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垫座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60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架,具体涉及一种当坐垫的位置变动时其处于坐垫后方的靠垫与枕垫也一起跟着变动的一种靠垫座椅架。一种靠垫座椅架,坐垫架上设有推杆、推杆辅杆,推杆辅杆与底架铰接有第二推杆辅杆,推杆辅杆的前端与坐垫架铰接,推杆辅杆的中间与推杆铰接,推杆辅杆与第二推杆辅杆铰接,坐垫架的后端与靠垫架之间设有靠垫连杆机构,坐垫架与枕垫架之间设有枕垫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架,透过、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当改变坐垫架2的状态时,坐垫架2能直接控制靠垫架3与枕垫架4,最终将本座椅架转换成座椅状态或者是躺椅状态的一种靠垫座椅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靠垫座椅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架,具体涉及一种当坐垫的位置变动时其处于坐垫后方的靠垫与枕垫也一起跟着变动的一种靠垫座椅架。
技术介绍
现有产品中在靠垫上设有枕垫的座椅非常多,可实现靠垫后仰的座椅非常多,其后仰结构也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是需要使用者手动调节摆弄靠垫才能让靠垫后仰,显得操作麻烦;而且绝大多数的座椅的枕垫与靠垫都是相对固定的,当使用者需要躺下时一般需要把枕垫往前靠才能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这就需要使用者特意去摆弄枕垫才能把枕垫往前靠,要么在枕垫的前端另外添加枕头等承托物,使得使用非常麻烦,在特殊的场合或公共场合需要使得靠垫后仰时就凸显其操作困难或者不太方便。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人员群体,比如病人、残疾人这一类使用者需要摆弄座椅实现平躺同样显得非常困难才能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垫座椅架,透过座椅架上的各个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使得当改变坐垫架2的状态时,其他机架能有序的通过彼此的机械铰链连接进行相应的运动、变换,直接控制着设在座椅架上的靠垫3以及枕垫4摆动到新的制定位置上,从而提供一个靠垫3与枕垫4能自动跟着坐垫架2的变换跟着变换的一种用在靠垫上的座椅架。底架1用于将座椅架上的部件集中安装在一起,并且提供一个固定座椅,保证座椅上的所有部件都能有序运作的工作环境。座椅架上一般设有用于给使用者坐下的坐垫、给使用者背靠着的增加舒适感的靠垫、给使用者的头部一个后枕着的枕垫,其中,坐垫是安装在坐垫架2上的。坐垫架2可以在底架1上作往复运动,其提供给坐垫架2往复运动的动力源可以是人工直接调整摆动,也可以是通过推杆装置等常见的自动控制的动力源装置。坐垫架2的往复运动一般是前后来回摆动,使得座椅随着坐垫架2的摆动会转变成两种状态,一种是座椅状态,使用者坐立在座椅上;一种是躺椅状态,使用者平躺在座椅上。坐垫架2与靠垫架3之间设有靠垫连杆机构,其靠垫连杆机构用于控制靠垫架3的摆动使得坐垫架2摆动时能同步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摆动靠垫架3。坐垫架2与枕垫架4之间设有枕垫连杆机构,其枕垫连杆机构用于控制枕垫架4的摆动使得坐垫架2摆动时能同步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摆动枕垫架4。其中,靠垫架3是框架形状,能有效支撑着背靠在靠垫上的使用者;枕垫架4是两根形状一致的设在靠垫架3左右两侧的杆件。坐垫架2上设有推杆21、推杆辅杆22,其中推杆辅杆22是铰接在坐垫架2与推杆21之间,推杆21的后方设有两个安装孔,其中靠后边的安装孔与第一辅杆33铰接,靠中间的安装孔与推杆辅杆22铰接;推杆辅杆22的后边延伸出来的一端与底架1之间铰接有第二推杆辅杆。靠垫连杆机构由靠垫辅杆32、第一辅杆33、第二辅杆34组成,其中第二辅杆34均是用于增加靠垫辅杆32摆动时的自由度,第一辅杆33用于当靠垫辅杆32摆动时能直接牵动靠垫架3摆动,使其获得一个与靠垫辅杆32不一样的自由度,最终使得靠垫架3能顺利摆动到制定的位置上。其中,靠垫架3开有两个连接孔,位于前面的连接孔与坐垫架2铰接,位于后面的连接孔与第一辅杆33铰接,即通过第一辅杆33与靠垫辅杆32相作用。坐垫架2、靠垫架3、靠垫辅杆32、第一辅杆33、第二辅杆34之间形成铰链连接机构。当该座椅架转变成躺椅状态时第二推杆辅杆向推杆辅杆22提供一个向后的拉力,将原本处于前摆的推杆辅杆22后拉成后摆的状态,借此将推杆21后面一端往上摆,通过第一辅杆33的作用下把靠垫辅杆32下拉,最终让靠垫架3相对于坐垫架2以前端的安装孔为支点做一个下摆的运动,将靠垫进一步下摆。枕垫连杆机构由枕垫连接杆44、枕垫曲杆43、枕垫推杆41、枕垫横梁42、枕垫架限位装置45组成。其中枕垫架限位装置45由两块铰接在枕垫架4与靠垫架3之间的杆件组成,用于限制枕垫架4作平移动作而不是旋转摆动动作。枕垫横梁42与枕垫架4固定连接,靠垫架3设有靠垫横梁,枕垫曲杆43的中间开有与靠垫横梁相铰接的曲杆连接孔。