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63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包括内连接板和调节转板组件,所述内连接板设置在两块所述标准板块的连接处内侧,两块所述标准板块的连接处的外侧呈开口状态,所述调节转板组件设置在两块标准板块的连接处的开口内,调节转板组件包括左端板、中间板和右端板,所述左端板、中间板和右端板均呈扇环状,左端板、中间板和右端板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且圆周滑动连接,左端板、右端板和中间板的层叠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制作专用的弧形走道板制作难度大,成本高,而且还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
技术介绍
附着式升降爬架是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外防护施工的作业平台,具有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特点,也是近几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建筑施工设备,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架体机位固定的特性,对于楼体外形变化多、外墙面弧形的楼型不能适应,从而需要制作专用的弧形走道板才能适应不同曲率的圆弧转角,同时制作专用的弧形走道板制作难度大,成本高,而且还不能重复利用,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公开号为CN106013765B,名称为“一种用于弧形转角建筑的脚手架走道板变形装置”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弧形转角建筑的脚手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包括内连接板和可调斜塔,可调斜塔包括左边板、右边板和若干块隔撑板,左边板和所述右边板上均设有若干个调节长槽,隔撑板的两端固定设置在调节长槽内,但紧靠调节隔撑板在调节长槽内的位置来调节角度,调节范围较小,同时该方案的可调斜塔处为镂空状态,当施工人员经过可调斜塔处时会发生掉落,造成人身伤害,并且走道板上的杂物会从可调斜塔处掉落,对低处的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目前制作专用的弧形走道板制作难度大,成本高,而且还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所述变形装置设置在两块标准板块的拐角连接处,所述变形装置包括内连接板和调节转板组件,所述内连接板设置在两块所述标准板块的连接处内侧,内连接板两端分别于两个标准板块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标准板块的连接处的外侧呈开口状态,所述调节转板组件设置在两块标准板块的连接处的开口内,调节转板组件包括左端板、中间板和右端板,所述左端板、中间板和右端板均呈扇环状,左端板、中间板和右端板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且圆周滑动连接,所述左端板和右端板分别于两块标准板块固定连接,左端板、右端板和中间板的层叠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变形装置还包括外连接板,所述外连接板设置在两块所述标准板块的连接处的开口端外侧,外连接板两端分别于两个标准板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连接板和所述外连接板的中部均设有弯折部。优选的,所述左端板包括左板体、左连板、左撑板和左导向板,所述中间板包括中板体、中撑板和中导向板,所述右端板包括右板体和右连板,所述左板体、中板体和右板体均呈扇环形,所述左连板和所述左撑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左板体下表面两侧,所述中撑板和右连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中板体和右板体下表面远离左端板的一侧,所述左导向板和中导向板的数量均为两个,左导向板和中导向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左板体和中板体的下表面的两个弧形边处。优选的,所述左板体、中板体和右板体的中部均设置有若干个圆弧状滑槽,左板体、中板体和右板体上的滑槽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互对应,滑槽内设置有将调节转板组件固定为一体的螺栓。优选的,所述左撑板和中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左导槽和中导槽,所述左导槽和中导槽均呈矩形长条状。优选的,所述左导槽上表面与左板体下表面平齐,左导槽的长度等于中板体侧边的长度,左导槽的高度等于中板体的厚度与中导向板的高度之和。优选的,所述中导槽上表面与中板体下表面平齐,中导槽的长度等于右板体侧边的长度,中导槽的高度等于右板体的厚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内连接板和调节转板组件,采用可调节的设计,左端板、中间板和右端板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且圆周滑动连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调节转板组件展开出相应的弧度并紧固为一体,施工时,本技术与标准板块固定,即可完成圆弧段走道板的组合,减少专用弧形件的制作,组合简单、调整方便,节约大量材料成本,并可反复利用,同时左端板、中间板和右端板层叠展开,调节范围大,调节转板组件的镂空区域小,不会发生施工人员从调节转板组件处跌落的现象,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的调节转板组件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的图2中A-A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的图2中B-B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的左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的图5中C向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的中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的图7中D向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的右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标准板块;2-内连接板;3-调节转板组件;4-左端板;5-中间板;6-右端板;7-外连接板;8-滑槽;9-左导槽;10-中导槽;401-左板体;402-左连板;403-左撑板;404-左导向板;501-中板体;502-中撑板;503-中导向板;601-右板体;602-右连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9所示,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变形装置位于在两块标准板块1的拐角连接处,变形装置包括内连接板2、外连接板7和调节转板组件3,内连接板2固定在两块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内侧,内连接板2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两个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两块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外侧呈开口状态,外连接板7固定在两块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开口端外侧,外连接板7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两个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内连接板2和外连接板7的中部均为铰接段,调节转板组件3固定在两块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开口内,调节转板组件3包括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均呈扇环状,左端板4和右端板6分别通过螺栓与两块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左端板4、右端板6和中间板5的层叠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了优化产品结构,使左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所述变形装置设置在两块标准板块(1)的拐角连接处,变形装置包括内连接板(2)和调节转板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2)设置在两块所述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内侧,所述内连接板(2)两端分别于两个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外侧呈开口状态,所述调节转板组件(3)设置在两块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开口内,调节转板组件(3)包括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所述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均呈扇环状,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且圆周滑动连接,所述左端板(4)和右端板(6)分别于两块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左端板(4)、右端板(6)和中间板(5)的层叠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所述变形装置设置在两块标准板块(1)的拐角连接处,变形装置包括内连接板(2)和调节转板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2)设置在两块所述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内侧,所述内连接板(2)两端分别于两个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外侧呈开口状态,所述调节转板组件(3)设置在两块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开口内,调节转板组件(3)包括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所述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均呈扇环状,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且圆周滑动连接,所述左端板(4)和右端板(6)分别于两块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左端板(4)、右端板(6)和中间板(5)的层叠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装置还包括外连接板(7),所述外连接板(7)设置在两块所述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开口端外侧,外连接板(7)两端分别于两个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2)和所述外连接板(7)的中部均设有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板(4)包括左板体(401)、左连板(402)、左撑板(403)和左导向板(404),所述中间板(5)包括中板体(501)、中撑板(502)和中导向板(503),所述右端板(6)包括右板体(601)和右连板(602),所述左板体(401)、中板体(501)和右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娇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鲰龙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