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药机构及其中药自动配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91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药机构及其中药自动配药系统,包括接药漏斗、出药连接管、出药管,出药连接管底部与出药管一端连通,出药管另一端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管内部为中空的出药内管,所述出药内管内安装有第二出药绞龙轴,所述出药连接管、接药漏斗内部安装有第一出药绞龙轴,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第二出药绞龙轴相互靠近一端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与出药连接管内壁之间通过出药连接盘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性地解决了目前中药材种类多、无法实现自动化的问题,且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中药材的单一取药、出药、打包、熬制、灌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药机构及其中药自动配药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技术、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出药机构及其中药自动配药系统。
技术介绍
中药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也是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目前随着现代医学(西医)的高速发展,虽然对中医或中药形成了冲击,但是中药却仍然具有稳固而不可撼动的地位,如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中药方子的启示。然而随着目前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以及人们对于便利的追求,传统中药正在逐渐退出越来越多的家庭,替代品主要是预先熬制好的中成药或预先将各味中药熬制浓缩后的冲剂。但是中药具有千变万化的方子、组合,另外中药并不是简单的组合物,其在多味药物的熬制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获得最终臆想不到的治疗效果,这也是中药在现代科学如此发达的前提下也无法被替代的原因之一。但是由于人们的实际需求以及成品药带来的便利性,在大部分药店、部分医院已经没有了传统的中药,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1、中药由于品类非常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不规则的植物、动物、矿物固体,因此很难实现自动化取药、送药、配药,在人工成本十分高昂的如今,中药目前还需要人工取药、配药,这显然不符合大部分盈利机构的要求,因此成为淘汰的对象。2、中药需要专门的器具熬制,而且熬制过程中有大量的异味和残渣,这对目前已经被便利化惯坏的人们来说是十分抗拒的。而且中药的熬制过程仍然有讲究,比如加水的多少、熬制的时长、浓缩比例等等,这对从小就很少接触中药的年轻人来说不仅不容易掌握而且十分抗拒,这也是原始中药越来越远离生活的原因之一。但是经过实践证明,中药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及现代医药无法替代的治疗效果,就如目前很多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疾病,通过中药调理后会有好抓甚至痊愈,如技术人亲历通过中药长达一年的调理后风湿基本上趋于痊愈,而技术人身边也有不少人在知名医院检查后无法治愈的疾病通过中药长时间调理后出现明显好转的例子。因此目前年轻人抗拒中药实则是一大损失,而且自己的文化、国粹肯定要自己继承及发扬,否则多年以后中药甚至有被别国占有的危险,就如目前很多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子、知名中药成品被韩国、日本大量占有一样。3、由于中药在年轻人中逐渐淡出视野,也导致中医的从业人数逐年下降,这也是十分危险的信号,目前技术人接受到的中医中基本上都是年过半百之人,年轻人从事中医的意愿已经不强烈了。对此技术人认为,如果能够解决中药自动化配药的技术,使得中药能够像目前的成品药一样实现自动化配药、输出、熬制,那么就能够大大降低人工成本、而且满足便利的需求,也就为中药重新被年轻人接受提供可能。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中药补充现代医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又是对自己文化的继承、发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药机构及其中药自动配药系统,其出药机构能够将出药机输出的药材输送至送药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药机构,包括接药漏斗、出药连接管、出药管,出药连接管底部与出药管一端连通,出药管另一端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管内部为中空的出药内管,所述出药内管内安装有第二出药绞龙轴,所述出药连接管、接药漏斗内部安装有第一出药绞龙轴,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第二出药绞龙轴相互靠近一端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与出药连接管内壁之间通过出药连接盘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位于出药连接盘内侧的部分上安装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具有磁性;第二出药绞龙轴靠近出药口一端与出药管的端部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出药连接管外部、与磁铁块对应处套装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位于出药连接管圆周方向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线圈。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中药自动配药系统,其应用有上述出药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系统性地解决了目前中药材种类多、无法实现自动化的问题,且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中药材的单一取药、出药、打包、熬制、灌装,从而大大提供了便利性,为重要的推广提供稳定的基础。