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54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6
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包括口罩面体,口罩面体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拉紧带a,所述拉紧带a宽度为1cm~2cm,拉紧带a中间的带体自耳根前方一分为二为拉紧带b,拉紧带b宽度为拉紧带a宽度的1/2,耳根后方的两个拉紧带b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紧带c,拉紧带c面向耳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块,所述口罩面体内层上方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V”形鼻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大拉紧带a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以及分散拉紧带a的受力点达到可长期佩戴的效果,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用口罩拉紧带较细,与皮肤接触面积过小以及拉紧带的拉紧力主要承受点在耳根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适用于佩戴眼镜人群,具有较高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
本技术涉及医用口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
技术介绍
医用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中层为隔离过滤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这种高效医用口罩疏水透气性强,对微小带病毒气溶胶或有害微尘的过滤效果显著但不能有效过滤PM10和PM2.5,总体过滤效果良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医用口罩长期佩戴时会出现不适情况,皮肤出现勒痕,严重者会出现皮肤疼痛,尤其是耳根处,主要原因就是现有技术中的医用口罩所用的拉紧带较细,与皮肤接触面积过小,在拉紧带拉紧力的作用下,对皮肤造成损伤,且拉紧力的主要承受点在耳根处,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医用口罩非常不适宜长期佩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本技术设有的拉紧带a宽度较大且在耳根前一分为二分有拉紧带b,增大了拉紧带a、拉紧带b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且拉紧带b可裹在后脑勺部位,使拉紧带b的拉紧力可作用在后脑勺部位,从而减小拉紧带a的拉紧力,本技术设有的口罩面体内部上层还设有的“V”形鼻架,可使拉紧带a的拉紧力分散在鼻梁上,从而使拉紧带a的拉紧力不再只作用于耳根上,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增大拉紧带a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以及分散拉紧带a的受力点达到可长期佩戴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用口罩拉紧带较细,与皮肤接触面积过小以及拉紧带的拉紧力主要承受点在耳根处所存在的不足。(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包括口罩面体,口罩面体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拉紧带a,所述拉紧带a宽度为1cm~2cm,拉紧带a中间的带体自耳根前方一分为二为拉紧带b,拉紧带b宽度为拉紧带a宽度的1/2,耳根后方的两个拉紧带b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紧带c,拉紧带c面向耳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块,所述口罩面体内层上方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V”形鼻架。优选的,所述口罩面体面向面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一圈密封垫。优选的,所述口罩面体外层上方设有与“V”形鼻架上下对位的支撑块,支撑块内部设有插孔。优选的,耳根上方的所述拉紧带b固定连接有支撑片。优选的,所述支撑片上方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架。优选的,所述海绵块面向耳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粗糙面a。优选的,所述“V”形鼻架面向鼻子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粗糙面b。优选的,所述支撑块数量为两个,插孔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支撑片数量为两个,“U”形支撑架数量为两个。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设有的拉紧带a宽度较大且在耳根前一分为二分有拉紧带b,增大了拉紧带a、拉紧带b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且拉紧带b可裹在后脑勺部位,使拉紧带b的拉紧力可作用在后脑勺部位,从而减小拉紧带a的拉紧力,本技术设有的口罩面体内部上层还设有的“V”形鼻架,可使拉紧带a的拉紧力分散在鼻梁上,从而使拉紧带a的拉紧力不再只作用于耳根上,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增大拉紧带a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以及分散拉紧带a的受力点达到可长期佩戴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用口罩拉紧带较细,与皮肤接触面积过小以及拉紧带的拉紧力主要承受点在耳根处所存在的不足;2.