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变换装置和三相电压变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14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9
本公开关于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和三相电压变换装置,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均具有第一缺口;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具有与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与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相连的至少一个输入线圈;与电压输出端相连的输出线圈;设置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磁感应调节组件,用于对电压输出端的电压进行调节。由此,本公开通过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设置可移动的磁感应调节组件改变磁通路来实现对输出、输入线圈耦合度的调节,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幅值和/或相位的在线无级调节,且结构简单,避免了更改连接线的复杂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压变换装置和三相电压变换装置
本公开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和三相电压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交流电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能源形式,其中,幅值、相位、频率是定义交流电的三要素。广义上来说,在给定输入的条件下改变输出电压的一个或多个要素的装置都可称为电压变换装置或变压装置。目前,变压装置广泛存在于交流电的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用以实现不同电压幅值、相位、频率之间转换。在变配电环节中需根据电网电压和负载情况,调节变比稳定输出电压,而在用电环节更是因为场景和用途的不同,需要调节电压变比,以获得不同的电压,满足设备用电需求。由此可见,在线无极调节电压是广泛存在的迫切需求。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不同相位的两个(或多个)输入电压进行耦合叠加,从而获得固定的目标相位和幅值的输出电压。但是,该方式在需要获得不同目标相位和幅值的输出电压时,不能实现相位和幅值的连续调节,必须更改接线。并且该方式也不能实现在线调节,因此使得操作非常复杂,且不易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和三相电压变换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不能实现相位和幅值的连续调节,需要更改接线,并且不能实现在线调节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均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贯穿对应所述主磁感应组件的一个边以阻断所述主磁感应组件形成的磁感应通路;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均具有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贯穿对应所述副磁感应组件的一个边以阻断所述副磁感应组件形成的磁感应通路;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相连的至少一个输入线圈,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线圈绕设于所述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相连的输出线圈,所述输出线圈绕设于所述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的第二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之间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磁感应调节组件,用于对所述电压输出端的电压进行调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三相电压变换装置,包括:如上述的第一电压变换装置、第二电压变换装置和第三电压变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变换装置、所述第二电压变换装置和所述第三电压变换装置的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均相同,且所述第一电压变换装置、所述第二电压变换装置和所述第三电压变换装置的第一输出电压、第二输出电压和第三输出电压为三相电压。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设置第一缺口和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设置第二缺口,并且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设置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磁感调节组件,通过调节至少一个磁感调节组件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位置,即可实现对电压输出端的电压的幅值和/相位进行在线无极调节,且结构简单,避免了更改接线的复杂操作。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压变换装置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压变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压变换装置的调节输出电压相位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压变换装置的调节输出电压相位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压变换装置的调节输出电压相位和幅值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压变换的矢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压变换装置的布置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压变换装置侧视剖面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压变换的矢量图。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压变换装置的调节输出电压的幅值的状态示意图。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三相电压变换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压变换装置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压变换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Uo、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100、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200、与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相连的至少一个输入线圈300、与电压输出端Uo相连的输出线圈400、设置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磁感应调节组件500。其中,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该电压变换装置可为三相转单相的电压变换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可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A相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B相电压输入端)和第三电压输入端(C相电压输入端),分别用Ua、Ub和Uc进行表示。与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和第三电压输入端相对应的第一电压输出、第二电压输出端和第三电压输出端耦合叠加后的输出端作为电压输出端,用Uo进行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的电压变换装置的结构,下面结合图2进行说明。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100可包括:第一主磁感应组件110、第二主磁感应组件120和第三主磁感应组件130,并且,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100均具有第一缺口,例如,第一主磁感应组件110对应的第一缺口111、第二主磁感应组件120对应的第一缺口121和第三主磁感应组件130对应的第一缺口131,其中,第一缺口贯穿对应主磁感应组件的一个边以阻断主磁感应组件形成的磁感应通路。相应地,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200可包括:第一副磁感应组件210、第二副磁感应组件220和第三副磁感应组件230,并且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200具有与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即,与第一缺口111对应的第二缺口211、与第一缺口121对应的第二缺口221、与第一缺口131对应的第二缺口231,其中,第二缺口贯穿对应副磁感应组件的一个边以阻断副磁感应组件形成的磁感应通路。至少一个输入线圈300可绕设于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100和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200的第一端。其中,至少一个输入线圈300可包括:第一输入线圈310、第二输入线圈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n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均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贯穿对应所述主磁感应组件的一个边以阻断所述主磁感应组件形成的磁感应通路;/n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均具有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贯穿对应所述副磁感应组件的一个边以阻断所述副磁感应组件形成的磁感应通路;/n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相连的至少一个输入线圈,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线圈绕设于所述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的第一端;/n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相连的输出线圈,所述输出线圈绕设于所述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的第二端;以及/n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之间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磁感应调节组件,用于对所述电压输出端的电压进行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
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均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贯穿对应所述主磁感应组件的一个边以阻断所述主磁感应组件形成的磁感应通路;
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均具有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贯穿对应所述副磁感应组件的一个边以阻断所述副磁感应组件形成的磁感应通路;
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相连的至少一个输入线圈,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线圈绕设于所述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的第一端;
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相连的输出线圈,所述输出线圈绕设于所述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的第二端;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之间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磁感应调节组件,用于对所述电压输出端的电压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入端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和第三电压输入端,所述至少一个主磁感应组件包括第一主磁感应组件、第二主磁感应组件和第三主磁感应组件,所述至少一个副磁感应组件包括第一副磁感应组件、第二副磁感应组件和第三副磁感应组件,所述至少一个磁感应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磁感应调节组件和第二磁感应调节组件和第三磁感应调节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磁感应组件、所述第二主磁感应组件、所述第三主磁感应组件和所述第一副磁感应组件、所述副磁感应组件、所述第三副磁感应组件分别包括第一感应区和第二感应区,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区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磁感应组件、所述第二主磁感应组件、所述第三主磁感应组件和所述第一副磁感应组件、所述第二副磁感应组件、所述第三副磁感应组件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感应区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磁感应组件、所述第二主磁感应组件、所述第三主磁感应组件和所述第一副磁感应组件、所述第二副磁感应组件、第三副磁感应组件的所述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磁感应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主磁感应组件之内,所述第二副磁感应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二主磁感应组件之内,所述第三副磁感应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三主磁感应组件之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磁感应组件的第一感应区和所述第一主磁感应组件的第一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民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