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825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包括左塑料快速接头、右塑料快速接头以及内层软管,所述左塑料快速接头上安装温控机构,所述左塑料快速接头右端固定内层软管,所述内层软管右端固定右塑料快速接头,所述内层软管环形侧面紧密贴合电热线,所述电热线外侧缠绕具有传导热功能的金属铝箔层,所述电热线由导线引出并与所述温控机构的双金属片控温元件进行串联连接,所述金属铝箔层环形侧面包缠防止热量散失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环形侧面紧密贴合具有防水、防摩擦功能的绝缘保护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防止热量散失,并具有防水、防摩擦功能,实现保护功能,功能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属于车用尿素管

技术介绍
满足国4以上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排气后处理系统处理氮氧化物(NOx),以达到符合环保法规要求,主要原理是通过在尾气处理器中定量喷入标准浓度的尿素溶液来处理氮氧化物(NOx),该种尿素溶液在-11℃时开始结冰,解冻时,尿素溶液返回正常溶液状态。因此在寒冷天气条件下尿素管要具有加热功能,为防止过度加热造成管路损坏,设计了具有自控温功能的产品。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具有耐尿素腐蚀的内层软管,并在外侧紧密贴合电热线,再外层是具有传导热功能的金属铝箔层,该层将内层软管和电热线紧密缠绕之后,包缠隔热材料层,最外层是具有防水、防摩擦的绝缘保护层,在将电热线与控温元件串联,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应用于汽车上的具有自控温功能的电加热尿素溶液输送软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包括左塑料快速接头、右塑料快速接头以及内层软管,所述左塑料快速接头上安装温控机构,所述左塑料快速接头右端固定内层软管,所述内层软管右端固定右塑料快速接头,所述内层软管环形侧面紧密贴合电热线,所述电热线外侧缠绕具有传导热功能的金属铝箔层,所述电热线由导线引出并与所述温控机构的双金属片控温元件进行串联连接,所述内层软管以及电热线通过金属铝箔层紧密缠绕成一体,使电热线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内层软管中,使液体受热解冻熔化,所述金属铝箔层环形侧面包缠防止热量散失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环形侧面紧密贴合具有防水、防摩擦功能的绝缘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内层软管材料选用尼龙管或耐尿素腐蚀的橡胶管,具体地,有效防止尿素溶液腐蚀,安全性好。进一步地,所述电热线选用恒阻值发热导体材料,具体地,能实现很好的加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电热线呈螺旋状态缠绕在内层软管环形侧面上,具体地,实现均匀加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电热线呈交叉状态缠绕在内层软管环形侧面上,具体地,实现均匀加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弹簧左右两端均等距固定四个连接板,四个所述连接板上均开设通孔,利用螺栓、连接板以及通孔实现塑料弹簧安装。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机构包括插头、导线、塑料管夹、接触插杆以及双金属片控温元件,所述接触插杆固定在双金属片控温元件下端,所述双金属片控温元件贴合在塑料管夹内部顶端,所述双金属片控温元件上端引出导线,所述导线上端贯穿塑料管夹与插头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管夹紧固贴合在左塑料快速接头右部环形侧面上,所述接触插杆以及双金属片控温元件均安装在左塑料快速接头内,实现双金属片控温元件的快速拆装,方便维护更换。进一步地,所述塑料管夹上端固定塑料套筒,所述塑料套筒贴合在导线环形侧面上,具体地,塑料套筒的设计实现对导线的保护。进一步地,所述左塑料快速接头右部上端开设台阶槽,所述台阶槽下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开设在左塑料快速接头内部,所述插孔内部底端安装插套,所述插套与电热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双金属片控温元件安装在台阶槽内部,所述接触插杆下端穿入插孔内并延伸至插套内,具体地,实现将接触插杆与双金属片控温元件掩埋在左塑料快速接头内,实现保护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双金属片控温元件与塑料管夹之间安装隔热密封垫,且隔热密封垫粘接在双金属片控温元件上端,且隔热密封垫安装在台阶槽内部并延伸至台阶槽上端,具体地,保证双金属片控温元件接收温度与左塑料快速接头的温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双金属片控温元件的外壳采用导热良好的金属封装,具体地,使双金属片控温元件能更好的感知温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使电热线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内层软管中,使液体受热解冻熔化,并利用双金属片控温元件进行温度控制,同时利用保温层防止热量散失,并具有防水、防摩擦功能。2、通过螺栓将塑料管夹与左塑料快速接头进行可拆卸连接,将接触插杆以及双金属片控温元件固定到左塑料快速接头内,实现双金属片控温元件的快速拆装,方便更换。