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839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垫,皮垫的上表面搭接有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固定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固定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座,U型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蜗轮,蜗轮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靠近皮垫的一侧啮合有竖直设置的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轻松省力的将固定底座升起来,利用底板代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有效增加了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的稳定性,避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被误碰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气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自动化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必要条件,70年代以后,自动化开始向复杂的系统控制和高级的智能控制发展,自动化的应用正从工程领域向非工程领域扩展,如医疗自动化、人口控制、经济管理自动化等,自动化将在更大程度上模仿人的智能,机器人已在工业生产、海洋开发和宇宙探测等领域得到应用。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90842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皮垫,皮垫的上表面搭接有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固定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远离固定底座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铰链。该设计通过固定底座和皮垫的设置,当把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放置到皮垫上表面时,进而防止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底部发生腐烂,通过挡灰布的设置,将挡灰布覆盖到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的表面,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的内部,起到了增加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使用寿命的作用。但是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专利设计的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不便轻松省力的将固定底座撑起来,操作比较费力,不利于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不便轻松省力的将固定底座撑起来、操作比较费力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垫,所述皮垫的上表面搭接有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座,所述U型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靠近皮垫的一侧啮合有竖直设置的齿条,且位于皮垫同一侧的两个齿条的底端延伸至固定底座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所述U型座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蜗杆,所述蜗轮与相对应的蜗杆相啮合,所述蜗杆的顶端延伸至U型座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摇杆。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蜗杆的底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插接槽内并与插接槽转动连接,使得蜗杆的底端稳定的旋转并与蜗轮保持良好的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与齿条相适配的矩形孔,所述齿条的外侧与相对应的矩形孔滑动连接,使得齿条方便穿插到固定底座的下方。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三角板,且三角板的底侧与相应的的底板的顶侧固定连接,使得底板稳固的连接在齿条上。优选的,所述蜗轮的轮盘直径比齿轮的轮盘直径大,所述蜗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的内圈,且轴承的外圈与相应的U型座的内侧固定连接,使得蜗轮能够省力的带动齿轮旋转。优选的,位于皮垫同一侧的两个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转轴的一端,且转轴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蜗轮固定连接,使得位于皮垫同一侧的蜗轮与齿轮同步旋转。本技术所述的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在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需要移动位置时,推动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固定底座通过万向轮便可移动,在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位置调整完毕后,通过摇动摇杆带动蜗杆旋转,蜗杆旋转能省力的带动蜗轮缓慢旋转;本技术所述的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蜗轮通过转轴带动齿轮旋转,齿轮旋转带动齿条升降移动,齿条带动底板下降时,底板能够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并代替万向轮来将固定底座支撑起来,无需锁定万向轮,固定底座便不会随意移动,有效提高了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的稳定性,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与地面不直接接触,进而防止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底部发生腐烂;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轻松省力的将固定底座升起来,利用底板代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有效增加了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的稳定性,避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被误碰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的蜗轮、齿轮、齿条、底板、转轴和三角板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的U型座的俯视图。图中:1、固定底座;2、皮垫;3、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4、U型座;5、蜗轮;6、齿轮;7、齿条;8、底板;9、万向轮;10、蜗杆;11、摇杆;12、插接槽;13、转轴;14、三角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垫2,皮垫2的上表面搭接有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3,固定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9,固定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座4,U型座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蜗轮5,蜗轮5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6,齿轮6靠近皮垫2的一侧啮合有竖直设置的齿条7,且位于皮垫2同一侧的两个齿条7的底端延伸至固定底座1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8,U型座4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蜗杆10,蜗轮5与相对应的蜗杆10相啮合,蜗杆10的顶端延伸至U型座4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摇杆11。本技术中,固定底座1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插接槽12,蜗杆10的底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插接槽12内并与插接槽12转动连接,使得蜗杆10的底端稳定的旋转并与蜗轮5保持良好的啮合连接。本技术中,固定底座1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与齿条7相适配的矩形孔,齿条7的外侧与相对应的矩形孔滑动连接,使得齿条7方便穿插到固定底座1的下方。本技术中,齿条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三角板14,且三角板14的底侧与相应的底板8的顶侧固定连接,使得底板8稳固的连接在齿条7上。本技术中,蜗轮5的轮盘直径比齿轮6的轮盘直径大,蜗杆10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的内圈,且轴承的外圈与相应的U型座4的内侧固定连接,使得蜗轮5能够省力的带动齿轮6旋转。本技术中,位于皮垫2同一侧的两个齿轮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转轴13的一端,且转轴13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蜗轮5固定连接,使得位于皮垫2同一侧的蜗轮5与齿轮6同步旋转。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在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3需要移动位置时,推动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3,固定底座1通过万向轮9便可移动,在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3位置调整完毕后,摇动摇杆11,摇杆11带动蜗杆10旋转,蜗杆10旋转时能够省力的带动蜗轮5缓慢旋转,此时蜗轮5通过转轴13带动齿轮6旋转,齿轮6旋转时便可带动齿条7升降移动,齿条7带动底板8下降时,底板8能够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并代替万向轮9来将固定底座1支撑起来,此时无需锁定万向轮9,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垫(2),所述皮垫(2)的上表面搭接有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3),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座(4),所述U型座(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蜗轮(5),所述蜗轮(5)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6),所述齿轮(6)靠近皮垫(2)的一侧啮合有竖直设置的齿条(7),且位于皮垫(2)同一侧的两个齿条(7)的底端延伸至固定底座(1)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8),所述U型座(4)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蜗杆(10),所述蜗轮(5)与相对应的蜗杆(10)相啮合,所述蜗杆(10)的顶端延伸至U型座(4)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摇杆(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垫(2),所述皮垫(2)的上表面搭接有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主体(3),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座(4),所述U型座(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蜗轮(5),所述蜗轮(5)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6),所述齿轮(6)靠近皮垫(2)的一侧啮合有竖直设置的齿条(7),且位于皮垫(2)同一侧的两个齿条(7)的底端延伸至固定底座(1)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8),所述U型座(4)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蜗杆(10),所述蜗轮(5)与相对应的蜗杆(10)相啮合,所述蜗杆(10)的顶端延伸至U型座(4)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摇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插接槽(12),所述蜗杆(10)的底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庆吕志祥黄珍宏刘发祥芦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