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94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大气污染领域,根据监测到的VOCs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浓度数据,确定每个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根据VOCs的每个组分所包含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确定每个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从所述VOCs的多个物种中筛选出臭氧生成潜势排在前N位的第一目标物种;对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VOCs的污染源数据;基于每个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第一目标物种以及VOCs的污染源数据,确定大气中的污染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污染源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污染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夏秋季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在光照作用下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是重要的臭氧生成前体物,其在室温下以蒸气的形式存在并且极易挥发。众多不同排放源可产生超过100种复杂的VOCs组分、不同物种之间的浓度和反应活性也不尽相同。VOCs根据不同化学结构,可进一步细分为: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炔烃类、卤代烃类、含氧类(醛、酮、酯类)和其他化合物。VOCs作为臭氧生成的重要前体物,研究其组分及化学变化对于臭氧污染问题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环境空气中的VOCs组分多样,化学反应机理和排放源复杂多变,因此,目前通过分析VOCs组分及其浓度来确定大气污染源的准确度不是很高。并且,目前对于VOCs的分析并没有和臭氧污染十分紧密联系,大多数分析仅单单针对VOCs本身进行了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及装置,以缓解目前通过分析VOCs组分及其浓度来确定大气污染源的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将VOCs与臭氧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全面的分析臭氧污染,并且结合污染源解析的结果确定大气污染源,提高污染源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监测到的VOCs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浓度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根据VOCs的每个组分所包含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确定每个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从所述VOCs的多个物种中筛选出臭氧生成潜势排在前N位的第一目标物种;其中,N为不小于1的整数;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基于每个所述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所述第一目标物种的浓度数据以及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确定大气中的污染源。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所述VOCs的组分所包含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浓度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组分的占比;从所述VOCs的多个物种中筛选出第二目标物种;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物种包括浓度数据排在前M位的物种和/或用于指征污染源的物种;其中,M为不小于1的整数;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所述第一目标物种的浓度数据以及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确定大气中的污染源的步骤,包括:基于每个所述组分的占比、所述第一目标物种的浓度数据、每个所述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所述第二目标物种的浓度数据以及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确定大气中的污染源。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的步骤,包括:基于物种比值,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第一污染源数据;其中,所述物种比值包括苯与甲苯的浓度之比、乙苯与二甲苯的浓度之比或异戊烷与正戊烷的浓度之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的步骤,包括:基于受体模型,根据每个所述物种的浓度数据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第二污染源数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分析所述第一目标物种和/或所述第二目标物种在设定时间内的平均浓度数据和浓度变化趋势。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VOCs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浓度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VOCs的每个组分所包含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确定每个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第一筛选模块,用于从所述VOCs的多个物种中筛选出臭氧生成潜势排在前N位的第一目标物种;其中,N为不小于1的整数;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污染源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所述第一目标物种的浓度数据以及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确定大气中的污染源。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VOCs的组分所包含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浓度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组分的占比;第二筛选模块,用于从所述VOCs的多个物种中筛选出第二目标物种;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物种包括浓度数据排在前M位的物种和/或用于指征污染源的物种;其中,M为不小于1的整数;所述污染源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组分的占比、所述第一目标物种的浓度数据、每个所述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所述第二目标物种的浓度数据以及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确定大气中的污染源。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基于物种比值,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第一污染源数据;其中,所述物种比值包括苯与甲苯的浓度之比、乙苯与二甲苯的浓度之比或异戊烷与正戊烷的浓度之比。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及装置,基于VOCs的每个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第一目标物种的浓度数据以及VOCs的污染源数据,综合确定大气污染源。由于VOCs是臭氧生成的重要前体物,通过分析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将VOCs与臭氧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全面的分析臭氧污染,并且进一步结合污染源解析的结果确定大气污染源,提高污染源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气污染成因分析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根据监测到的VOCs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浓度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n根据VOCs的每个组分所包含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确定每个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n从所述VOCs的多个物种中筛选出臭氧生成潜势排在前N位的第一目标物种;其中,N为不小于1的整数;/n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n基于每个所述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所述第一目标物种以及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确定大气中的污染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监测到的VOCs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浓度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
根据VOCs的每个组分所包含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确定每个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
从所述VOCs的多个物种中筛选出臭氧生成潜势排在前N位的第一目标物种;其中,N为不小于1的整数;
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
基于每个所述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所述第一目标物种以及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确定大气中的污染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VOCs的组分所包含的多个物种中每个物种的浓度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组分的占比;
从所述VOCs的多个物种中筛选出第二目标物种;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物种包括浓度数据排在前M位的物种和/或用于指征污染源的物种;其中,M为不小于1的整数;
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所述第一目标物种以及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确定大气中的污染源的步骤,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组分的占比、所述第一目标物种、每个所述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占比、所述第二目标物种以及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确定大气中的污染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的步骤,包括:
基于物种比值,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第一污染源数据;其中,所述物种比值包括苯与甲苯的浓度之比、乙苯与二甲苯的浓度之比或异戊烷与正戊烷的浓度之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污染源数据的步骤,包括:
基于受体模型,根据每个所述物种的浓度数据对所述VOCs进行污染源解析,确定所述VOCs的第二污染源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析所述第一目标物种和/或所述第二目标物种在设定时间内的平均浓度数据和浓度变化趋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孙明生易志安李诗瑶秦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