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代坐便器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66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9
一种跨代坐便器辅助器,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后支撑腿,后支撑腿上固装有座便器底板,座便器底板弹簧连接坐垫圈,支架上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前支撑腿,前支撑腿下部固装有支撑杆,支撑杆铰接有可翻折的踏板,支架上固装有扶手。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人体坐下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更容易使人体站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病人、老人、孕妇以及幼儿、儿童,对于跨代家庭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代坐便器辅助器
本技术涉及多代人可用座便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针对行动障碍的病人、老人、孕妇如厕,越来越多的坐便器扶手出现在市场上,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站立问题,但缺点是借助手,容易导致病人、老人、孕妇向前倾倒受伤;借助手以及手臂的施加在扶手上的力较小,容易导致病人、老人、孕妇无法站起。现有坐便器无法同时适用于跨代家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跨代坐便器辅助器。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跨代坐便器辅助器,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后支撑腿111,后支撑腿111上固装有座便器底板(2),座便器底板(2)弹簧连接坐垫圈3;支架1上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前支撑腿112,前支撑腿112下部固装有支撑杆6,支撑杆6铰接有可翻折的踏板5;支架1上固装有扶手12。座便器底板2上弹簧连接坐垫圈3是指座便器底板2上表面的前两个边角均固装有前弹簧,座便器底板2上表面的后两个边角均固装有后弹簧,且后弹簧的高度大于前弹簧的高度,使得坐垫圈3与座便器底板2形成夹角。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能够人坐下时,前弹簧与后弹簧压缩,避免惯性过大,缓冲人体向下的趋势;人起立时,由于施加在前弹簧与后弹簧的力减小,前弹簧与后弹簧同时伸展,带动坐垫圈以及人体前倾5-30度,同时只需借助手以及手臂施加在扶手上很小的力,也能使得老人、病人、孕妇更加容易站立。可翻折的踏板有利于儿童使用马桶养成好的排便习惯。本技术适用于病人、老人、孕妇以及幼儿、儿童,对于跨代家庭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T型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支架;11是支撑腿;111是前支撑腿;112是后支撑腿;12是扶手;2是底板;3是坐垫圈;4是加强杆;5是踏板;51是T型滑槽;6是支撑杆;7是连接杆,71是滑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种跨代坐便器辅助器,包括支架1。支架1材料为轻质金属或者实木制品,其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所述支架1包括支撑腿11和扶手12,所述支撑腿11包括前支撑腿111、后支撑腿112。所述前支撑腿111与地面竖直接触,后支撑腿112与马桶接触。支架1上的扶手12上套有硅胶套,相邻的前支撑腿111与后支撑腿112上固装有加强杆4。所述后支撑腿112连接固装有座便器底板2,座便器底板2为前端带有凹槽的矩形薄板,座便器底板2的靠近四个边角处竖直固定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与坐垫圈3固定,坐垫圈3为现有常见的坐垫圈。座便器底板2的长度约为坐垫圈2的长度的一半,座便器底板2的凹槽的壁与坐垫圈3的内壁保持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座便器底板2的右边缘与坐垫圈3右边缘保持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所述弹簧(图中未标出)分为前弹簧(图中未标出)与后弹簧(图中未标出),座便器底板2的前面两个角固定前弹簧21一端,座便器底板2的后面两个角固定后弹簧22一端,前弹簧21的另一端、后弹簧22的另一端均与坐垫圈3固定,坐垫圈3的重力不足以使得弹簧改变状态,即无力施加在坐垫圈3上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后弹簧的高度大于前弹簧的高度,后弹簧与前弹簧的材料、圈数均相同,弹簧承重量为100kg以内。自然状态下坐垫圈3与座便器底板2保持30度的夹角,人体坐上坐垫圈3时,弹簧压缩,使得坐垫圈3与座便器底板2的夹角保持在5度到30度之间。支架1上的两个前支撑腿111的下部螺栓连接两个支撑杆6,支撑杆6下端转轴转动连接杆7的一端,两个支撑杆6上端铰接踏板5,踏板5两侧固装有T型滑槽51,连接杆7的另一端固装有在T型滑槽51配合的滑块71。所述前支撑腿111与相邻的后支撑腿112固装有加强杆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厕前,拉下踏板,踏板绕转轴逆时针转动,带动连接杆7一端在转轴上逆时针转动,同时连接杆7上的滑块11沿着T型滑槽51从A端滑动至B端,此时踏板5由竖直状态逆时针转动至水平状态(踏板工作状态适用于儿童,非工作状态情况下踏板处于竖直上翻状态)。两手抓住硅胶套慢慢向下坐,人体臀部接触坐垫圈3,人体的重力使得弹簧压缩,起到缓冲人体的作用,人体的重量完全施加在坐垫圈3上时,坐垫圈3与连接板2保持一定的夹角(夹角的大小随着施加在坐垫圈3的力的大小变化而变化);如厕后两手抓住硅胶套11慢慢起立,由于人体向上的趋势,使得施加在坐垫圈3上的压力减小,随着施加在坐垫3上的力逐渐减小,坐垫圈3下方的弹簧逐渐伸展,驱动坐垫3与人体前倾,同时借助手部施加在硅胶套11上的力使得臀部离开坐垫3慢慢站起,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坐垫圈3与座便器底板2之间的夹角为30度。从踏板5上下来,将踏板沿着转轴顺时针转动,带动连接杆7一端在转轴上顺时针转动,同时滑块71沿着T型滑槽51由B端滑动到A端,此时踏板5保持竖直上翻状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代坐便器辅助器,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后支撑腿(111),后支撑腿(111)上固装有座便器底板(2),座便器底板(2)弹簧连接坐垫圈(3);/n支架(1)上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前支撑腿(112),前支撑腿(112)下部固装有支撑杆(6),支撑杆(6)铰接有可翻折的踏板(5);支架(1)上固装有扶手(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代坐便器辅助器,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后支撑腿(111),后支撑腿(111)上固装有座便器底板(2),座便器底板(2)弹簧连接坐垫圈(3);
支架(1)上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前支撑腿(112),前支撑腿(112)下部固装有支撑杆(6),支撑杆(6)铰接有可翻折的踏板(5);支架(1)上固装有扶手(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代坐便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座便器底板(2)上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中艳崔磊廖满春孙建华王沛程乾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