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的A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的一种电热线实施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的另一种电热线实施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的左塑料快速接头的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的左塑料快速接头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的图5中B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的温控机构的正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的温控机构的侧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的塑料管夹的立体图;图中:1-左塑料快速接头、2-右塑料快速接头、3-绝缘保护层、4-温控机构、5-金属铝箔层、6-电热线、7-内层软管、8-保温层、11-台阶槽、12-插孔、13-插套、41-插头、42-导线、43-塑料管夹、44-接触插杆、45-双金属片控温元件、431-塑料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包括左塑料快速接头1、右塑料快速接头2以及内层软管7,左塑料快速接头1上安装温控机构4,左塑料快速接头1右端固定内层软管7,内层软管7右端固定右塑料快速接头2,内层软管7环形侧面紧密贴合电热线6,电热线6外侧缠绕具有传导热功能的金属铝箔层5,电热线6由导线42引出并与温控机构4的双金属片控温元件45进行串联连接,内层软管7以及电热线6通过金属铝箔层5紧密缠绕成一体,使电热线6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内层软管7中,使液体受热解冻熔化,金属铝箔层5环形侧面包缠防止热量散失的保温层8,保温层8环形侧面紧密贴合具有防水、防摩擦功能的绝缘保护层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内层软管7材料选用尼龙管或耐尿素腐蚀的橡胶管,具体地,有效防止尿素溶液腐蚀,安全性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热线6选用恒阻值发热导体材料,具体地,能实现很好的加热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电热线6呈螺旋状态缠绕在内层软管7环形侧面上,具体地,实现均匀加热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电热线6呈交叉状态缠绕在内层软管7环形侧面上,具体地,实现均匀加热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8至图9所示,温控机构4包括插头41、导线42、塑料管夹43、接触插杆44以及双金属片控温元件45,接触插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包括左塑料快速接头、右塑料快速接头以及内层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塑料快速接头上安装温控机构,所述左塑料快速接头右端固定内层软管,所述内层软管右端固定右塑料快速接头,所述内层软管环形侧面紧密贴合电热线,所述电热线外侧缠绕具有传导热功能的金属铝箔层,所述电热线由导线引出并与所述温控机构的双金属片控温元件进行串联连接,所述内层软管以及电热线通过金属铝箔层紧密缠绕成一体,使电热线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内层软管中,使液体受热解冻熔化,所述金属铝箔层环形侧面包缠防止热量散失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环形侧面紧密贴合具有防水、防摩擦功能的绝缘保护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包括左塑料快速接头、右塑料快速接头以及内层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塑料快速接头上安装温控机构,所述左塑料快速接头右端固定内层软管,所述内层软管右端固定右塑料快速接头,所述内层软管环形侧面紧密贴合电热线,所述电热线外侧缠绕具有传导热功能的金属铝箔层,所述电热线由导线引出并与所述温控机构的双金属片控温元件进行串联连接,所述内层软管以及电热线通过金属铝箔层紧密缠绕成一体,使电热线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内层软管中,使液体受热解冻熔化,所述金属铝箔层环形侧面包缠防止热量散失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环形侧面紧密贴合具有防水、防摩擦功能的绝缘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软管材料选用尼龙管或耐尿素腐蚀的橡胶管,具体地,有效防止尿素溶液腐蚀,安全性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线选用恒阻值发热导体材料,具体地,能实现很好的加热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线呈螺旋状态缠绕在内层软管环形侧面上,具体地,实现均匀加热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线呈交叉状态缠绕在内层软管环形侧面上,具体地,实现均匀加热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自控温电加热尿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机构包括插头、导线、塑料管夹、接触插杆以及双金属片控温元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大辉周俊杰李冠武王一波裘善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铭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