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691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窗,包括墙体和控制箱,所述墙体的前侧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内腔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窗体,所述墙体前侧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光亮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所述窗口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锁,所述墙体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亮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的配合,实现了对户外环境因素的监测,通过控制箱和单片机的配合,实现了电机和开关的控制,同时通过单片机内部的程序,实现了控制优先级的选择,进一步的增加了自动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
,具体为一种智能门窗。
技术介绍
门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经常疏于对门窗的管理,造成一些不便和不必要的麻烦,使得本应增加生活便捷体验的门窗变成人们的累赘。例如,办公室门窗,经常需要打开通风,清新空气以预防疾病,但是工作人员可能由于工作繁琐,事务繁忙等原因而疏忽,下班后忘记关闭门窗。如果遇到阴雨大风天气不仅会打湿办公室,吹乱文件,还容易使办公室滋生细菌,使工作人员感染疾病等;又例如,早晨为了赶班忘记打开门窗,造成室内污浊空气得不到清新净化,经过长时间积累容易是人们更加疲惫等。经调查,市场上门窗主要以手动为主。手动操作的门窗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开关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受伤等。少数门窗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主要以按钮形式进行电控,虽然方便了许多,但是仍然依赖人为操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员有时忘记关门窗的问题,而且本质上并没有解放人们的双手。在这中现实情况下,就需要研发一种自动管理门窗的智能门窗系统,这种智能门窗系统应具备自动环境识别后进行动作,也可人为手动操作,这样既可以在人们繁忙的时候帮助人们管理门窗,也可以让人们闲暇之余手动操作以体验美好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窗,具备使用简便,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实现窗户的开启与关闭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窗户依赖与使用者手动开启关闭,部门电控窗户电控开启与关闭的自动化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门窗,包括墙体和控制箱,所述墙体的前侧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内腔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窗体,所述墙体前侧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光亮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所述窗口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锁,所述墙体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墙体后侧的底部设置有开关,所述墙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销,所述联销的底部铰接有连杆,所述窗体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柱销,所述柱销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采用STM32单片机,所述光亮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电机、滑槽、齿轮、齿条、联销、连杆和柱销均设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开关为常开触点,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电磁锁电性连接,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窗体设置有两组,所述窗体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电磁锁想配合的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光亮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的配合,实现了对户外环境因素的监测,通过控制箱和单片机的配合,实现了电机和开关的控制,同时通过单片机内部的程序,实现了控制优先级的选择,进一步的增加了自动化的效果,通过电机、齿条、齿轮、柱销、联销、连杆和滑槽的配合,实现了电机控制窗体的开启与闭合,方便了窗户日常使用中的简便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电磁锁,实现了窗体在闭合时的锁紧,避免因为大风等环境因素而造成的误操作打开窗体,通过设置开关,实现了电磁锁的手动打开,方便了使用人员手动打开窗体,通过设置滑槽,方便了齿轮、齿条的安装,方便了齿条的往复运动,通过设置光亮度传感器,通过对户外光亮的监测,实现黑夜和阴雨天时窗体的开合,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对户外温度的监测,实现了在高温或者低温时窗体打开或闭合,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通过对空气中湿度的监测,实现下雨天时关闭窗户,通过设置风速传感器,通过对风速的监测,实现了大风时自动关闭窗体,通过设置噪声传感器,通过对户外噪声分贝的监测,实现了在吵闹环境中自动关闭窗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控制顺序图。图中:1墙体、2窗体、3光亮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风速传感器、7噪声传感器、8电磁锁、9窗口、10控制箱、11开关、12柱销、13连杆、14滑槽、15齿轮、16齿条、17联销、18电机、19单片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智能门窗,包括墙体1和控制箱10,墙体1的前侧开设有窗口9,窗口9内腔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窗体2,墙体1前侧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光亮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和噪声传感器7,通过设置光亮度传感器3,通过对户外光亮的监测,实现黑夜和阴雨天时窗体2的开合,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4,通过对户外温度的监测,实现了在高温或者低温时窗体2打开或闭合,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5,通过对空气中湿度的监测,实现下雨天时关闭窗户,通过设置风速传感器6,通过对风速的监测,实现了大风时自动关闭窗体2,通过设置噪声传感器7,通过对户外噪声分贝的监测,实现了在吵闹环境中自动关闭窗体2,窗口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锁8,通过设置电磁锁8,实现了窗体2在闭合时的锁紧,避免因为大风等环境因素而造成的误操作打开窗体2,墙体1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0,控制箱10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19,墙体1后侧的底部设置有开关11,通过设置开关11,实现了电磁锁8的手动打开,方便了使用人员手动打开窗体2,墙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4,通过设置滑槽14,方便了齿轮15、齿条16的安装,方便了齿条16的往复运动,滑槽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18,电机18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齿轮15,齿轮15的表面啮合有齿条16,齿条16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销17,联销17的底部铰接有连杆13,窗体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柱销12,柱销12的一端与连杆13的一端铰接。单片机19采用STM32单片机,光亮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和噪声传感器7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9电性连接,电机18通过导线与控制箱10电性连接,电机18、滑槽14、齿轮15、齿条16、联销17、连杆13和柱销12均设置有两组,开关11为常开触点,开关11通过导线与电磁锁8电性连接,开关11通过导线与控制箱10电性连接,窗体2设置有两组,窗体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电磁锁8想配合的磁铁,通过光亮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和噪声传感器7的配合,实现了对户外环境因素的监测,通过控制箱10和单片机19的配合,实现了电机18和开关11的控制,同时通过单片机19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窗,包括墙体(1)和控制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前侧开设有窗口(9),所述窗口(9)内腔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窗体(2),所述墙体(1)前侧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光亮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和噪声传感器(7),所述窗口(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锁(8),所述墙体(1)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0),所述控制箱(10)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19),所述墙体(1)后侧的底部设置有开关(11),所述墙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的表面啮合有齿条(16),所述齿条(16)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销(17),所述联销(17)的底部铰接有连杆(13),所述窗体(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柱销(12),所述柱销(12)的一端与连杆(13)的一端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窗,包括墙体(1)和控制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前侧开设有窗口(9),所述窗口(9)内腔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窗体(2),所述墙体(1)前侧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光亮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和噪声传感器(7),所述窗口(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锁(8),所述墙体(1)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0),所述控制箱(10)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19),所述墙体(1)后侧的底部设置有开关(11),所述墙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的表面啮合有齿条(16),所述齿条(16)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销(17),所述联销(17)的底部铰接有连杆(13),所述窗体(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柱销(12),所述柱销(12)的一端与连杆(13)的一端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丁永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