2、本技术的出药模块能够实现与发药机进行精确定位,从而从发药机内获取输出的药材,然后通过出药管将药材输入用于取药的送药机中完成取药,整个过程全自动化,从而可以实现无人操作。3、本技术的送药机用于药材的输送,其通过送药导电针进行取电,从而摆脱了对电力、布线的要求,另外送药机通过行走齿轮实现在输送模块内移动,灵活性非常高,能够满足补药、取药中的各种要求。4、本技术的打包模块能够实现将送药机送来的各味药材打包至打包袋内,然后通过升降机构输出,从而实现自动化打包、配药、输出。附图说明图1-图2是本技术的升降机构、输送模块、发药机、送药机、出药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输送模块、发药机、出药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图8是出药模块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是无刷电机处剖面图。图9-图10是出药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1-图12是输送模块、送药机、发药机结构示意图。图13-图15是送药机结构示意图。图16-图25是本技术的打包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6是打包模块的加热条、导向轴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图26,一种中药自动配药系统,包括:发药机C,用于发放单一的中药;出药模块D,用于将发药机发出的中药转送至用于输出的送药机内,然后通过送药机输出;升降机构A,用于将送药机进行提升或下降;送药机E,用于将中药输入至发药模块或输出至打包机、熬制机;输送模块B,用于将用于向发药机补药的送药机输送至与对应发药机竖向正对处,从而完成送药机与发药机配合以便于送药机将其内部的中药补入对应的发药机内。打包模块F,用于对输出的中药进行打包,然后成包输出;熬药模块G,用于对输出的中药进行熬制,然后灌装后输出。还包括:机械臂I,用于抓取、输送过滤兜;整理机构J,用于整理过滤兜;送兜模块K,用于输送过滤兜。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A、输送模块B、发药机C记载在与本案同日申报的、名为“一种发药机及其中药自动配药系统”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中。本实施例的熬药模块G、机械臂I、整理机构J、送兜模块K记载在本案同日申报的、名为“一种熬药模块及其中药自动配药系统”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中。参见图1-图10,所述出药模块D包括出药机D100、出药机构D400、出药支板D220,出药支板D220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药漏斗、出药连接管、出药管,出药连接管底部与出药管一端连通,出药管另一端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管内部为中空的出药内管,所述出药内管内安装有第二出药绞龙轴,所述出药连接管、接药漏斗内部安装有第一出药绞龙轴,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第二出药绞龙轴相互靠近一端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与出药连接管内壁之间通过出药连接盘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位于出药连接盘内侧的部分上安装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具有磁性;第二出药绞龙轴靠近出药口一端与出药管的端部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出药连接管外部、与磁铁块对应处套装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位于出药连接管圆周方向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药漏斗、出药连接管、出药管,出药连接管底部与出药管一端连通,出药管另一端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管内部为中空的出药内管,所述出药内管内安装有第二出药绞龙轴,所述出药连接管、接药漏斗内部安装有第一出药绞龙轴,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第二出药绞龙轴相互靠近一端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与出药连接管内壁之间通过出药连接盘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位于出药连接盘内侧的部分上安装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具有磁性;第二出药绞龙轴靠近出药口一端与出药管的端部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出药连接管外部、与磁铁块对应处套装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位于出药连接管圆周方向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药漏斗内部空间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且直径最小处与出药连接管顶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第二出药绞龙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出药绞龙叶片、第二出药绞龙叶片,所述第一出药绞龙轴、第二出药绞龙轴圆周转动时可通过第一出药绞龙叶片、第二出药绞龙叶片驱动药物沿着其轴向输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药绞龙叶片由在接药漏斗一端向在出药连接管一端的横截面逐渐变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电机滑槽、无刷电机的底部固定有电机螺纹块,所述电机滑槽与电机滑块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电机滑块固定在电机滑块托板上,电机滑块托板固定在出药侧板上;
所述电机螺纹块与侧推螺杆通过螺纹旋合装配装配,所述侧推螺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螺杆安装块、第二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喜陈宝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懿熙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