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炳君专利>正文

一种不怕掉带不会滑脱的改进性两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54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怕掉带不会滑脱的改进性两用鞋,其特征是:其鞋尾带左右两端的宽度是2cm,中间端的宽度是4—7cm,优选宽度4—5cm为佳。现有技术当鞋尾带跌落时,因为只有2cm高度拦阻脚后跟,因此脚经常会从鞋内滑脱出来,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间端的宽度是4—7cm(优选宽度4—5cm),当鞋尾带跌落时至少也有4cm高度拦阻脚后跟,因此能有效阻止脚从鞋内滑脱出来,它可以生产成男鞋、女鞋、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中年、老年各年龄阶段的人群的鞋,前鞋面和鞋底可以任意设计成各种不同形状,可以是任何材质制成,学生和开车也可以穿。它既保留了现有技术两用鞋的切换功能又克服了它的缺陷。且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怕掉带不会滑脱的改进性两用鞋
本技术涉及鞋子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不怕掉带不会滑脱的改进性两用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凉拖鞋两用鞋(这种鞋有U字形后跟鞋尾带,后跟鞋尾带的全长宽度都是2cm左右,当后跟鞋尾带掀起放到鞋面时可以作为拖鞋使用、当后跟鞋尾带放脚后跟时又可以作为凉鞋使用)、但这种鞋有很大缺陷,后跟鞋尾带经常会跌到后脚跟下方部位,脚经常会从鞋内滑脱出来,因此两用鞋法律规定开车不可以穿,学校规定学生也不可以穿,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经常奔跑或跳跃,而两用鞋固定脚的作用不强,奔跑或跳跃容易脚从鞋内滑脱出来,所以这些人群都不是两用鞋的消费人群,因为凉拖鞋两用鞋的后跟鞋尾带经常会跌到后脚跟下方部位,在踩刹车时脚有时会从鞋内滑脱出来或脚在鞋内滑移从而导致刹车没有踩住或踩住不够力从而引起交通事故,对于鞋大一些脚小一些的情况尤其容易发生此类事故,且凉拖鞋两用鞋走路时也容易滑脱,奔跑或跳跃时更容易滑脱,上陡坡路段、特别是未铺水泥戓柏油的泥泞打滑路面且路面又凹凸不平的农村上陡坡路段、如果又手提重物或肩挑重物或下雨天更容易滑脱,对于鞋大一些脚小一些的尤其容易滑脱,而滑脱有时就容易发生脚底踩到硬物受伤或摔跤。鞋通常以1码为最小的单位,而1码大约0.7cm,人的脚不可能刚好25,26,27,28,29,30,31,**,**,**,**,36,37,38,39,40,41,42,43码等等的长度,比如鞋40码28cm长,但脚只有27.5cm、因此买鞋时就会鞋大一些脚小一些、而鞋小一些脚大一些的因为穿不进也不舒适通常不会买,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克服凉拖鞋两用鞋上述缺陷的改进性两用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怕掉带不会滑脱的改进性两用鞋,它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使用方便,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怕掉带不会滑脱的改进性两用鞋,包括鞋底,前鞋面、改进性后跟鞋尾带。所述改进性后跟鞋尾带是在现有技术凉拖鞋两用鞋U字形后跟鞋尾带上进行的改进,改进方法是鞋尾带左右两端的宽度是2cm,中间端的宽度是4—7cm(优选宽度4—5c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后跟鞋尾带的全长宽度都是2cm左右相比,其鞋尾带的构造完全不同,因此所达到的功能效果也天差地别。鞋尾带左右两端的顶端通过双面铆钉(也叫双面帽钉、双面撞钉)、束口钉、子母钉等连接鞋面,鞋尾带可以掀转放到鞋面作为拖鞋使用、又可以放脚后跟作为凉鞋使用。所述改进性后跟鞋尾带的中间端可以是不开孔的完整块,也可以是开任何形状的通风散热孔洞,如各形状孔洞、条形孔、孔隙等。所述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可以与任何设计的各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鞋面和鞋底搭配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的后跟鞋尾带的全长宽度都是2cm左右相比,现有技术当鞋尾带跌到后脚跟下方部位时,因为只有2cm高度拦阻脚后跟,因此脚经常会从鞋内滑脱出来,而本技术中间端的宽度是4—7cm(优选宽度4—5cm),当鞋尾带跌到后脚跟下方部位时至少也有4cm高度拦阻脚后跟,因此能有效阻止脚从鞋内滑脱出来,且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使用方便,既保留了现有技术两用鞋的切换功能又克服了它的缺陷。它可以生产成男鞋、女鞋、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中年、老年各年龄阶段的人群的鞋,鞋面和鞋底可以任意设计成各种不同形状,可以任何材质制成,可以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爱好需求,学生和开车也可以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中间端向上加宽的改进性后跟鞋尾带与鞋面连接的图。