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迎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工程用广告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20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广告牌。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框体、遮挡板、广告牌拆装装置和可折叠式座椅;第一立柱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框体,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下部安装有可折叠式座椅;框体内部设有广告牌拆装装置,框体底部设有若干个挂钩。通过设置广告牌拆装装置,通过滑轨将拆装装置移出框体内,再利用升降螺杆将广告布下降到合适位置进行拆卸与安装,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可折叠式座椅,方便行人休息,而人多时收起,减少了占用空间,一举两得;通过增设蘑菇头挂钩、遮挡板和垃圾桶,功能增多,实用性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广告牌
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广告牌。
技术介绍
广告牌是市政工程中的一种常用设施,用于宣传警示等,遍布于大街小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目前市政道路上常使用的广告牌是直接通过一个大框体,在大框体内固定广告幅,其边框往往使用螺丝钉固定连接。然而这种广告牌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拆卸与安装不便、功能单一和实用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市政工程用广告牌拆卸与安装不便、功能单一和实用性差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广告牌,便于拆卸与安装、实现功能多样性,在向群众宣传教育的同时,更有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达到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广告牌,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框体、遮挡板、广告牌拆装装置和可折叠式座椅;第一立柱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框体,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下部安装有可折叠式座椅;框体内部设有广告牌拆装装置,框体底部设有若干个挂钩;所述广告牌拆装装置包括支架、升降座、升降螺杆、电机、支撑座、滑轨和拉手,支架通过支撑座固定在第二立柱内,第二立柱呈中空结构且第二立柱左右两侧设有与支撑座相匹配的开口,支架内部设置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上套接有升降座,支架竖向设置有供升降座上下移动的轨道,支撑座内设置有与升降螺杆连接的电机;升降座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二凹槽可拆卸固定的第二固定杆;支撑座上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可拆卸固定的第一固定杆;支撑座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滑轨,支架右侧设置有拉手。作为优选,滑轨为可伸缩式滑轨结构。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长度均与广告布相匹配,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均设置有卡紧机构。所述可折叠式座椅包括固定框、座椅面和支撑板;固定框固定在框体底端,固定框下端铰接连接座椅面,座椅面另一端铰接连接支撑板。作为优选,支撑板上设置有拉环。作为优选,挂钩为蘑菇头结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通过基座固定在地面上。第一立柱上还设置有可拆卸式垃圾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广告牌拆装装置,通过滑轨将拆装装置移出框体内,再利用升降螺杆将广告布下降到合适位置进行拆卸与安装,操作方便,适用人群广;通过设置可折叠式座椅,方便行人休息,而人多时收起隐藏于固定框内,减少了占用空间,一举两得,使用方便;通过增设蘑菇头挂钩、遮挡板和垃圾桶,功能增多,实用性增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市政工程用广告牌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市政工程用广告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市政工程用广告牌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可折叠式座椅使用时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第一立柱;3、第一固定杆;4、框体;5、第二固定杆;6、遮挡板;7、支架;8、升降座;9、升降螺杆;10、拉手;11、电机;12、支撑座;13、滑轨;14、挂钩;15、可折叠式座椅;16、第二立柱;17、固定框;18、座椅面;19、支撑板;20、拉环;21、垃圾桶;22、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市政工程用广告牌,包括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16、框体4、遮挡板6、广告牌拆装装置和可折叠式座椅15;第一立柱2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23,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之间设置有框体4,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6,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的下部安装有可折叠式座椅15;框体内部设有广告牌拆装装置,框体4底部设有若干个挂钩14;挂钩14为蘑菇头结构。