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69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包括支杆、承板、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所述支杆顶部焊接有承板且承板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压力检测仪,所述压力检测仪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泵,所述支杆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套,所述第一导套下端通过连接块安装有第二导套,所述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内均套设有外包线,所述外包线内套设有充气管、数据传输线和视频传输线,所述外包线一端设置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视频传输线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方便对管径进行测量,防尘效果佳,不能方便进行移动,还能方便带动检测端伸缩,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中,通过测量患者的气管管径,可以帮助医生判别患者气管中的问题,在对气管进行检查时,常常需要在气管镜操作下对气管管径进行测量,所以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以往的测量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不能方便对管径进行测量;2、防尘效果不佳;3、不能方便进行移动;4、不能方便带动检测端伸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技术背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包括支杆、承板、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所述支杆顶部焊接有承板且承板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压力检测仪,所述压力检测仪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泵,所述支杆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套,所述第一导套下端通过连接块安装有第二导套,所述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内均套设有外包线,所述外包线内套设有充气管、数据传输线和视频传输线,所述外包线一端设置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视频传输线一端,所述外包线靠近微型摄像头一端外围设置有气囊,所述外包线内侧与气囊对应位置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压力检测探头,所述压力检测探头的信号输出输入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压力检测仪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有充气管且充气管一端位于气囊内侧,所述气囊内侧通过预留槽安装有细铁丝,所述第一导套顶部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滑轮,所述第一导套底部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从动轮。进一步地,所述支杆底部焊接有固定短板且固定短板底部两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细铁丝一端位于外包线内且端部连接有滑块,所述压力检测探头一侧两端焊接有滑轨,所述滑块位于滑轨内且滑块位于压力检测探头的输入端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外包线位于滑轮和从动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套一端通过胶水固定有第二防尘套,所述第二导套另一端通过第一防尘套连接第一导套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气泵、充气管和气囊,当气囊到达待测量位置时,人员打开气泵,工作时出气端经由充气管向气囊内进行充气,通过设置细铁丝、滑块和压力检测探头,当气囊外表面和气管内壁接触时,气管对细铁丝施加反作用力,细铁丝带动滑块在滑轨上滑动,利用滑块压向压力检测探头的输出端,从而方便经由数据传输线将压力检测探头检测的压力信号传输到压力检测仪中,再通过设置压力检测仪,利用压力检测仪方便对数值进行分析显示,人员可以实现测定不同直径下压力检测仪所检测的压力值,从而根据压力检测仪显示的压力值找出对应的直径值,从而便于对气管直径进行测量。2.通过设置第一防尘套和第二防尘套,可以提升外包线外表面的防尘效果,防止外包线伸入气管中时表面沾染过多灰尘,对患者气管造成不利影响。3.通过设置可制动万向轮,方便移动承板,从而方便移动本装置至合适位置进行工作。4.通过设置滑轮和从动轮,人员转动滑轮,利用滑轮和从动轮夹持外包线,方便带动外包线在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内进行滑动,从而方便带动微型摄像头和压力检测探头进行伸缩。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的压力检测探头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的用电器电连接示意图。图中:1、支杆;2、承板;3、气泵;4、压力检测仪;6、可制动万向轮;7、充气管;8、数据传输线;9、视频传输线;10、外包线;11、滑轮;12、从动轮;13、第一导套;14、第二导套;15、第一防尘套;16、第二防尘套;17、压力检测探头;18、气囊;19、微型摄像头;20、细铁丝;21、滑轨;22、滑块;23、预留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包括支杆1、承板2、第一导套13和第二导套14,所述支杆1顶部焊接有承板2且承板2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压力检测仪4,所述压力检测仪4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泵3,所述支杆1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套13,所述第一导套13下端通过连接块安装有第二导套14,所述第一导套13和第二导套14内均套设有外包线10,所述外包线10内套设有充气管7、数据传输线8和视频传输线9,所述外包线10一端设置有微型摄像头19,所述微型摄像头19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视频传输线9一端,所述外包线10靠近微型摄像头19一端外围设置有气囊18,所述外包线10内侧与气囊18对应位置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压力检测探头17,所述压力检测探头17的信号输出输入端通过数据传输线8连接压力检测仪4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气泵3的出气端连接有充气管7且充气管7一端位于气囊18内侧,所述气囊18内侧通过预留槽23安装有细铁丝20,所述第一导套13顶部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滑轮11,所述第一导套13底部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从动轮12。