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473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该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杆,四个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均与圆环形刷子滑动连接,圆环形刷子与四个导向杆滑动位置处均镶嵌有直线运动轴承,四个直线运动轴承的内壁分别与四个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圆环形刷子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内部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向杆、圆环形刷子、活动杆、插杆和锁紧装置,解决了目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在清理时一般是将一个绑在杆子上的刷子在发酵罐外表面进行清理,这样不仅导致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存在漏清理的地方,清理不干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
本技术涉及发酵罐
,具体为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
技术介绍
桑黄菌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十分珍贵的大型真菌,在中国桑黄菌的使用从汉朝起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桑黄菌也因其良好的疗效而被誉为“菌种极品”,桑黄菌往往寄生于桑树的枯木之上,子实体为多年生,木质,桑黄菌的菌伞呈圆锥形或伞装,也有马蹄形的,由于桑黄菌的生长周期相当长,要长成适合药用的大小,需要3至4年的时间,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就是培养桑黄菌种的罐子。现有技术中,目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在使用一端时间之后其外表面会附着许多灰尘需要进行清理,在清理时一般是将一个绑在杆子上的刷子在发酵罐外表面进行清理,这样不仅导致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存在漏清理的地方,清理不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具备便于清理、清理效果好的优点,以解决目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在清理时一般是将一个绑在杆子上的刷子在发酵罐外表面进行清理,这样不仅导致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存在漏清理的地方,清理不干净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便于清理、清理效果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杆,四个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均与圆环形刷子滑动连接,所述圆环形刷子与四个导向杆滑动位置处均镶嵌有直线运动轴承,四个所述直线运动轴承的内壁分别与四个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圆环形刷子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最右侧的所述导向杆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杆插接至插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右侧设有锁紧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导向杆以罐体的中心为阵列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包括套管、把手和长杆,所述插杆固定连接在套管的左侧,所述套管的内壁与长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长杆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螺母和螺栓,所述螺母固定连接在套管的右侧,所述螺母的内壁与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左端贯穿套管并与活动杆的表面搭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杆呈L形,且插杆的插入端呈子弹头状。(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通过设置导向杆、圆环形刷子、活动杆、插杆和锁紧装置,使用时握住把手,并使把手竖直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插杆逐渐脱离插槽,当插杆与插槽完全脱离时,使活动杆绕着固定轴逆时针转动一小幅度,从而使得插杆脱离方槽,此时握住把手使圆环形刷子沿着罐体的外表面上下运动即可,圆环形刷子上下往复运动几次,罐体的表面清理便完成,圆环形刷子可以将罐体周围三百六十度进行清理,无需使用者绕着罐体周围三百六十度进行清理,从而便于清理,并且通过圆环形刷子不会存在漏刷的情况,清理起来较为干净,清理过程中只需握住把手使圆环形刷子沿着罐体上下往复运动即可,无需过多操作,简单方便,达到了便于清理、清理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在清理时一般是将一个绑在杆子上的刷子在发酵罐外表面进行清理,这样不仅导致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存在漏清理的地方,清理不干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圆环形刷子位置处俯视截面图。图中:1、罐体;2、导向杆;3、圆环形刷子;4、直线运动轴承;5、连接座;6、活动杆;601、套管;602、把手;603、长杆;7、插杆;8、固定块;9、方槽;10、插槽;11、锁紧装置;1101、螺母;110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杆2,导向杆2呈侧放的U形,四个所述导向杆2的表面均与圆环形刷子3滑动连接,圆环形刷子3可以同时沿着四个导向杆2的表面上下滑动,所述圆环形刷子3与四个导向杆2滑动位置处均镶嵌有直线运动轴承4,直线运动轴承4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钢珠,钢珠的表面与导向杆2的表面滚动连接,直线运动轴承4是一种以低成本生产的直线运动部件,用于无限行程与圆柱轴配合使用,导向杆2截面呈圆形,由于承载球与圆柱轴呈点接触,故使用载荷小,钢球以极小的摩擦阻力滚动在圆柱轴表面,从而能获得高精度的平稳运动,四个所述直线运动轴承4的内壁分别与四个导向杆2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圆环形刷子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内部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可以绕着固定轴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所述活动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插杆7,插杆7用于固定圆环形刷子3,当插杆7插入插槽10的内部,插杆7抵在插槽10的内部,从而使得圆环形刷子3不会向下运动,插杆7插入插槽10,活动杆6便不会绕着固定轴逆时针转动,进而将活动杆6固定住,使用前先将活动杆6竖直向上运动,使插杆7先脱离插槽10,活动杆6便可以绕着固定轴逆时针转动,最右侧的所述导向杆2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右侧开设有方槽9,所述方槽9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插槽10,所述插杆7插接至插槽10的内部,所述活动杆6的右侧设有锁紧装置11,锁紧装置11用于固定长杆603。具体的,四个所述导向杆2以罐体1的中心为阵列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本实施方案中,圆环形刷子3可以同时沿着四个导向杆2的表面上下滑动,握住把手602使圆环形刷子3竖直向下运动时,配合四个直线运动轴承4,使得圆环形刷子3不会卡住。具体的,所述活动杆6包括套管601、把手602和长杆603,所述插杆7固定连接在套管601的左侧,所述套管601的内壁与长杆603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把手602固定连接在长杆603的底部。本实施方案中,活动杆6可伸长,在清理时使活动杆6伸长从而使圆环形刷子3可以运动至罐体1的顶部位置处。具体的,所述锁紧装置11包括螺母1101和螺栓1102,所述螺母1101固定连接在套管601的右侧,所述螺母1101的内壁与螺栓1102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栓1102的左端贯穿套管601并与活动杆6的表面搭接。本实施方案中,活动杆6整体长度伸长时,通过拧紧螺栓1102即可使套管601与长杆603相对固定,简单方便。具体的,所述插杆7呈L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杆(2),四个所述导向杆(2)的表面均与圆环形刷子(3)滑动连接,所述圆环形刷子(3)与四个导向杆(2)滑动位置处均镶嵌有直线运动轴承(4),四个所述直线运动轴承(4)的内壁分别与四个导向杆(2)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圆环形刷子(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内部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插杆(7),最右侧的所述导向杆(2)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右侧开设有方槽(9),所述方槽(9)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插槽(10),所述插杆(7)插接至插槽(10)的内部,所述活动杆(6)的右侧设有锁紧装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杆(2),四个所述导向杆(2)的表面均与圆环形刷子(3)滑动连接,所述圆环形刷子(3)与四个导向杆(2)滑动位置处均镶嵌有直线运动轴承(4),四个所述直线运动轴承(4)的内壁分别与四个导向杆(2)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圆环形刷子(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内部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插杆(7),最右侧的所述导向杆(2)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右侧开设有方槽(9),所述方槽(9)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插槽(10),所述插杆(7)插接至插槽(10)的内部,所述活动杆(6)的右侧设有锁紧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菌种液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导向杆(2)以罐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文培高晓东聂乾付春于田利王丽杰厉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