蘑菇头结构既能方便悬挂行人重物,又能避免划伤行人;所述广告牌拆装装置包括支架7、升降座8、升降螺杆9、电机11、支撑座12、滑轨13和拉手10,支架7通过支撑座12固定在第二立柱16内,第二立柱16呈中空结构且第二立柱16左右两侧设有与支撑座12相匹配的开口,支架7内部设置有升降螺杆9,所述升降螺杆9上套接有升降座8,支架7竖向设置有供升降座8上下移动的轨道,支撑座12内设置有与升降螺杆9连接的电机11;升降座8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二凹槽23可拆卸固定的第二固定杆5;支撑座12上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22可拆卸固定的第一固定杆3;支撑座12与第二立柱16之间设置有滑轨13,支架7右侧设置有拉手10。作为优选,滑轨13为可伸缩式滑轨结构,支撑座12与第二立柱16之间通过可移动式固定连接,方便快捷。第一固定杆3与第二固定杆5的长度均与广告布相匹配,第一固定杆3和第二固定杆5上均设置有卡紧机构,所述卡紧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选择,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可折叠式座椅15包括固定框17、座椅面18和支撑板19;固定框17固定在框体4底端,固定框17下端铰接连接座椅面18,座椅面18另一端铰接连接支撑板19,支撑板19上设置有拉环20。现有广告牌有的不设置座椅,有的采用固定方式,灵活性较差,通过可折叠式座椅15,向下拉开支撑板19,即可打开座椅,向上收起支撑板19,即可收拢座椅,并隐藏到固定框17内。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均通过基座1固定在地面上。使用时,通过设置广告牌拆装装置,拉动拉手10,利用滑轨13将拆装装置移出框体4内,再利用升降螺杆9将广告布下降到合适位置进行拆卸与安装,安装上新的广告布后将拆装装置移入框体4内部,将第二固定杆5上升至合适位置后,将第一固定杆3和第二固定杆5分别与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23卡紧,操作方便,适用人群广;设置可折叠式座椅15,方便行人休息,而人多时收起隐藏于固定框17内,减少了占用空间,一举两得,使用方便;增设蘑菇头挂钩14和遮挡板6,方便行人悬挂重物,遮阳挡雨,功能增多,实用性增强。实施例2一种市政工程用广告牌,包括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16、框体4、遮挡板5、广告牌拆装装置和可折叠式座椅15;第一立柱2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23,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之间设置有框体4,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6,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的下部安装有可折叠式座椅15;框体内部设有广告牌拆装装置,框体4底部设有若干个挂钩14;挂钩14为蘑菇头结构。蘑菇头结构既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用广告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16)、框体(4)、遮挡板(6)、广告牌拆装装置和可折叠式座椅(15);第一立柱(2)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23),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之间设置有框体(4),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6),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的下部安装有可折叠式座椅(15);框体(4)内部设有广告牌拆装装置,框体(4)底部设有若干个挂钩(14);/n所述广告牌拆装装置包括支架(7)、升降座(8)、升降螺杆(9)、电机(11)、支撑座(12)、滑轨(13)和拉手(10),支架(7)通过支撑座(12)固定在第二立柱(16)内,第二立柱(16)呈中空结构且第二立柱(16)左右两侧设有与支撑座(12)相匹配的开口,支架(7)内部设置有升降螺杆(9),所述升降螺杆(9)上套接有升降座(8),支架(7)竖向设置有供升降座(8)上下移动的轨道,支撑座(12)内设置有与升降螺杆(9)连接的电机(11);升降座(8)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二凹槽(23)可拆卸固定的第二固定杆(5);支撑座(12)上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22)可拆卸固定的第一固定杆(3);支撑座(12)与第二立柱(16)之间设置有滑轨(13),支架(7)右侧设置有拉手(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广告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16)、框体(4)、遮挡板(6)、广告牌拆装装置和可折叠式座椅(15);第一立柱(2)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23),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之间设置有框体(4),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6),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6)的下部安装有可折叠式座椅(15);框体(4)内部设有广告牌拆装装置,框体(4)底部设有若干个挂钩(14);
所述广告牌拆装装置包括支架(7)、升降座(8)、升降螺杆(9)、电机(11)、支撑座(12)、滑轨(13)和拉手(10),支架(7)通过支撑座(12)固定在第二立柱(16)内,第二立柱(16)呈中空结构且第二立柱(16)左右两侧设有与支撑座(12)相匹配的开口,支架(7)内部设置有升降螺杆(9),所述升降螺杆(9)上套接有升降座(8),支架(7)竖向设置有供升降座(8)上下移动的轨道,支撑座(12)内设置有与升降螺杆(9)连接的电机(11);升降座(8)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二凹槽(23)可拆卸固定的第二固定杆(5);支撑座(12)上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22)可拆卸固定的第一固定杆(3);支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迎
申请(专利权)人:刘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