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58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多块装配式墙板和多个吸水膨胀橡胶条,多块所述装配式墙板用于构建所述装配式墙体,且每块装配式墙板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安装槽,两块装配式墙板装配连接在一起时,装配连接处的两个安装槽能够合围形成一个安装腔,所述吸水膨胀橡胶条设置安装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建造方便,并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且防渗水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墙体防渗水一直是建筑领域都追求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建筑物对于墙体的防渗水要求格外地高,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4072041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渗抗裂的混凝土,还例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987786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特细砂抗渗混凝土,这样两篇专利均是通过改变混凝土的配方来提高墙体的抗渗效果。而装配式建筑墙体是由一块一块的装配式墙板直接装配而得,但是这样由装配式墙板直接装配而得的墙体,在各个装配墙板之间的装配连接处,同样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而且这些装配连接处出现渗水的概率,远远比装配式墙体本体处出现渗水的概率更大,这样的渗水现象无法通过改变装配式墙板的配方来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具有较强的防渗水功能,尤其是在各个装配式墙板的装配连接处具有更好的防渗水功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多块装配式墙板和多个吸水膨胀橡胶条,多块所述装配式墙板用于构建所述装配式墙体,且每块装配式墙板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安装槽,两块装配式墙板装配连接在一起时,装配连接处的两个安装槽能够合围形成一个安装腔,所述吸水膨胀橡胶条设置安装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膨胀橡胶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当吸水膨胀橡胶遇水膨胀时,能够将安装腔封死,提升了装配式墙板装配连接处的防水性能。由这种结构建造而得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抗渗水性能更强,能够满足一些对抗渗性要求较高建筑物的建造要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装配式墙板的高度为2500-2800mm,宽度为600mm,厚度为90mm、100mm或12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厚度90mm、100mm或120mm以及宽度600mm的装配式墙板,这几种规格能够满足大多数的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要求,而将高度设置为2500-2800mm,主要是考量一层楼高大致约为2500mm-2800mm,建筑工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装配式墙板的高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装配式墙板设置有抽芯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芯孔的设置,能够增强装配式墙体的隔音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抽芯孔设置有五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五个抽芯抽芯孔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加装配式墙体的隔音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保障装配式墙体的结构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五个所述抽芯孔均靠近装配式墙板的前壁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式墙板本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渗性,抽芯孔靠近装配式墙板的前壁设置,能够使装配式墙板形成一种一面厚一面薄的结构,将这样一种结构的装配式墙板建造成装配式墙体时,可以将较厚的一面(也就是后壁)放置在外墙,充分利用该面更厚的特性更好地抵御渗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个所述装配式墙板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进行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榫卯结构能够方便操作工人对装配式墙板进行装配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装配式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榫头,所述装配式墙板的另一侧壁设置有榫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块装配式墙板的榫头能够与另一块装配式墙板的榫槽进行装配连接,多块装配式墙板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较为方便地装配连接成一个装配式墙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榫头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的两侧,所述榫槽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榫头与两个榫槽的装配连接方式,能够使两块装配式墙板装配更加稳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其一,安装建造方便;其二,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其三,防渗水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装配式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装配式墙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装配式墙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装配式墙板的装配连接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装配式墙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配式墙体;1a、装配式墙板;1a1、较薄的一侧;1a2、较厚的一侧;1b、装配式墙板;2、抽芯孔;3、榫头;4、安装腔;4a、第一安装槽;4b、第二安装槽;5、榫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使用的词语“前后两端”、“左右两侧”、“上方”、“下方”等表示方位的词语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此外,“安装在……上”、“设置在……上”等描述方式是指两个部件具有一定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并不是指一个部件在另一个部件的上表面。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本申请文件中描述的装配式墙板的“高度”、“厚度”、“宽度”均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理解来进行解释,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看图1,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由多块装配式墙板1a装配连接而成。参看图2和图3,装配式墙板1a的高度为2500-2800mm,宽度为600mm,厚度为90mm、100mm或120mm。厚度90mm、100mm或120mm以及宽度600mm的装配式墙板1a,这几种规格能够满足大多数的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要求,而将高度设置为2500-2800mm,主要是考量一层楼高大致约为2500mm-2800mm,建筑工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装配式墙板1a的高度。每块装配式墙板1a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安装槽,装配式墙板1a的一侧壁设置有榫头3,装配式墙板1a的另一侧壁设置有榫槽5。榫头3设置两个,榫槽5设置两个,为了更好地描述清楚榫头3和榫槽5的位置,将图示中左侧的安装槽定义为第一安装槽4a,将图示中右侧的安装槽定义为第二安装槽4b,两个榫头3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4a的上下两侧,两个榫槽5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槽4b上下两侧。参看图3,装配式墙板1a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五个抽芯孔2。五个抽芯孔2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装配式墙板(1a)和多个吸水膨胀橡胶条,多块所述装配式墙板(1a)用于构建装配式墙体(1),且每块装配式墙板(1a)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安装槽,两块装配式墙板(1a)装配连接在一起时,装配连接处的两个安装槽能够合围形成一个安装腔(4),所述吸水膨胀橡胶条设置安装腔(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装配式墙板(1a)和多个吸水膨胀橡胶条,多块所述装配式墙板(1a)用于构建装配式墙体(1),且每块装配式墙板(1a)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安装槽,两块装配式墙板(1a)装配连接在一起时,装配连接处的两个安装槽能够合围形成一个安装腔(4),所述吸水膨胀橡胶条设置安装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墙板(1a)的高度为2500-2800mm,宽度为600mm,厚度为90mm、100mm或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墙板(1a)设置有抽芯孔(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鑫源黄舒钿黄炜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