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64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托装置,具体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包括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所述升降丝杆的外侧套设有移动筒,所述升降丝杆的外侧套设有位于移动筒下方的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的内侧壁通过螺纹与侧槽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筒内侧底端的两侧均设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升降丝杆、侧槽、移动筒、调整螺母、滑块、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滚珠和固定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利于在对模板支撑的过程中调整顶托的高度,调整过种中,产生的摩擦力较小,调整较为方便,调整时,顶托较为稳定,不易发生歪斜的现象,从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托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顶托装置。
技术介绍
顶托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可调节高度,安全可靠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起到平衡支撑重物、承重的作用,在平面施工商砼浇筑的施工过程中用的最多,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顶托的用量也越来越大。顶托在对模板支撑的过程中,由于调整螺母与底部支撑之间相互挤压,故而在调节顶托高度时,较为费力,不方便调节,且顶托易产生歪斜,对建筑施工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顶托装置,通过设有升降丝杆、侧槽、移动筒、调整螺母、滑块、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滚珠和固定机构,在对模板支撑的过程中调整顶托的高度,调整过种中,产生的摩擦力较小,调整较为方便,调整时,顶托较为稳定,不易发生歪斜的现象,从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托装置,包括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所述升降丝杆的外侧套设有移动筒,所述升降丝杆的外侧套设有位于移动筒下方的调整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托装置,包括升降丝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丝杆(1)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2),所述升降丝杆(1)的外侧套设有移动筒(3),所述升降丝杆(1)的外侧套设有位于移动筒(3)下方的调整螺母(31),所述调整螺母(31)的内侧壁通过螺纹与侧槽(2)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筒(3)内侧底端的两侧均设有滑块(4),两个所述滑块(4)的一端均与移动筒(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4)的外侧壁与侧槽(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筒(3)的底端开设有第一环形槽(5),所述调整螺母(31)的上端开设有位于第一环形槽(5)正下方的第二环形槽(6),所述第一环形槽(5)与第二环形槽(6)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托装置,包括升降丝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丝杆(1)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2),所述升降丝杆(1)的外侧套设有移动筒(3),所述升降丝杆(1)的外侧套设有位于移动筒(3)下方的调整螺母(31),所述调整螺母(31)的内侧壁通过螺纹与侧槽(2)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筒(3)内侧底端的两侧均设有滑块(4),两个所述滑块(4)的一端均与移动筒(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4)的外侧壁与侧槽(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筒(3)的底端开设有第一环形槽(5),所述调整螺母(31)的上端开设有位于第一环形槽(5)正下方的第二环形槽(6),所述第一环形槽(5)与第二环形槽(6)之间设有若干个滚珠(7),若干个所述滚珠(7)均与第一环形槽(5)和滚珠(7)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移动筒(3)的上方设有固定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母(31)的两侧均设有推杆(9),两个所述推杆(9)的一端均与调整螺母(31)的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筒(3)的内侧设有限位螺母(100),所述限位螺母(100)的内侧壁通过螺纹与升降丝杆(1)上端的外侧壁活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忠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