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辨证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量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94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三期辨证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量化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量化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的问题。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结果分析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数据,将同时满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脱落标准的患者确定为CSR患者;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CSR患者进行分组,选取仪器设备及药物,制定治疗方案,设定观察项目及评价指标,设定CSR患者的疗效标准,设定统计学分析标准;所述结果分析模块用于对数据处理模块分组后的CSR住院患者的病例数据进行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量化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期辨证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量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量化系统。
技术介绍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Radiculopathy,CSR)是由于颈椎间盘损伤与退变、韧带钙化、颈椎管狭窄等颈椎退行性改变,使以髓核为主体的混合突出物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导致颈肩痛的临床疾患[1](邱贵兴.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9,1,87-88.)。据流行病学分析,CS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分型,约占70.2%[2](朱立国,于杰.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评述[J].医学信息,外科版,2009,2(1):3-6.)。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作方式改变所致人们长期伏案使用计算机,缺乏合理锻炼,长期驾驶汽车,年龄的增长,使CSR的患病率增加,且患病年龄不断变小。因此,积极找寻有效的疗法势在必行,这在临床和社会都具有较大价值。临床上,CSR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CSR的手术疗法需完全遵循其手术适应症,且术后存在并发症的风险。该疗法是通过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及椎体间间距,使脊神经根免受刺激、压迫,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手术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解除神经根的压迫状态,通常会选择去除增生钙化的韧带、突出的髓核、增生的骨赘等,对颈椎的正常结构也会造成一定损害,影响颈椎的内源性稳定。另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是CSR术后仍有一定复发几率,颈椎节段融合术后,所融合的节段较稳定,但相邻椎体旁的椎间盘会受到较大的应力,易导致其髓核突出,造成疾病的复发。非手术疗法仍是目前临床治疗CSR的主要方法。目前临床中应用的非手术疗法种类较多,最常用的包括西药、中药、牵引、功能锻炼、手法、针灸、颈围制动、理疗等。其方法较多、费用廉价、安全,患者容易接受,多数CSR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相较于创伤大、手术效果一般、复发率高的手术疗法,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非手术疗法,其中最常用、疗效最佳的是牵引疗法。牵引是治疗CSR的重要手段,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牵引疗法达到治愈[3](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M].中国康复医学会,2010:12-13.)。传统颈椎牵引主要作用是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和疼痛、回纳膨出的椎间盘、减少和消除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等,只有限的改善颈部肌肉、韧带、局部椎旁小关节,不能整体调整颈椎的静力平衡,对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也有限,所以对伴有生理曲度异常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有限。1祖国医学对CSR的认识1.1、中医病名中医学中虽无颈椎病的病名,但是在一些中医古籍中可以找寻到与现代医学神经根型颈椎病类似的病症名称,如:“痹症”、“项强”[4-5]([4]孙勇.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8):784-785.[5]杜忠举,夏菊荣,张华.针刀联合牵引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症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新中医,2016,48(6):99-101.)。1.2、病因病机1.2.1、风寒湿邪侵袭颈项感受风寒湿等外邪,造成局部血行受阻,不通则痛,同时血液失去濡养颈项的功能。《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灵枢·大惑论》提出:“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总之,因为颈项感受外邪,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不能营养颈椎及其附件,造成退变,压迫神经根而引起CSR[6](张雪,罗汉华.颈椎病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12):1177-1179.)。1.2.2、外伤《医宗金鉴》中有“因挫闪及失枕而项强痛”记录指出,在日常劳动和生活中,外力作用于颈项,造成局部气血瘀滞,血流不畅,不能及时消除,导致颈项疼痛、功能受限。同时外力过大致使颈椎稳定性变差,未及时治疗恢复其稳定性,关节错缝,颈椎失稳,从而发展成CSR。1.2.3、劳损工作、学习等长时间伏案引起颈肩痛,或因睡姿不正确而引起落枕等病症,由于长期保持相同姿势,导致局部气血瘀阻,颈椎间盘超负荷,导致颈椎病。《金匮要略方谕》曰:“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挟背行……皆因劳得之”。《张氏医通》曰:“有肾气不循故道,气逆夹脊而上,至头肩痛。或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日常生活中久坐,颈椎保持同一个姿势,使肾气运行不畅从而造成头肩疼痛。可见古代医家从很早就认识到劳损是颈椎病的一个重要因素[7](张乾军.传统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及其治疗进展中医研究[J].2005,18(9):54-56.)。1.2.4、肝肾亏虚《素问·痹论》谓“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证治准绳》云:“皆由肾气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指随着外邪久侵而不退,以及年龄的增大,肝肾精气逐渐衰减,肾气不足,逐渐发展成颈椎病[8](张乾军.