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06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包括布点组件,所述布点组件包括握持杆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握持杆一端的辊筒,所述辊筒内开设有储墨腔,所述辊筒侧端均匀开设有多排多列透墨孔连通于所述储墨腔,所述辊筒在所述透墨孔处设置有多条海绵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提高布点效率,可根据水泥混凝土的布点面积进行调整握持杆长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路工程现场检测辅助装置
,尤其是涉及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检测项目中,水泥混凝土强度检测是一个常检项目;而该项目常用的检测方法--回弹法,利用回弹仪进行回弹试验测定混凝土强度;在利用回弹法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时,对于测区面积及测点间距有明确要求,然而在试验检测现场,操作人员对测区面积及测点间距的控制随意性较大,且不同的操作人员间也存在较大的出入,进而造成检测数据的重现性、可比性较差;同时,由于对检测点未做具体标记,进而造成检测数据的验证比较困难。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575474U《用于回弹法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快速布点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回弹法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快速布点装置,包括框体、圆环及印泥海绵;其中,框体为正方形框架结构,并将框体在竖向与横向上按三等分原则划分为多个小框体;且在每个小框体节点上连接有圆环,圆环为中空结构,其包括内环和外环,同时圆环为半封闭结构,其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此外,在圆环的内环和外环之间中空区域设置有印泥海绵。将框体置于待测水泥混凝土上端,通过印泥海绵对水泥混凝土表面进行标记。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该布点装置布点,每次布点后,都需要将布点装置拿起,再对准,然后再次布点,对于整个检测过程来说,该布点装置的布点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的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快速布点装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包括布点组件,所述布点组件包括握持杆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握持杆一端的辊筒,所述辊筒内开设有储墨腔,所述辊筒侧端均匀开设有多排多列透墨孔连通于所述储墨腔,所述辊筒在所述透墨孔处设置有多条海绵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水泥混凝土进行快速布点时,在辊筒的储墨腔内装有布点用的墨汁,墨汁由透墨孔导流至辊筒表面,被透墨孔处的海绵条吸收,然后将辊筒放置在水泥混凝土上,通过手持握持杆并推动,使得辊筒在水泥混凝土所提供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将墨汁转印至水泥混凝土表面,该方案通过握持杆使得辊筒转动进行布点,从而提高了布点效率,同时操作简便,便于实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一端开设有注墨孔,所述辊筒所述注墨孔一侧转动连接有封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辊筒在使用时,由海绵条印在水泥混凝土上的印记不清楚时,便需要对辊筒内重新灌注墨汁,该方案中在辊筒侧端开设注墨孔,并通过封盖进行密封,打开封盖便可比较轻松的进行灌注,关闭封盖就可以继续进行布点,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盖内端设置有密封台过盈插接在所述注墨孔内,所述密封台侧端设置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由注墨孔向储墨腔内灌注完墨汁后,转动封盖,使得密封台过盈插接在注墨孔内,同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一方面使得封盖的关合更加紧密,另一方面提升了密封效果,避免在使用该布点装置时墨汁的泄漏,使得布点装置的使用更加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筒侧端设置有多个环状凸起位于所述透墨孔外侧,所述辊筒在相邻所述凸起之间设置有两条凸条,所述凸起中部和相邻所述凸条之间形成成供所述海绵条嵌接的嵌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海绵条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可能会变得有破损,使得布点起来的印记不清楚,而更换后也可能产生更换时海绵条的位置歪斜,使得布点不正,从而造成测定的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不准确,该方案中,辊筒侧端的环状凸起中部形成嵌接槽,使得海绵条放置的位置固定,同时凸条之间的海绵条转印成的方型格框,也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观看进行检验,从而避免了更换时海绵位置的改变,同时使得海绵条的更换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杆包括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两端设置有转动台插接于所述辊筒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点装置使用结束后,需要装车运输到下一处,布点装置的体积比较大,同时辊筒表面的海绵条上全是墨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使得其他工具被沾染,该方案通过将辊筒转动连接在转动架上,使得辊筒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在运输时,可将辊筒拆下,单独放置,到达施工地点时,再进行安装施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和转动架的一端设为半圆柱状,并通过沉头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半圆柱状的一端抵接在转动架半圆柱状的一端,通过沉头螺栓固定,使得转动架相对于连接杆可拆卸,该方案中,可通过更换转动架,来更换辊筒,使得在面对不同的工作状况时,可以比较方便并快捷的更换转动架以及辊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架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滑移插接有延长杆,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插接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延长杆两端设置有外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需要进行布点的水泥混凝土的面积比较大,在布点时可能会踩在水泥混凝土上,非常不便,该方案中在连接杆内滑移插接延长杆,当握持杆的长度不够用时,将延长杆从连接杆内滑移出,并通过螺纹进行固定,从而增加握持杆的长度,在进行布点时,可以更加轻松的对更大范围的水泥混凝土进行布点,同时延长过程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筒外侧套设有防尘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同一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但需要进行测定的水泥混凝土的位置并不相同,将该布点装置由一处拿往另一处时,如过讲辊筒拆下,因为距离比较近,会比较麻烦,如果直接将布点装置挪移,一方面会使得其对其他装置或机器进行剐蹭,使得墨汁沾染在其他装置或机器上,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得辊筒表面的海绵条损坏,不仅耽误了施工时间,还产生了额外的经济损失。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驱动握持杆,使得辊筒在水泥混凝土表面滚动,并由海绵条进行布点,从而提升了布点效率;2.通过连接杆和延长杆,延长了握持杆的长度,从而延长了可实施的距离,使得该布点装置可以对更大范围的目标进行布点。附图说明图1为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展示延长杆伸出时的状态;图2为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的爆炸图,展示防尘罩的结构;图3为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中:1、布点组件;2、握持杆;3、辊筒;4、储墨腔;5、海绵条;6、连接杆;7、转动架;8、插接孔;9、内螺纹;10、延长杆;11、外螺纹;12、转动台;13、转动槽;14、注墨孔;15、安装台;16、封盖;17、密封台;18、密封圈;19、透墨孔;20、凸起;21、防尘罩;22、上罩;23、下罩;24、放置槽;25、过渡孔;26、卡条;27、卡块;28、凸条;29、嵌接槽;30、沉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包括布点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点组件(1)包括握持杆(2)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握持杆(2)一端的辊筒(3),所述辊筒(3)内开设有储墨腔(4),所述辊筒(3)侧端均匀开设有多排多列透墨孔(19)连通于所述储墨腔(4),所述辊筒(3)在所述透墨孔(19)处设置有多条海绵条(5)。/n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包括布点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点组件(1)包括握持杆(2)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握持杆(2)一端的辊筒(3),所述辊筒(3)内开设有储墨腔(4),所述辊筒(3)侧端均匀开设有多排多列透墨孔(19)连通于所述储墨腔(4),所述辊筒(3)在所述透墨孔(19)处设置有多条海绵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3)一端开设有注墨孔(14),所述辊筒(3)所述注墨孔(14)一侧转动连接有封盖(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6)内端设置有密封台(17)过盈插接在所述注墨孔(14)内,所述密封台(17)侧端设置有密封圈(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连续标注回弹法则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测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3)侧端设置有多个环状凸起(20)位于所述透墨孔(19)外侧,所述辊筒(3)在相邻所述凸起(2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颀栋张守龙王莉嘉张斌姜平忠陈玲娣李建袁伟张芳王维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