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国献专利>正文

防雨防晒撑棚葡萄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47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雨防晒撑棚葡萄架,包括左立柱(1)和右立柱(7),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的顶部之间设有长方体形状的角铁框架(2),沿长方体形状的角铁框架(2)的两长条边上设有多条弧形架(3),在长方体较长的两侧面的长边之间设有多条竖立的钢筋(6),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之间设置第一道铁丝(11);在平行于第一道铁丝(11)上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侧第二道铁丝(13),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之间两侧分别设置一侧第三道铁丝(5),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上分别固定一角铁横杆(8),在角铁横杆(8)两端各锯一个凹槽。克服在高温雨水季节,造成葡萄大面积减产等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雨防晒撑棚葡萄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雨防晒撑棚葡萄架。
技术介绍
葡萄在其生长过程中有两怕:一怕雨水,二怕高温,连续降雨之后,若遇连续高温天气,葡萄就会滋生“霜霉病”,葡萄一旦得了此病,很难医治,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轻者减产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重者几乎绝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雨防晒撑棚葡萄架,克服在高温雨水季节,造成葡萄大面积减产等弊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防雨防晒撑棚葡萄架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在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部之间设有长方体形状的角铁框架,沿长方体形状的角铁框架的两长条边上设有多条弧形架,在长方体较长的两侧面的长边之间设有多条竖立的钢筋,在离地面80cm处,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置第一道铁丝,在离地面110cm处,在平行于第一道铁丝上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侧第二道铁丝,在离地面150cm处,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两侧分别设置一侧第三道铁丝,一侧第三道铁丝与一侧第二道铁丝分别捆住一侧葡萄秆的上下两端;一侧第二道铁丝的松紧度应能够在合紧后与立柱贴紧,撑开后能形成1.5米宽的棚为宜;在离地面130cm处,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上分别固定一角铁横杆,两侧的连接固定部件将两侧的角铁横杆分别与左立柱和右立柱固定,在角铁横杆两端各锯一个凹槽,其中一端凹槽为一侧固定凹槽,另一端凹槽为另侧固定凹槽,用以将一侧第三道铁丝撑开后固定。进一步,角铁框架离地高1.8m,长4m,宽0.6m。进一步,弧形架为6mm的钢筋,两条弧形架3之间的距离0.5m,弧形架的半径为0.20m。进一步,钢筋直径为6cm,高0.4m,两条钢筋之间的距离为0.3m。进一步,角铁横杆长1.5米,宽3c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带来的技术效果是:本申请的葡萄种植架两侧都能向外展开或向内合拢,合拢时防雨水,耐高温,展开时能够晾晒通风。现有的葡萄种植架大都是下面一层挂果,本技术可在1.8米处,即立柱的上端形成第二个挂果层,此挂果层可使葡萄增产百分之三十,此外,还可将第二层果上面的葡萄枝打头,形成第三次挂果期,此期的果可长到农历十一月份,被称为“冰葡萄”,此葡萄是酿造“冰葡萄酒”的极好原料,防雨水,耐高温,延长生长期,晚熟特高价,用药少,省时、省钱、省力,易操作,易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葡萄架一侧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葡萄架一侧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1—左立柱,2—角铁框架,3—弧形架,4—葡萄秆,5—一侧第三道铁丝,6—钢筋,7—右立柱,8—角铁横杆,9一侧固定凹槽,10—连接固定部件,11—第一道铁丝,12—另侧固定凹槽,13—一侧第二道铁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根据图1和图2所示,该防雨防晒撑棚葡萄架包括左立柱1和右立柱7,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的顶部之间设有长方体形状的角铁框架2,沿长方体形状的角铁框架2的两长条边上设有多条弧形架3,用于葡萄第二层挂果,在长方体较长的两侧面的长边之间设有多条竖立的钢筋6,在离地面80cm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之间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道铁丝11,一是稳住立柱,二是供幼苗上爬;在离地面110cm处,在平行于第一道铁丝11上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侧第二道铁丝13,在离地面150cm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之间固定一侧第三道铁丝5,一侧第三道铁丝5与一侧第二道铁丝13分别捆住一侧葡萄秆4的上下两端,便于葡萄秆4开合时的管理操作,需保持适当的松紧度,易于开合;防晒防雨时合上,否则打开透风晾晒,一侧第二道铁丝13的松紧度应能够在合紧后与立柱贴紧,撑开后能形成1.5米宽的棚为宜;在离地面130cm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上分别固定一角铁横杆8,两侧的连接固定部件10将两侧的角铁横杆8分别与左立柱1和右立柱7固定,在角铁横杆8两端各锯一个凹槽,其中一端凹槽为一侧固定凹槽9,另一端凹槽为另侧固定凹槽12,用以将一侧第三道铁丝5撑开后固定,从而形成1.5米宽的棚,便于葡萄秆的晾晒通风。