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蛙喂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50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蛙喂食机,包括隔水箱,盖板顶部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幼蛙觅食凹槽、成年蛙觅食凹槽,盖板的顶部且分别靠近幼蛙觅食凹槽的位置、成年蛙觅食凹槽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饲料储存筒,饲料储存筒的表面底部且分别靠近幼蛙觅食凹槽的位置、成年蛙觅食凹槽的位置均连通有输料管,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且分别位于幼蛙觅食凹槽的位置、成年蛙觅食凹槽的位置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二转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青蛙喂食机,达到了自动投料,幼蛙方便进食的效果,无需人工投放饲料,省时省力,幼蛙可及时补充食物,减少幼蛙成长期,提高了饲养效率及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蛙喂食机
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
,具体为一种青蛙喂食机。
技术介绍
青蛙作为一种有益动物,由于各种原因: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任意排放生活、工业污染物;人类的大量捕捉等,使青蛙生活、繁殖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青蛙的数量日益减少,濒临灭绝,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人工养殖青蛙,青蛙的人工喂养中,一般采用饲料喂养为主,同时辅以鲜活饵料。由于青蛙的视觉特性,使得人工喂养中需要将饲料实现运动才能引起青蛙的捕食。目前,现有的青蛙喂食机结构过于复杂,使用不方便,需要人工进行投放饲料,费时费力,青蛙喂食效率低,而且存在幼蛙阶段进食效率低,甚至幼蛙无法进食的缺点,使得幼蛙到的成长期加长,限制了青蛙人工养殖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青蛙喂食机,解决了结构过于复杂,使用不方便,需要人工进行投放饲料,费时费力,青蛙喂食效率低,而且存在幼蛙阶段进食效率低,甚至幼蛙无法进食的缺点,使得幼蛙到的成长期加长,限制了青蛙人工养殖的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蛙喂食机,包括隔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箱(1)的顶部配合连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顶部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幼蛙觅食凹槽(3)、成年蛙觅食凹槽(4),所述盖板(2)的顶部且分别靠近幼蛙觅食凹槽(3)的位置、成年蛙觅食凹槽(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饲料储存筒(5),所述饲料储存筒(5)的表面底部且分别靠近幼蛙觅食凹槽(3)的位置、成年蛙觅食凹槽(4)的位置均连通有输料管(6),所述隔水箱(1)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板(7)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8)、第二伺服电机(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第二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且分别位于幼蛙觅食凹槽(3)的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蛙喂食机,包括隔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箱(1)的顶部配合连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顶部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幼蛙觅食凹槽(3)、成年蛙觅食凹槽(4),所述盖板(2)的顶部且分别靠近幼蛙觅食凹槽(3)的位置、成年蛙觅食凹槽(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饲料储存筒(5),所述饲料储存筒(5)的表面底部且分别靠近幼蛙觅食凹槽(3)的位置、成年蛙觅食凹槽(4)的位置均连通有输料管(6),所述隔水箱(1)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板(7)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8)、第二伺服电机(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第二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且分别位于幼蛙觅食凹槽(3)的位置、成年蛙觅食凹槽(4)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发
申请(专利权)人:望江县蒋家冲家庭农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