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690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用以解决空调系统结构复杂且兼容性差、安装调试非常繁琐、使用不方便以及不能很好的解决在与辐射制冷供暖系统配套时的安装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压缩装置、换热装置、节流装置、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所述压缩装置、换热装置、节流装置、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依次串联连接,所述供冷除湿单元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温度感温探头Ⅰ和温度感温探头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对地板或墙板的工质直供辐射供暖换热系统供应循环介质,又能够对室内的风进行循环处理,满足供暖、制冷以及除湿等需求,同时又方便安装调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
本技术涉及室内供暖供冷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创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热泵压缩机领域,数码涡旋压缩机、双级压缩压缩机的问世,使得热泵系统能够在-30℃以下的室外温度下稳定运行,并且具有较高的运行能效比和运行稳定性,为风源热泵在供暖领域的使用开辟了新路。在申请号为ZL200820071027.X、ZL201010502398.0、ZL201220275353.9、ZL201220275358.1和ZL200820071026.5等专利中,对相变辐射供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虽然取得了相应的系统成果,供冷供暖运行节能稳定,但是系统结构复杂且兼容性差,安装调试非常繁琐,造成使用不方便,且目前的任何一个机组或系统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在与辐射制冷供暖系统配套时的安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空调系统结构复杂且兼容性差、安装调试非常繁琐、使用不方便以及不能很好的解决在与辐射制冷供暖系统配套时的安装等问题,提出一种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实现既能够对地板或墙板的工质直供辐射供暖换热系统供应循环介质,又能够对室内的风进行循环处理,满足供暖、制冷以及除湿等需求,同时又方便安装调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包括压缩装置、换热装置、节流装置、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所述压缩装置、换热装置、节流装置、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其中压缩装置、换热装置和节流装置均设置在室外主机内,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均设置在室内,所述供冷除湿单元上设置有控制器,压缩装置、换热装置和节流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感温探头Ⅰ和用于检测地板温度的温度感温探头Ⅱ。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分别连接有四通阀和储液罐,且四通阀和储液罐连接,四通阀连接换热装置,且四通阀通过供液管与供暖单元连接,所述压缩机和四通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Ⅰ和与换热器Ⅰ相匹配的风机Ⅰ,风机Ⅰ与控制器连接,换热器Ⅰ分别连接四通阀和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Ⅰ,电子膨胀阀Ⅰ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Ⅰ与换热器Ⅰ连接,且电子膨胀阀Ⅰ通过回液管与供冷除湿单元连接。所述供冷除湿单元包括室内风管机1,室内风管机1内设置有换热器Ⅱ和与换热器Ⅱ相匹配的风机Ⅱ,风机Ⅱ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换热器Ⅱ分别与回液管和供暖单元连接。所述供暖单元通过三通管Ⅰ与供液管连接、通过三通管Ⅱ与换热器Ⅱ连接;所述三通管Ⅰ的主干与供液管连接,三通管Ⅰ的一个支路通过单向阀Ⅰ与供暖单元连接、另一个支路与单向阀Ⅱ的出口连接;三通管Ⅱ的主干通过连接管与换热器Ⅱ连接,三通管Ⅱ的一个支路与供暖单元连接、另一个支路与单向阀Ⅱ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管Ⅱ的一个支路与供暖单元之间设有电子膨胀阀Ⅱ。所述四通阀与供液管之间设置有过滤器,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截止阀Ⅰ,供液管上设置有截止阀Ⅱ且截止阀Ⅱ位于过滤器和供暖单元之间。所述换热器Ⅰ、压缩机、电子膨胀阀Ⅰ、截止阀Ⅰ和截止阀Ⅱ之间所连接的管路的外部以及电子膨胀阀Ⅰ和电子膨胀阀Ⅱ的外部均包裹有保温棉。所述供暖单元包括地埋盘管,地埋盘管分别与三通管Ⅰ和三通管Ⅱ连接。所述供暖单元包括2个地埋盘管,且2个地埋盘管并联为一组,2个地埋盘管均通过单向阀Ⅰ连接三通管Ⅰ、通过电子膨胀阀Ⅱ连接三通管Ⅱ。