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装置和底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82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底座装置和底座系统,该底座装置包括本体和移动结构,移动结构包括多个驱动部和多个轮子,驱动部和轮子一一对应连接,轮子位于本体的一侧,驱动部驱动轮子转动使得底座装置在预定方向移动。上述底座装置中,底座装置包括本体和移动结构,上述移动结构包括多个驱动部和多个轮子,驱动部驱动轮子转动使得底座装置在预定方向移动,使得底座装置可以自动移动,并带动家用电器移动至预定位置,解决了的人工搬运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用户对家用电器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座装置和底座系统
本申请涉及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座装置和底座系统。
技术介绍
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由于笨重,在搬运或者小范围移动过程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针对搬运和小范围移动。现有技术多采用定向轮和万向轮等结构进行人工移动,确定位置后,再采用支撑杆进行固定,防止移动;但是这些现有技术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去移动家用电器,不能实现定位自动移动,而且由于定向轮的限制,不能实现前后左右多方位移动,在移动结束后,还需要采用支撑杆结构支撑底面最后实现位置固定。另外,家用电器在安装过程,由于安装人员的不专业、人工目测水平不准确等问题,会出现底座不平的情况,最终导致洗衣机等部分电器在使用过程出现震动和产生噪声。针对不平问题现有的技术多采用压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或倾角传感器测量出不平衡量,最后调节底部支撑底脚来达到平衡的目的;但是,这些现有的技术对于不平衡量的测量并不准确,并且,由于调节结构为底脚调节,没有轮子等移动结构,导致在洗衣机移动过程困难;而且部分能自动调节的底座装置与洗衣机等电器本体相连,由本体供电,在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没有供电的情况下,无法工作。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
技术介绍
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装置和底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家用电器需要借助人工的方式移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座装置,包括本体和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多个驱动部和多个轮子,所述驱动部和所述轮子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轮子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轮子转动使得所述底座装置在预定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底部支撑件和侧部固定件,所述侧部固定件围设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四周且在第一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底部支撑件,所述移动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表面上且在第二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底部支撑件,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且分别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厚度方向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以及所述侧部固定件围设形成容纳腔。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轮子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轮子转向所述预定方向;第二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轮子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转向所述预定方向的所述轮子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齿轮、轮转向齿轮和轮转向轴,所述伺服电机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所述轮转向齿轮套设在所述轮转向轴的一端的外周上,所述轮转向齿轮与伺服电机齿轮啮合,所述轮转向轴穿过所述底部支撑件,且所述轮转向轴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直流电机、直流电机轴、直流电机齿轮、直流电机传动齿轮以及轮驱动齿轮,所述直流电机轴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机连接,所述轮转向轴在所述容纳腔外的部分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直流电机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直流电机齿轮套设在所述直流电机轴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上,所述直流电机传动齿轮与所述直流电机齿轮啮合,所述轮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直流电机传动齿轮的远离所述直流电机齿轮的一侧且与所述直流电机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轮驱动齿轮与所述轮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轮子连接以检测所述轮子的转速。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部包括电机编码器传动齿轮、电机编码器齿轮以及电机编码器,所述电机编码器传动齿轮与所述轮子连接,所述电机编码器齿轮与所述电机编码器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编码器与所述电机编码器齿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装置还包括导航结构,所述导航结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航结构包括多个不同的测量器件,多个所述测量器件用于至少测量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俯仰角、所述底部支撑件的翻滚角以及所述底座装置的偏航角。进一步地,所述导航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以及气压计。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轮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驱动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底座装置可移动,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底座装置锁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控制部;锁定部,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锁定部在控制部的控制下移动,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锁定部的部分穿入所述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包括:电磁线圈;磁性件,位于所述电磁线圈的一侧;所述锁定部包括:弹性件,与所述磁性件连接;锁定件,与所述锁定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锁定件穿入所述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结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侧部固定件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侧部固定件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中心之间的最大距离为第一距离,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侧部固定件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中心之间的最大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进一步地,所述侧部固定件包括四个首尾相接的侧板,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用于推动所述侧板,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或者所述第四状态;恢复部,用于带动所述侧板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从所述第四状态恢复至所述第三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推动部包括第一推动电机和与所述第一推动电机电连接的第一推杆,所述恢复部为弹性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装置还包括:调整结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调整结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底板的至少部分高度。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结构包括:第二推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表面上;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二推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推动电机推动所述第二推杆在第一方向上升降;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推杆的远离所述第二推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底座系统,包括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为任意一种所述的底座装置。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上述底座装置中,底座装置包括本体和移动结构,上述移动结构包括多个驱动部和多个轮子,驱动部驱动轮子转动使得底座装置在预定方向移动,使得底座装置可以自动移动,并带动家用电器移动至预定位置,解决了的人工搬运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用户对家用电器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底座装置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多个驱动部和多个轮子,所述驱动部和所述轮子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轮子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轮子转动使得所述底座装置在预定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多个驱动部和多个轮子,所述驱动部和所述轮子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轮子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轮子转动使得所述底座装置在预定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底部支撑件和侧部固定件,所述侧部固定件围设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四周且在第一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底部支撑件,所述移动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表面上且在第二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底部支撑件,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且分别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厚度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以及所述侧部固定件围设形成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第一驱动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轮子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轮子转向所述预定方向;
第二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轮子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转向所述预定方向的所述轮子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齿轮、轮转向齿轮和轮转向轴,所述伺服电机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所述轮转向齿轮套设在所述轮转向轴的一端的外周上,所述轮转向齿轮与伺服电机齿轮啮合,所述轮转向轴穿过所述底部支撑件,且所述轮转向轴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具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直流电机、直流电机轴、直流电机齿轮、直流电机传动齿轮以及轮驱动齿轮,所述直流电机轴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机连接,所述轮转向轴在所述容纳腔外的部分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直流电机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直流电机齿轮套设在所述直流电机轴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上,所述直流电机传动齿轮与所述直流电机齿轮啮合,所述轮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直流电机传动齿轮的远离所述直流电机齿轮的一侧且与所述直流电机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轮驱动齿轮与所述轮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轮子连接以检测所述轮子的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括电机编码器传动齿轮、电机编码器齿轮以及电机编码器,所述电机编码器传动齿轮与所述轮子连接,所述电机编码器齿轮与所述电机编码器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编码器与所述电机编码器齿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装置还包括导航结构,所述导航结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航结构包括多个不同的测量器件,多个所述测量器件用于至少测量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俯仰角、所述底部支撑件的翻滚角以及所述底座装置的偏航角。


9.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谷奇赵梓晨荆东亮张洁陈智欢吴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