损,就非常容易造成癌细胞的播种和转移,后果将非常严重。而现有的临床手术中,用于抓取、移动组织或标本的器械通常是钳子、镊子等器械,这种操作方式通常会产生一个最先接触的小面积局部接触部位,加之现有技术的器械和组织接触的部位通常都是刚性部件,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在上述最先接触的部位非常容易造成局部压力过大,从而造成组织的意外伤害,或造成肿瘤或囊肿的破裂。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设计一种无创吸钳,在临床手术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创吸钳(900)含吸抓头(1)及芯杆(2);所述吸抓头(1)设在所述芯杆(2)的前端;所述芯杆(2)上设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通孔远端(2-1)与所述吸抓头(1)的吸抓头近端(1-2)相连接,所述通孔(21)的通孔近端(2-2)与负压源(7)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创吸钳(900)含吸抓头(1)及芯杆(2);所述吸抓头(1)设在所述芯杆(2)的前端;所述芯杆(2)上设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通孔远端(2-1)与所述吸抓头(1)的吸抓头近端(1-2)相连接,所述通孔(21)的通孔近端(2-2)与负压源(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抓头(1)为弹性吸抓头(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抓头(1)上设有加强筋(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抓头(1)的加强筋(11)是放射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抓头(1)的加强筋(11)是螺旋放射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抓头(1)的壁厚是非等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抓头(1)的壁厚在吸抓头近端(1-2)厚,在吸抓头远端(1-1)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2)上的通孔(21)的通孔远端(2-1)与所述吸抓头(1)的吸抓头近端(1-2)的连接是气密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创吸钳(900)设有开关(3),能控制所述芯杆(2)的通孔(21)的负压状态的所述开关(3)设在所述芯杆(2)的近端上。


10.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创吸钳(900)设有手柄(4),所述手柄(4)连接在所述芯杆(2)的近端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上安装有开关(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创吸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创吸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苏文宇徐华苹罗丽飞王玉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