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技术,依靠工质直供地板(墙板、地板)换热系统对地板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风管机对新风及室内循环风进行过滤、除湿、降温、升温等,实现室内系统的供暖供冷、除湿及新风供应等;通过对循环空间进行地板持续循环加热,保持地板温度恒定,舒适度高,且供冷供暖自动转换,实现过滤、除湿、加热、制冷以及新风供应等,同时又方便安装调试;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易于安装、造价较低、输入功率小、能效比高、节能环保且噪音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室外主机,2为换热器Ⅰ,4为压缩机,5为四通阀,6为储液罐,7为电子膨胀阀Ⅰ,8为风机Ⅰ,9为回液管,10为供液管,12为电子膨胀阀Ⅱ,17为室内风管机,18为换热器Ⅱ,19为风机Ⅱ,20为控制器,22为温度感温探头Ⅱ,23为单向阀Ⅰ,24为单向阀Ⅱ,25为温度感温探头Ⅰ,62为过滤器,63为截止阀Ⅰ,64为截止阀Ⅱ,94为三通管Ⅱ,95为三通管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包括压缩装置、换热装置、节流装置、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其中压缩装置、换热装置和节流装置均设置在室外主机1内,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均设置在室内,所述压缩装置、换热装置、节流装置、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实现对新风及室内循环风进行过滤、除湿、降温等,对室内系统进行供暖供冷及新风供应,可实现在夏季进行降温除湿、在冬季能够进行地板供暖的自动转换功能,满足除湿、制冷、供暖的需求。具体地,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机4,压缩机4分别连接有四通阀5和储液罐6,且四通阀5和储液罐6连接,所述四通阀5连接换热装置,且四通阀5通过供液管10与供暖单元的连接,具体为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Ⅰ2和与换热器Ⅰ2相匹配的风机Ⅰ8,风机8安装于换热器Ⅰ2的后方,风机8有利于促进换热器2热交换的过程,使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制热供暖的目的。所述换热器Ⅰ2与四通阀5连接,从而实现制冷、制热之间的相互转换;储液罐6用于储存换热器Ⅰ2的凝液,避免凝液在换热器Ⅰ2中积存过多而使传热面积变小,影响换热器Ⅰ2的传热效果。所述换热器Ⅰ2连接节流装置,节流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Ⅰ7,电子膨胀阀Ⅰ7与换热器Ⅰ2连接,且电子膨胀阀Ⅰ7通过回液管9与供冷除湿单元连接,电子膨胀阀Ⅰ7能够控制制冷剂流动的压降来控制换热器Ⅰ2所需的制冷剂的流量,控制目标过热度,从而防止压缩机4吸气时伴随着液击而损坏压缩机4,确保压缩机4的使用寿命以及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所述四通阀5与供液管1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62,过滤器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装置、换热装置、节流装置、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所述压缩装置、换热装置、节流装置、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其中压缩装置、换热装置和节流装置均设置在室外主机(1)内,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均设置在室内,所述供冷除湿单元上设置有控制器(20),压缩装置、换热装置和节流装置均与控制器(20)连接,所述控制器(20)连接有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感温探头Ⅰ(25)和用于检测地板温度的温度感温探头Ⅱ(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装置、换热装置、节流装置、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所述压缩装置、换热装置、节流装置、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其中压缩装置、换热装置和节流装置均设置在室外主机(1)内,供冷除湿单元和供暖单元均设置在室内,所述供冷除湿单元上设置有控制器(20),压缩装置、换热装置和节流装置均与控制器(20)连接,所述控制器(20)连接有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感温探头Ⅰ(25)和用于检测地板温度的温度感温探头Ⅱ(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机(4),压缩机(4)分别连接有四通阀(5)和储液罐(6),且四通阀(5)和储液罐(6)连接,四通阀(5)连接换热装置,且四通阀(5)通过供液管(10)与供暖单元连接,所述压缩机(4)和四通阀(5)均与控制器(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Ⅰ(2)和与换热器Ⅰ(2)相匹配的风机Ⅰ(8),风机Ⅰ(8)与控制器(20)连接,换热器Ⅰ(2)分别连接四通阀(5)和节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Ⅰ(7),电子膨胀阀Ⅰ(7)与控制器(20)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Ⅰ(7)与换热器Ⅰ(2)连接,且电子膨胀阀Ⅰ(7)通过回液管(9)与供冷除湿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膨胀阀与单向阀协同控制的供冷供暖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除湿单元包括室内风管机(17),室内风管机(17)内设置有换热器Ⅱ(18)和与换热器Ⅱ(18)相匹配的风机Ⅱ(19),风机Ⅱ(19)与控制器(20)连接,所述换热器Ⅱ(18)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爽陈万仁段建磊杨凯许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瑞邦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