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认识及其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2):184-186.)。1.3、牵引治疗牵引是CSR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有些患者可通过该疗法治愈。正确的牵引方法可以使变窄的椎间隙和椎间孔径增大,减缓椎间盘内部紧张度,神经根被缓解,受损组织被修复以达到治疗目的[9](JRCS,STROHMBR.Effectsofintermittenttractiononseparationoflumbarvertebrae[J].ArchivesofPhysicalMedicineRehabilitation,1969,50(5):251.)。基于作用力力学原理的牵引疗法广泛运用于CSR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10](景海龙,王喜祥.颈椎牵引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23):110-111.)。陈文生[11](陈文生,王玉龙,朱晓龙.卧位牵引配合微波治疗仪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02):40-42.)等对40例CSR患者运用卧位牵引配合微波治疗仪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坐位牵引配合微波治疗仪治疗,两组均予非甾体抗炎药等基础治疗,三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研究表明,颈椎牵引疗法治疗CSR效果较好,且卧位牵引疗效显著好于坐位牵引。黄娟[12](黄娟.曲度牵引治疗青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研究了使用颈椎三维曲率牵引器对照普通坐位牵引,观测其临床疗效。一个月治疗后,颈椎三维曲率牵引器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普通坐位牵引组,说明基于生物力学原理的曲度牵引对于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坐位牵引,且曲度牵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综上所述,在增加椎间隙、解除颈椎神经压迫的同时,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牵引方法还能使椎间盘旁侧的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期辨证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结果分析模块;/n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数据,将同时满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脱落标准的患者确定为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CSR患者进行分组,选取仪器设备及药物,制定治疗方案,设定观察项目及评价指标,设定CSR患者的疗效标准,设定统计学分析标准;/n所述结果分析模块用于对数据处理模块分组后的CSR患者的病例数据进行分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三期辨证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结果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数据,将同时满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脱落标准的患者确定为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CSR患者进行分组,选取仪器设备及药物,制定治疗方案,设定观察项目及评价指标,设定CSR患者的疗效标准,设定统计学分析标准;
所述结果分析模块用于对数据处理模块分组后的CSR患者的病例数据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期辨证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数据,将同时满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脱落标准的患者确定为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过程为:
一一、研究对象选取:
采集患者数据,将同时满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脱落标准的患者确定为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一二、设定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具体为:
a、颈痛伴上肢放射痛;
b、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
c、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d、颈椎X线可见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椎间孔变小;
e、MRI,CT显示椎间盘突出、椎体后骨刺及神经根管变窄,脊神经根肿大;
f、各项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增高或降低;
g、影像学所见相应病变节段无韧带、纤维环钙化征象;
所述a、b、c、d、e、f、g都包括西医诊断是CSR;
中医诊断标准;具体为:
a)、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b)、40岁以上中年人,低头工作者或习惯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c)、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d)、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e)、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所述a)、b)、c)、d)、e)都包括中医诊断是CSR;
所述满足西医诊断和中医诊断任一项均为满足诊断标准;
一三、设定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或中医诊断标准者;
②、X线检查颈椎侧位可见生理曲度变直、反弓者;
③、自愿接受本研究者;
④、依从性良好者;
⑤、年龄20~65岁;
⑥、无智力及精神障碍,语言表达能力正常;
⑦、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所述①、②、③、④、⑤、⑥、⑦都满足为纳入标准;
一四、设定排除标准;
A、不符合纳入诊断标准者;
B、20岁以下或65岁以上,哺乳或妊娠期妇女;
C、接受过其他可能影响本实验结果的治疗的患者;
D、同时伴有肾病、心脑血管、肿瘤等危重内科疾病患者;
E、X线片示骨质增生或骨赘并形成骨桥者;
所述A、B、C、D、E满足任一项均为排除标准;
一五、设定剔除、脱落标准;
A)、在治疗过程中因自身原因不能坚持治疗者;
B)、试者依从性差,未按治疗方案、医嘱执行者;
C)、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的受试者;
D)、试验中自行退出者;
E)、其他原因退出试验或失访者;
所述A)、B)、C)、D)、E)满足任一项均为剔除、脱落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三期辨证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CSR患者进行分组,选取仪器设备及药物,制定治疗方案,设定观察项目及评价指标,设定CSR患者的疗效标准,设定统计学分析标准;具体过程为:
二一、分组方法将CSR患者纳入病例按对照组:试验组=1:1比例进行随机分成两组;
二二、选取仪器设备及药物;
二三、制定治疗方案;
二四、设定观察项目及评价指标;
二五、设定CSR患者的疗效标准;
二六、设定统计学分析标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峰王震张茜姜益常张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