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FC光纤连接器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12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FC光纤连接器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一体化熔接盘,所述一体化熔接盘上设有多个FC头光纤连接器和第一电子标签,每个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的电子编码与所述一体化熔接盘内的每一芯相对应;每个所述FC头光纤连接器上设有第二电子标签,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电子编码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的电子编码相互对应,所述智能光纤配线架还包括一独立的能够识别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手持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光纤的管理以及纠错,既代替了纸质标签,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光纤配线架智能化、整洁化,解决了纸质标签易掉、难管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FC光纤连接器的智能光纤配线架
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FC光纤连接器的智能光纤配线架。
技术介绍
电信的网络建设,由初期的同轴电缆(CM)网络,到光纤同轴混合(HFC)网络,再到现在的光纤到户(FTTH)网络。电信网络的结构日趋复杂,规模日趋庞大。目前电信运营商在ODF光纤配线架上采用纸质标签,投资重复浪费、时间一长资料缺失、资产不明流失、设备故障率高、技术支持低效、服务质量差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此外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逐渐适应不了FTTH网络及光纤资源管理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FC光纤连接头的智能光纤配线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FC光纤连接器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一体化熔接盘,所述一体化熔接盘上设有多个FC头光纤连接器和第一电子标签,每个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的电子编码与所述一体化熔接盘内的每一芯相对应;每个所述FC头光纤连接器上设有第二电子标签,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电子编码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的电子编码相互对应,所述智能光纤配线架还包括一独立的能够识别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手持终端。优选地,所述FC头光纤连接器上装有卡扣,所述第二电子标签设于所述卡扣上。优选地,所述手持终端与资源管理平台、手机终端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与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对应信息传输至所述资源管理平台和所述手机终端。优选地,所述手持终端上设有连接指示灯和告警指示灯。优选地,所述信号连接包括4G、5G或蓝牙连接。优选地,所述一体化熔接盘为12芯一体化熔接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设有电子标签,每个接口均配有电子标签,可记录对应的光纤信息;(2)本技术将电子标签代替纸质标签,经过高低温环境测试,可以长时间使用;(3)本技术设有手持终端,可将光纤信息上传至手机软件以及资源平台,实现实时管理;(4)本技术将一体化熔接盘上的第一电子标签与FC头光纤连接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一一对应,手持终端扫描后,可发现有无光纤接错情况;光纤接错或出现问题,手持终端上告警指示灯会闪烁,便于施工人员施工和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光纤配线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体化熔接盘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体化熔接盘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体化熔接盘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FC头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手持终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2、一体化熔接盘;3、第一电子标签;4、第二电子标签;5、FC头光纤连接器;6、手持终端;7、连接指示灯;8、告警指示灯;9、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一种基于FC光纤连接器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设有一体化熔接盘2,所述一体化熔接盘2上设有多个FC头光纤连接器5和第一电子标签3,每个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的电子编码与所述一体化熔接盘2内的每一芯相对应;每个所述FC头光纤连接器5上设有第二电子标签4,所述第二电子标签4的电子编码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的电子编码相互对应,所述智能光纤配线架还包括一独立的能够识别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4的手持终端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FC头光纤连接器5上装有卡扣9,所述第二电子标签4设于所述卡扣9上;所述一体化熔接盘2为12芯一体化熔接盘,第一电子标签3和第二电子标签4均存储对应的光纤信息,存储信息包括光纤定义、光纤位置、缆芯数、承载业务、对端端口和其他光纤相关信息等。本实施例中的手持终端6如图5所示,手持终端6通过扫描一一对应的电子标签上的电子编码来实现对光纤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管理。所述手持终端用蓝牙或4G、5G的通讯的方式将光纤信息上传至手机软件和资源管理平台,以实现对光纤信息的监测与管理。如图5所示,在手持终端上设有LED指示灯,能够直观的显示光纤是否一一对应,配对是否成功。所述指示灯有两种模式,当手机通过4G、5G或蓝牙方式连接到手持终端,连接指示灯7闪一下;当光纤配对不成功,告警指示灯8亮红灯,并产生告警,同时反馈到手机软件和资源管理平台中。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标签3与第二电子标签4一一对应可存储对应光纤的信息,对光纤进行定义和信息备注,手持终端6可将光纤的所有信息通过蓝牙或4G、5G进行传输,在手持终端上设有连接指示灯7和告警指示灯8,直观的表示该端口的连接状态并通过手持终端6反馈到手机软件或资源管理平台中。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FC光纤连接器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利用12芯一体化熔接盘上的电子标签与FC头光纤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上的电子编码一一对应,通过手持终端扫描至手机软件以及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光纤的管理以及纠错,既代替了纸质标签,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光纤配线架智能化、整洁化,解决了纸质标签易掉、难管理等问题。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FC光纤连接器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设有一体化熔接盘(2),所述一体化熔接盘(2)上设有多个FC头光纤连接器(5)和第一电子标签(3),每个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的电子编码与所述一体化熔接盘(2)内的每一芯相对应;每个所述FC头光纤连接器(5)上设有第二电子标签(4),所述第二电子标签(4)的电子编码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的电子编码相互对应,所述智能光纤配线架还包括一独立的能够识别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4)的手持终端(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FC光纤连接器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设有一体化熔接盘(2),所述一体化熔接盘(2)上设有多个FC头光纤连接器(5)和第一电子标签(3),每个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的电子编码与所述一体化熔接盘(2)内的每一芯相对应;每个所述FC头光纤连接器(5)上设有第二电子标签(4),所述第二电子标签(4)的电子编码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的电子编码相互对应,所述智能光纤配线架还包括一独立的能够识别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4)的手持终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C光纤连接器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FC头光纤连接器(5)上装有卡扣(9),所述第二电子标签(4)设于所述卡扣(9)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梁向朝董依凡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康普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