本技术设有的支撑块以及支撑块设有的插孔可用于支撑镜框的镜脚,设有的“U”形支撑架可用于支撑镜框的镜臂,从而使本技术达到可适用于佩戴眼镜人群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使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中口罩面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中支撑块支撑镜框镜脚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中“U”形支撑架支撑镜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口罩面体;1-1、拉紧带a;1-1-1、拉紧带b;1-2、“V”形鼻架;1-2-1、粗糙面b;1-3、支撑块;1-3-1、插孔;1-4、拉紧带c;1-4-1、海绵块;1-4-2、粗糙面a;1-5、支撑片;1-5-1、“U”形支撑架;1-6、密封垫;2、镜框;2-1、镜臂;2-2、镜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包括口罩面体1,所述口罩面体1面向面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一圈密封垫1-6,可增大口罩面体1与面部皮肤的密封性,口罩面体1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拉紧带a1-1,所述拉紧带a1-1宽度为1cm~2cm,拉紧带a1-1中间的带体自耳根前方一分为二为拉紧带b1-1-1,拉紧带b1-1-1宽度为拉紧带a1-1宽度的1/2,增大了拉紧带a1-1、拉紧带b1-1-1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且拉紧带b1-1-1可裹在后脑勺部位,使拉紧带b1-1-1的拉紧力可作用在后脑勺部位,从而减小拉紧带a1-1的拉紧力,耳根后方的两个拉紧带b1-1-1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紧带c1-4,可对耳根进行定位以及限位,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和可使用性,拉紧带c1-4面向耳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4-1,可有效保护耳根处,防止拉紧带a1-1的拉紧力对耳根造成损伤,所述海绵块1-4-1面向耳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粗糙面a1-4-2,可防止海绵块1-4-1在拉紧带a1-1拉紧力的作用下出现打滑情况从耳根处掉落,再次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和可使用性,所述口罩面体1内层上方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V”形鼻架1-2,可使拉紧带a1-1的拉紧力分散在鼻梁上,从而使拉紧带a1-1的拉紧力不再只作用于耳根上,所述“V”形鼻架1-2面向鼻子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粗糙面b1-2-1,可防止“V”形鼻架1-2从鼻梁上脱落,再次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和可使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增大拉紧带a1-1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以及分散拉紧带a1-1的受力点达到可长期佩戴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用口罩拉紧带较细,与皮肤接触面积过小以及拉紧带的拉紧力主要承受点在耳根处所存在的不足;所述口罩面体1外层上方设有与“V”形鼻架1-2上下对位的支撑块1-3,支撑块1-3内部设有插孔1-3-1,可使镜框2的镜脚2-2插入插孔1-3-1,起到支撑固定镜框2前端的作用,所述支撑块1-3数量为两个,插孔1-3-1数量为两个,使本技术结构合理,耳根上方的所述拉紧带b1-1-1固定连接有支撑片1-5,所述支撑片1-5上方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架1-5-1,可起到支撑镜框2的镜臂2-1的作用,从而达到支撑固定镜框2后端的作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包括口罩面体(1),口罩面体(1)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拉紧带a(1-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带a(1-1)宽度为1cm~2cm,拉紧带a(1-1)中间的带体自耳根前方一分为二为拉紧带b(1-1-1),拉紧带b(1-1-1)宽度为拉紧带a(1-1)宽度的1/2,耳根后方的两个拉紧带b(1-1-1)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紧带c(1-4),拉紧带c(1-4)面向耳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4-1),所述口罩面体(1)内层上方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V”形鼻架(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包括口罩面体(1),口罩面体(1)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拉紧带a(1-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带a(1-1)宽度为1cm~2cm,拉紧带a(1-1)中间的带体自耳根前方一分为二为拉紧带b(1-1-1),拉紧带b(1-1-1)宽度为拉紧带a(1-1)宽度的1/2,耳根后方的两个拉紧带b(1-1-1)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紧带c(1-4),拉紧带c(1-4)面向耳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4-1),所述口罩面体(1)内层上方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V”形鼻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面体(1)面向面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一圈密封垫(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长期佩戴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面体(1)外层上方设有与“V”形鼻架(1-2)上下对位的支撑块(1-3),支撑块(1-3)内部设有插孔(1-3-1)。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