处于座椅状态时其靠垫辅杆32侧边的竖杆是相对于坐垫架2斜向前,此时设在辅杆横梁321上的凸起的安装板与水平面成一个较大的角度;当变换成躺椅状态时,在推杆辅杆22的后摆作用下将推杆21后推,将设在靠垫辅杆32侧边的竖杆后推,使其靠垫辅杆32侧边的竖杆摆动成相对于坐垫架2的斜向后位置,其设在辅杆横梁321上的安装板与水平面成一个较小的角度,把枕垫推杆41下拉,在枕垫曲杆43的曲杆连接孔作为杠杆支点的杠杆作用下枕垫曲杆43上推枕垫连接杆44,进而借助枕垫横梁42将枕垫架4上推。其中,靠垫辅杆32与枕垫推杆41之间相铰接的安装孔可以开有多个安装孔,此安装孔一般是开在靠垫辅杆32上。复数的安装孔的设计能使得当使用者需要改变枕垫活动的行程摆动幅度时直接通过将枕垫推杆41安装到其他安装孔即可实现,借此实现调节枕垫活动档位的功能。靠垫辅杆32上设有辅杆横梁321、靠垫连接孔,辅杆横梁321固定安装在靠垫辅杆32上,辅杆横梁321上设有枕垫连接孔,靠垫架3通过靠垫连接孔与靠垫辅杆32铰接,枕垫架4通过枕垫连接孔与靠垫辅杆32铰接。其中,靠垫连接孔是设在靠垫辅杆32的两侧,枕垫连接孔是设在辅杆横梁321即靠垫辅杆32的正中间。一般而言,座椅上的靠垫的体积比枕垫大,使用者作用在靠垫上的力远比枕垫上的力大,把靠垫连接孔设在两侧能有效提供到一个充足大的变形力给靠垫,使得使用者背靠这靠垫时其靠垫依然能稳固变形;设在正中间的枕垫连接孔能将其接收到的变形力平均施加到左右两侧的枕垫架4上,保证了枕垫架4能有效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靠垫座椅架处于座椅状态的机架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靠垫座椅架处于躺椅状态的机架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靠垫座椅架的机架简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靠垫座椅架的坐垫架2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的一种靠垫座椅架,当使用者通过按动按钮使得本座椅从座椅状态切换到躺椅状态时,其各个机架的变换运动如下:首先,推杆21前推,带动坐垫架2前推,推杆21带动靠垫架3前推,在推杆辅杆22的作用下推杆21的后端上抬,借助第一辅杆33、靠垫辅杆32、第二辅杆34的下摆的作用下靠垫架3的后端下摆,使得靠垫架3下摆;靠垫辅杆32的下摆作用下通过枕垫曲杆43的杠杆作用下通过枕垫连杆机构作用上推枕垫架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垫座椅架,由底架(1)、坐垫架(2)、靠垫架(3)、枕垫架(4)组成,所述枕垫架(4)安装在靠垫架(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架(2)上设有推杆(21)、推杆辅杆(22),所述推杆(21)与底架(1)之间设有推杆伸缩装置,所述推杆辅杆(22)与底架(1)之间铰接有第二推杆辅杆(23),所述推杆辅杆(22)的前端与坐垫架(2)铰接,所述推杆辅杆(22)的中间与推杆(21)铰接,所述推杆辅杆(22)与第二推杆辅杆(23)铰接,所述坐垫架(2)的后端与靠垫架(3)之间设有靠垫连杆机构,所述坐垫架(2)与枕垫架(4)之间设有枕垫连杆机构,所述靠垫架(3)与坐垫架(2)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垫座椅架,由底架(1)、坐垫架(2)、靠垫架(3)、枕垫架(4)组成,所述枕垫架(4)安装在靠垫架(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架(2)上设有推杆(21)、推杆辅杆(22),所述推杆(21)与底架(1)之间设有推杆伸缩装置,所述推杆辅杆(22)与底架(1)之间铰接有第二推杆辅杆(23),所述推杆辅杆(22)的前端与坐垫架(2)铰接,所述推杆辅杆(22)的中间与推杆(21)铰接,所述推杆辅杆(22)与第二推杆辅杆(23)铰接,所述坐垫架(2)的后端与靠垫架(3)之间设有靠垫连杆机构,所述坐垫架(2)与枕垫架(4)之间设有枕垫连杆机构,所述靠垫架(3)与坐垫架(2)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垫座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连杆机构由靠垫辅杆(32)组成,所述靠垫架(3)的下端与推杆(21)的后端之间铰接有靠垫辅杆(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靠垫座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辅杆(32)与推杆(21)之间铰接有第一辅杆(33),所述靠垫辅杆(32)与靠垫架(3)的后端铰接有第二辅杆(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靠垫座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垫连杆机构由枕垫推杆(41)、枕垫架限位装置(45)组成,所述枕垫推杆(41)铰接在枕垫架(4)与靠垫辅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久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宝城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