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垒墙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642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垒墙辅助装置,其包括:第一直角板、第二直角板、上部扁带、下部扁带和光线发射器;第一直角板包括底板、竖板和竖向调节板;底板与竖板相互垂直连接;竖向调节板与竖板利用固定销连接;第二直角板的结构与第一直角板相同;扁带的两端分别穿过矩形孔,并通过设置有固定孔的扁带固定板进行锁紧;光线发射器固定在第一直角板的竖向调节板的上端,位于竖向调节板的朝向第二直角板的一侧;在第二直角板的竖向调节板的相同高度设置对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垒墙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很好的作为垒墙时的参照,避免垒墙时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垒墙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墙体施工辅助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垒墙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垒墙尤其重要。由于建筑的要求不同,垒墙的长短、高低、形式是多种多样,有时施工的空间也不大,限制了大型的机械的使用。当前垒墙主要靠人工进行施工,但是垒墙施工的质量十分依赖工人的经验,这样施工时对一些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工人来说容易垒偏,如果偏差过大的话,整面墙都需要拆掉重新垒,比较浪费人力,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垒墙辅助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工程用垒墙辅助装置,其包括:第一直角板、第二直角板、上部扁带、下部扁带和光线发射器;所述第一直角板包括底板、竖板和竖向调节板;底板与竖板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竖向调节板与竖板利用固定销连接;所述第二直角板的结构与第一直角板相同;所述第二直角板与第一直角板间隔设置;所述上部扁带的两端分别穿过竖向调节板上设置的第二矩形孔,并通过设置有固定孔的第二扁带固定板进行锁紧;所述下部扁带的两端分别穿过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垒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角板(1)、第二直角板(2)、上部扁带(3)、下部扁带(4)和光线发射器(5);所述第一直角板(1)包括底板(101)、竖板(113)和竖向调节板(102);底板(101)与竖板(113)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竖向调节板(102)与竖板(113)利用固定销(110)连接;所述第二直角板(2)的结构与第一直角板(1)相同;所述第二直角板(2)与第一直角板(1)间隔设置;所述上部扁带(3)的两端分别穿过竖向调节板(102)上设置的第二矩形孔(112),并通过设置有固定孔的第二扁带固定板(104)进行锁紧;所述下部扁带(4)的两端分别穿过竖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垒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角板(1)、第二直角板(2)、上部扁带(3)、下部扁带(4)和光线发射器(5);所述第一直角板(1)包括底板(101)、竖板(113)和竖向调节板(102);底板(101)与竖板(113)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竖向调节板(102)与竖板(113)利用固定销(110)连接;所述第二直角板(2)的结构与第一直角板(1)相同;所述第二直角板(2)与第一直角板(1)间隔设置;所述上部扁带(3)的两端分别穿过竖向调节板(102)上设置的第二矩形孔(112),并通过设置有固定孔的第二扁带固定板(104)进行锁紧;所述下部扁带(4)的两端分别穿过竖板(113)上设置的第一矩形孔(111),并通过设置有固定孔的第一扁带固定板(103)进行锁紧;所述光线发射器(5)固定在第一直角板(1)的竖向调节板(102)的上端,位于竖向调节板(102)的朝向第二直角板(2)的一侧;在第二直角板(2)的竖向调节板(102)的相同高度设置对位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垒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晓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