作为优选,角铁框架2离地高1.8m,长4m,宽0.6m。作为优选,弧形架3为6mm的钢筋,两条弧形架3之间的距离0.5m,弧形架的半径为0.20m。作为优选,钢筋6直径为6cm,高0.4m,两条钢筋6之间的距离为0.3m。作为优选,角铁横杆8长1.5米,宽3cm。本技术的具体安装方法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葡萄行上,每4米立一根12cm*6cm的立柱,深埋50cm,在离地面1.8米高的立柱上形成一个长4米、宽60cm的角铁框架2,将之固定在左立柱1与右立柱7之间,并在长方体角铁框架2的两长条边上,每50cm,用6mm的钢筋立一个半径为20cm的弧形架,供葡萄第二层挂果之用;与之同时,还需在其长方体侧面的两条长边框上每30cm各固定一根高40cm的6cm钢筋,并在其上端用同样大小的钢筋6将其固定,确保上层枝条不被风吹落。其次,于离地面80cm处,在立柱上横第一道铁丝,一是稳住立柱,二是供幼苗上爬。因为葡萄苗长高到此处,需要打头,让其分叉,形成“双臂架”。在离地面110cm处,在平行于第一道铁丝11上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侧第二道铁丝13,在离地面1.5米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之间固定一侧第三道铁丝5,一侧第三道铁丝5与一侧第二道铁丝13分别捆住一侧葡萄秆4的上下两端,便于葡萄秆4开合时的管理操作,需保持适当的松紧度,易于开合;防晒防雨时合上,否则打开透风晾晒,两侧的一侧第三道铁丝5都可以展开或合拢,一侧第二道铁丝13的松紧度应能够在合紧后与立柱贴紧,撑开后能形成1.5米宽的棚为宜;一侧第二道铁丝13开合时间应在葡萄成熟之前,根据天气预报,大雨来临时,需提前合上,待天气放晴后再将棚放开,葡萄成熟时,需长合不开,充分发挥棚的作用,确保葡萄安全生长;在离地面1.3米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上分别固定一角铁横杆8,连接固定部件10将角铁横杆8与分别与左立柱1和右立柱7固定,在角铁横杆8两端各锯一个凹槽,其中一端凹槽为一侧固定凹槽9,另一端凹槽为另侧固定凹槽12,用以将一侧第三道铁丝5撑开后固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雨防晒撑棚葡萄架,包括左立柱(1)和右立柱(7),其特征在于,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的顶部之间设有长方体形状的角铁框架(2),沿长方体形状的角铁框架(2)的两长条边上设有多条弧形架(3),在长方体较长的两侧面的长边之间设有多条竖立的钢筋(6),在离地面80cm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之间设置第一道铁丝(11);在离地面110cm处,在平行于第一道铁丝(11)上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侧第二道铁丝(13),在离地面150cm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之间两侧分别设置一侧第三道铁丝(5), 一侧第三道铁丝(5)与一侧第二道铁丝(13)分别捆住一侧葡萄秆(4)的上下两端,一侧第二道铁丝(13)的松紧度应能够在合紧后与立柱贴紧,撑开后能形成1.5米宽的棚为宜;在离地面130cm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上分别固定一角铁横杆(8),两侧的连接固定部件(10)将两侧的角铁横杆(8)分别与左立柱(1)和右立柱(7)固定,在角铁横杆(8)两端各锯一个凹槽,其中一端凹槽为一侧固定凹槽(9),另一端凹槽为另侧固定凹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雨防晒撑棚葡萄架,包括左立柱(1)和右立柱(7),其特征在于,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的顶部之间设有长方体形状的角铁框架(2),沿长方体形状的角铁框架(2)的两长条边上设有多条弧形架(3),在长方体较长的两侧面的长边之间设有多条竖立的钢筋(6),在离地面80cm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之间设置第一道铁丝(11);在离地面110cm处,在平行于第一道铁丝(11)上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侧第二道铁丝(13),在离地面150cm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之间两侧分别设置一侧第三道铁丝(5),一侧第三道铁丝(5)与一侧第二道铁丝(13)分别捆住一侧葡萄秆(4)的上下两端,一侧第二道铁丝(13)的松紧度应能够在合紧后与立柱贴紧,撑开后能形成1.5米宽的棚为宜;在离地面130cm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7)上分别固定一角铁横杆(8),两侧的连接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国献
申请(专利权)人:程国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