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06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其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岩芯夹持器,岩芯夹持器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弹性包覆件;包覆在弹性包覆件中的人造岩芯体,人造岩芯体包括:多个堆叠的人造岩芯单元,人造岩芯单元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支撑剂以模拟相互连通的裂缝;筒体,筒体与弹性包覆件之间具有环形空间,筒体上具有与环形空间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对弹性包覆件的一端和筒体的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一端盖;对弹性包覆件的另一端和筒体的另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二端盖;注入系统;围压生成系统;抽真空系统;回压系统;第一压力测量装置;第二压力测量装置。本申请能够定量评价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页岩致密油气资源量极为丰富,未来其将在我国能源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页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复杂物性,自然条件下难以获得经济产量。但随着大型压裂技术的广泛应用,页岩致密油藏的高效经济开发成为了现实。大型压裂后页岩储层井筒附近地层就会形成复杂的人工裂缝网络。但是在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评价方面,目前鲜有关于经过裂缝网络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的实验模拟研究。现有技术中还未完全认识页岩储层经过裂缝网络改造后储层流体动用范围。而通过物理模拟的手段是重要且直接的,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的定量评价装置,以能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其能够定量评价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所述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包括:岩芯夹持器,所述岩芯夹持器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弹性包覆件;包覆在所述弹性包覆件中的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人造岩芯体,所述人造岩芯体包括:多个堆叠的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人造岩芯单元,相邻所述人造岩芯单元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支撑剂以模拟相互连通的裂缝;套设在所述弹性包覆件外的筒体,所述筒体与所述弹性包覆件之间具有环形空间,所述筒体上具有与所述环形空间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对所述弹性包覆件的一端和所述筒体的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包覆件内部连通的第一流道;对所述弹性包覆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包覆件内部连通的第二流道;注入系统,所述注入系统包括: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一泵体相连接的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的出口能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围压生成系统,所述围压生成系统能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围压生成系统用于对所述人造岩芯体施加围压;抽真空系统,所述抽真空系统能与所述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抽真空系统用于对所述弹性包覆件内进行抽真空;回压系统,所述回压系统能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回压系统用于给所述弹性包覆件内施加回压;第一压力测量装置,其能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第二压力测量装置,其能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弹性包覆件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或矩形,所述弹性包覆件为橡胶筒。优选地,所述支撑剂至少包括陶瓷颗粒、树脂覆膜砂和钢球中的一种,支撑剂未填充满相邻所述人造岩芯单元之间的缝隙,相邻所述人造岩芯单元之间的缝隙相互连通。优选地,所述围压生成系统包括:具有压力液的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能将压力液压入至所述环形空间中;能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三压力测量装置。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下端具有与所述环形空间相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能够实现开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本申请中的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的定量评价装置可以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从而模拟页岩储层衰竭开发,测定人造岩芯体饱和流体前后及其衰竭开发模拟实验前后的质量数据,分析、计算这些质量数据,进而可以评价人造岩芯体形成的人工裂缝网络模型(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如此达到定量评价页岩储层衰竭开发期经过裂缝网络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情况的目的。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的定量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岩心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人造岩心单元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人造岩心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岩芯夹持器;11、弹性包覆件;12、人造岩芯体;121、人造岩芯单元;122、支撑剂;13、筒体;14、环形空间;15、第一通道;16、第一端盖;17、第一流道;18、第二端盖;19、第二流道;110、第二通道;111、岩芯堵头;2、注入系统;21、第一泵体;22、中间容器;3、围压生成系统;31、增压装置;32、第三压力测量装置;4、抽真空系统;41、真空泵;5、回压系统;51、回压阀;52、增压泵;6、第一压力测量装置;7、第二压力测量装置;8、量筒;9、容置杯;100、第一开闭阀;200、第二开闭阀;300、第三开闭阀;400、第四开闭阀;500、第五开闭阀;600、第六开闭阀;700、第七开闭阀;800、第八开闭阀;900、第九开闭阀;1000、第十开闭阀。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为了能够定量评价缝网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包括:/n岩芯夹持器,所述岩芯夹持器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弹性包覆件;包覆在所述弹性包覆件中的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人造岩芯体,所述人造岩芯体包括:多个堆叠的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人造岩芯单元,相邻所述人造岩芯单元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支撑剂以模拟相互连通的裂缝;套设在所述弹性包覆件外的筒体,所述筒体与所述弹性包覆件之间具有环形空间,所述筒体上具有与所述环形空间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对所述弹性包覆件的一端和所述筒体的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包覆件内部连通的第一流道;对所述弹性包覆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包覆件内部连通的第二流道;/n注入系统,所述注入系统包括: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一泵体相连接的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的出口能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n围压生成系统,所述围压生成系统能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围压生成系统用于对所述人造岩芯体施加围压;/n抽真空系统,所述抽真空系统能与所述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抽真空系统用于对所述弹性包覆件内进行抽真空;/n回压系统,所述回压系统能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回压系统用于给所述弹性包覆件内施加回压;/n第一压力测量装置,其能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n第二压力测量装置,其能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包括:
岩芯夹持器,所述岩芯夹持器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弹性包覆件;包覆在所述弹性包覆件中的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人造岩芯体,所述人造岩芯体包括:多个堆叠的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人造岩芯单元,相邻所述人造岩芯单元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支撑剂以模拟相互连通的裂缝;套设在所述弹性包覆件外的筒体,所述筒体与所述弹性包覆件之间具有环形空间,所述筒体上具有与所述环形空间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对所述弹性包覆件的一端和所述筒体的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包覆件内部连通的第一流道;对所述弹性包覆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包覆件内部连通的第二流道;
注入系统,所述注入系统包括: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一泵体相连接的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的出口能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
围压生成系统,所述围压生成系统能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围压生成系统用于对所述人造岩芯体施加围压;
抽真空系统,所述抽真空系统能与所述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抽真空系统用于对所述弹性包覆件内进行抽真空;
回压系统,所述回压系统能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回压系统用于给所述弹性包覆件内施加回压;
第一压力测量装置,其能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明吴佳琦廖新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