其中,所述支杆1底部焊接有固定短板且固定短板底部两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6。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可制动万向轮6,方便移动承板2,从而方便移动本装置至合适位置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细铁丝20一端位于外包线10内且端部连接有滑块22,所述压力检测探头17一侧两端焊接有滑轨21,所述滑块22位于滑轨21内且滑块22位于压力检测探头17的输入端一侧。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气囊18外表面和气管内壁接触时,气管对细铁丝20施加反作用力,细铁丝20带动滑块22在滑轨21上滑动,利用滑块22压向压力检测探头17的输出端,从而方便经由数据传输线8将压力检测探头17检测的压力信号传输到压力检测仪4中,利用压力检测仪4方便对数值进行分析显示。其中,所述外包线10位于滑轮11和从动轮12之间。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人员转动滑轮11,利用滑轮11和从动轮12夹持外包线10,方便带动外包线10在第一导套3和第二导套14内进行滑动,从而方便带动微型摄像头19和压力检测探头17进行伸缩。其中,所述第二导套14一端通过胶水固定有第二防尘套16,所述第二导套14另一端通过第一防尘套15连接第一导套13一端。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第一防尘套15和第二防尘套16,可以提升外包线10外表面的防尘效果,防止外包线10伸入气管中时表面沾染过多灰尘,对患者气管造成不利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工作时,利用可制动万向轮6,方便移动承板2,从而方便移动本装置至合适位置进行工作,将外包线10靠近微型摄像头19一端伸入患者气管中,人员转动滑轮11,利用滑轮11和从动轮12夹持外包线10,方便带动外包线10在第一导套3和第二导套14内进行滑动,从而方便带动微型摄像头19和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包括支杆(1)、承板(2)、第一导套(13)和第二导套(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顶部焊接有承板(2)且承板(2)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压力检测仪(4),所述压力检测仪(4)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泵(3),所述支杆(1)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套(13),所述第一导套(13)下端通过连接块安装有第二导套(14),所述第一导套(13)和第二导套(14)内均套设有外包线(10),所述外包线(10)内套设有充气管(7)、数据传输线(8)和视频传输线(9),所述外包线(10)一端设置有微型摄像头(19),所述微型摄像头(19)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视频传输线(9)一端,所述外包线(10)靠近微型摄像头(19)一端外围设置有气囊(18),所述外包线(10)内侧与气囊(18)对应位置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压力检测探头(17),所述压力检测探头(17)的信号输出输入端通过数据传输线(8)连接压力检测仪(4)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气泵(3)的出气端连接有充气管(7)且充气管(7)一端位于气囊(18)内侧,所述气囊(18)内侧通过预留槽(23)安装有细铁丝(20),所述第一导套(13)顶部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滑轮(11),所述第一导套(13)底部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从动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气管镜下测量气管管径的装置,包括支杆(1)、承板(2)、第一导套(13)和第二导套(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顶部焊接有承板(2)且承板(2)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压力检测仪(4),所述压力检测仪(4)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泵(3),所述支杆(1)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套(13),所述第一导套(13)下端通过连接块安装有第二导套(14),所述第一导套(13)和第二导套(14)内均套设有外包线(10),所述外包线(10)内套设有充气管(7)、数据传输线(8)和视频传输线(9),所述外包线(10)一端设置有微型摄像头(19),所述微型摄像头(19)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视频传输线(9)一端,所述外包线(10)靠近微型摄像头(19)一端外围设置有气囊(18),所述外包线(10)内侧与气囊(18)对应位置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压力检测探头(17),所述压力检测探头(17)的信号输出输入端通过数据传输线(8)连接压力检测仪(4)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气泵(3)的出气端连接有充气管(7)且充气管(7)一端位于气囊(18)内侧,所述气囊(18)内侧通过预留槽(23)安装有细铁丝(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