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95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茶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玻璃盖板、电机和放置板,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干燥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玻璃盖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抖动器,所述抖动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板,该晾晒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方便移动,也能防止有雨水进行该装置内,同时也能进行自动翻身,便于晾晒,也能加快晾干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将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装置
,具体为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现有的晾晒装置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晾晒,容易受天气的影响,晾晒效果较差,同时也不方便进行移动,也需要人工进行翻晒,较为麻烦,晾晒效率低,晾干速度慢,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现有的晾晒装置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晾晒,容易受天气的影响,晾晒效果较差,同时也不方便进行移动,也需要人工进行翻晒,较为麻烦,晾晒效率低,晾干速度慢,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移动,也能防止有雨水进行该装置内,同时也能进行自动翻身,便于晾晒,也能加快晾干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将低使用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支撑柱、支撑杆和收纳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夹具,所述底座的左侧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底部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侧设置有切割机,所述切割机位于传送装置的前侧壁中央位置,所述底座的前侧壁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位于传送装置的底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套接有防护垫。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块和滑块,所述传送装置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块和滑块的相视一侧顶部设置有螺栓,所述所述固定块和滑块的相视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垫片。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杆的前侧壁顶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支撑杆的左侧顶部设置有压板,所述支撑杆与压板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切割机位于压板的底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收纳箱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弹性网,所述弹性网的前侧壁开有多个漏孔,所述漏孔直径大小与工件大小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底座、连接杆和万向轮方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移动,再通过干燥器、转轴和扇叶能够加快茶叶的水分流失,提高晾晒的效率,再利用支撑柱和滑槽方便调节放置板的高度,便于晾晒,再通过玻璃盖板、转动轴和提手能够避免有雨水进行该装置内,同时也能观察到装置内茶叶的情况,再利用电机、伸缩杆和抖动器能够调节高度,也能对茶叶进行翻晒,再通过放置板、挡板、通孔、半圆块和转珠方便进行晾晒,同时也能防止茶叶漏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干燥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放置板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00、连接杆110、万向轮120、干燥器130、转轴140、扇叶150、支撑柱200、滑槽210、玻璃盖板300、转动轴310、提手320、电机400、伸缩杆410、抖动器420、放置板500、挡板510、通孔520、半圆块530、转珠5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用于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移动,也能防止有雨水进行该装置内,同时也能进行自动翻身,便于晾晒,也能加快晾干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将低使用成本,请参阅图1,包括底座100、支撑柱200、玻璃盖板300、电机400和放置板500;请参阅图1和图2,底座100具有连接杆110、万向轮120、干燥器130、转轴140和扇叶150,具体的,连接杆110焊接在底座100的底部左右两侧,万向轮120固定安装在连接杆110的底部,干燥器130固定安装在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转轴140固定安装在干燥器130的前侧壁中央位置,扇叶150焊接在转轴140的外侧壁,底座100用于固定和安装,连接杆110用于连接,万向轮120用于移动,干燥器130用于干燥茶叶,转轴140用于带扇叶150,扇叶150用于加快空气流动,便于晾干茶叶;请参阅图1,支撑柱200具有滑槽210,支撑柱200安装在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具体的,支撑柱200焊接在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支撑柱(200)、玻璃盖板(300)、电机(400)和放置板(500),所述底座(100)的底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110),所述连接杆(1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2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干燥器(13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柱(200),所述支撑柱(200)的顶部设置有玻璃盖板(30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400),所述电机(400)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410),所述伸缩杆(4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抖动器(420),所述抖动器(4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板(5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支撑柱(200)、玻璃盖板(300)、电机(400)和放置板(500),所述底座(100)的底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110),所述连接杆(1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2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干燥器(13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柱(200),所述支撑柱(200)的顶部设置有玻璃盖板(30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400),所述电机(400)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410),所述伸缩杆(4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抖动器(420),所述抖动器(4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板(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茶叶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130)的内腔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转轴(140),所述转轴(1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皓昇
申请(专利权)人:英德市三圣红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