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弹性橡胶的震动控制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58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弹性橡胶的震动控制阻尼器,包括:上部支架,其连接于建筑物的上侧;下部支架,其连接于建筑物的下侧;中央板,其设置于上部支架和下部支架之间;侧板,其设置于中央板的两侧;橡胶垫,其设置于中央板和侧板之间,中央板由中央上板和中央下板构成,中央上板的上端连接于上部支架,中央下板以与中央上板的下侧隔开一定距离的方式设置,并且中央下板的下端连接于下部支架;侧板由侧上板和侧下板构成,侧上板的上端连接于上部支架,侧下板以与侧上板的下侧隔开一定距离的方式设置,并且侧下板下端连接于下部支架;橡胶垫的两面分别紧贴设置于中央板的中央上板和侧板的侧下板。具有能够更好地吸收地震时产生的震动和扭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弹性橡胶的震动控制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特别是涉及使用弹性橡胶的震动控制阻尼器,其通过改善震动吸收力和缓冲力能够有效地吸收影响建筑物的外部震动。
技术介绍
近些年,新建的建筑物倾向于高层化,考虑到有限的土地的有效利用,预计这种建筑物的高层化现象将会普遍化。在这样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最近在与我国相邻的国家频繁发生地震,由此确认我国也不是地震的安全地带。因此,如果发生地震或台风等自然灾害,高层建筑物可能会受到震动而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抗震,控震或隔震(vibrationisolation)的设计,作为该设计的一环,开发提出了包括强制阻尼器和流体阻尼器等各种震动吸收装置。然而,近年来提出的如阻尼器的震动吸收装置存在其结构过于复杂或震动吸收效果不高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申请号:10-2011-0088693(授权号:10-1146790,专利技术名称:结合粘弹性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的混合型震动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br>技术所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弹性橡胶的震动控制阻尼器,所述震动控制阻尼器包括:上部支架(10),其连接于建筑物(A)的上侧;下部支架(20),其连接于所述建筑物(A)的下侧;中央板(30),其设置于所述上部支架(10)和下部支架(20)之间;侧板(40),其设置于所述中央板(30)的两侧;橡胶垫(50),其设置于所述中央板(30)和侧板(40)之间,其特征在于,/n所述中央板(30)由中央上板(31)和中央下板(32)构成,所述中央上板(3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部支架(10),所述中央下板(32)以与所述中央上板(31)的下侧隔开一定距离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中央下板(32)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下部支架(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弹性橡胶的震动控制阻尼器,所述震动控制阻尼器包括:上部支架(10),其连接于建筑物(A)的上侧;下部支架(20),其连接于所述建筑物(A)的下侧;中央板(30),其设置于所述上部支架(10)和下部支架(20)之间;侧板(40),其设置于所述中央板(30)的两侧;橡胶垫(50),其设置于所述中央板(30)和侧板(40)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板(30)由中央上板(31)和中央下板(32)构成,所述中央上板(3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部支架(10),所述中央下板(32)以与所述中央上板(31)的下侧隔开一定距离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中央下板(32)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下部支架(20);
所述侧板(40)由侧上板(41)和侧下板(42)构成,所述侧上板(4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部支架(10),所述侧下板(42)以与所述侧上板(41)的下侧隔开一定距离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侧下板(42)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下部支架(20);
所述橡胶垫(50)的两面分别紧贴设置于所述中央板(30)的中央上板(31)和所述侧板(40)的侧下板(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弹性橡胶的震动控制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板(30)的中央上板(31)形成有第一插入槽(30a),所述侧板(40)的侧下板(42)形成有第二插入槽(40a),所述橡胶垫(50)的两面通过粘合剂紧贴于所述第一插入槽(30a)和所述第二插入槽(40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弹性橡胶的震动控制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入槽(30a)的直径(L1)和所述第二插入槽(40a)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玄昌国金徒援池银姬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构造工程改建株式会社普内韩国株式会社麦克国际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