图2是中间端向上并向下加宽的改进性后跟鞋尾带与鞋面连接的图。图3是中间端向上加宽的改进性后跟鞋尾带的平面图。图4是中间端向上并向下加宽的改进性后跟鞋尾带的平面图。1是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左顶端与鞋面连接的孔洞。2是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右顶端与鞋面连接的孔洞。3是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左端(宽度是2cm)。4是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右端(宽度是2cm)。5是改进性后跟鞋尾带中间端(宽度是4—7cm,优选宽度4—5cm)。6是鞋面。7是中间端向上并向下加宽的改进性后跟鞋尾带。8是中间端向上加宽的改进性后跟鞋尾带。9是左边鞋面鞋尾带连接处。10是右边鞋面鞋尾带连接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方案一:在图1和图3中,图3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左顶端与鞋面连接的孔洞(1)、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右顶端与鞋面连接的孔洞(2)与图1左边鞋面鞋尾带连接处(9)、右边鞋面鞋尾带连接处(10)通过双面铆钉(也叫双面帽钉、双面撞钉)、束口钉、子母钉等连接鞋面,鞋尾带可以掀转放到鞋面作为拖鞋使用、又可以放脚后跟作为凉鞋使用,中间端向上加宽的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可以加宽端向上方式安装、也可以加宽端向下方式安装。在图3中,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左端(3),宽度是2cm,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右端(4),宽度是2cm,改进性后跟鞋尾带中间端(5),宽度是4—7cm(优选宽度4—5cm)。所述改进性后跟鞋尾带的中间端可以是不开孔的完整块,也可以是开任何形状的通风散热孔洞,如各形状孔洞、条形孔、孔隙等。它可以生产成男鞋、女鞋、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中年、老年各年龄阶段的人群的鞋,鞋面和鞋底可以任意设计成各种不同形状,可以是任何材质制成。方案二:在图2和图4中,图4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左顶端与鞋面连接的孔洞(1)、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右顶端与鞋面连接的孔洞(2)与图2左边鞋面鞋尾带连接处(9)、右边鞋面鞋尾带连接处(10)通过双面铆钉(也叫双面帽钉、双面撞钉)、束口钉、子母钉等连接鞋面,鞋尾带可以掀转放到鞋面作为拖鞋使用、又可以放脚后跟作为凉鞋使用。在图4中,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左端(3),宽度是2cm,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右端(4),宽度是2cm,改进性后跟鞋尾带中间端(5),宽度是4—7cm(优选宽度4—5cm)。所述改进性后跟鞋尾带的中间端可以是不开孔的完整块,也可以是开任何形状的通风散热孔洞,如各形状孔洞、条形孔、孔隙等。它可以生产成男鞋、女鞋、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中年、老年各年龄阶段的人群的鞋,鞋面和鞋底可以任意设计成各种不同形状,可以是任何材质制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怕掉带不会滑脱的改进性两用鞋,包括鞋底,前鞋面、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其特征是:所述鞋尾带左右两端的宽度是2cm,中间端的宽度是4—7cm,鞋尾带左右两端的顶端通过双面帽钉或束口钉或子母钉连接鞋面,鞋尾带可以掀转放到鞋面作为拖鞋使用、又可以放脚后跟作为凉鞋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怕掉带不会滑脱的改进性两用鞋,包括鞋底,前鞋面、改进性后跟鞋尾带,其特征是:所述鞋尾带左右两端的宽度是2cm,中间端的宽度是4—7cm,鞋尾带左右两端的顶端通过双面帽钉或束口钉或子母钉连接鞋面,鞋尾带可以掀转放到鞋面作为拖鞋使用、又可以放脚后跟作为凉鞋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怕掉带不会滑脱的改进性两用鞋,其特征是:所述改进性后跟鞋尾带是中间端向上并向下加宽的鞋尾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怕掉带不会滑脱的改进性两用鞋,其特征是:所述改进性后跟鞋尾带是中间端向上加宽的鞋尾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怕掉带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君
申请(专利权)人:张炳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