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及其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865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包括:上座位调节组件及下靠背调节组件,上座位调节组件与下靠背调节组件连接;下靠背调节组件的靠背部和座位部通过联动旋转组件连接;联动旋转组件包括旋转连接的座位侧部件、旋转部件、靠背连接件、座位连接件;旋转靠背部角度,带动靠背连接件旋转,靠背连接件带动旋转部件旋转,旋转部件旋转带动座位连接件旋转,从而带动与座位连接件连接的座位部转动,实现座位部和靠背部的角度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婴儿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通过联动旋转组件连接实现角度调节,结构简单,调节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及其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
,特别涉及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一种推动婴儿的便利用品。由于刚出生的婴儿骨架尚未足够强健,不适合长时间维持坐姿,因此有时婴儿车也需要承载提篮供较小的婴儿在里面躺睡;因此,需要一种既可睡躺又可乘坐的两用婴儿车。常用的可将提篮转换成座椅的机构,通常是利用拉链来缩短提篮底片与上围的距离,从而达到转换乘坐模式的目的,然而,拉链容易咬住侧片的织布,在操作的便利性及结构强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良空间。还有的通过采用齿轮结构旋转,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通过联动旋转组件连接实现角度调节,结构简单,调节可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包括:上座位调节组件及设置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下方的下靠背调节组件,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连接;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包括靠背部和座位部,所述靠背部和座位部通过联动旋转组件连接;所述联动旋转组件包括座位侧部件、旋转部件、靠背连接件、座位连接件;所述座位侧部件上设置有绕第一转轴旋转的所述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上靠近所述靠背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靠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靠背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靠背部连接;所述旋转部件上靠近所述座位部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座位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座位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座位部连接;r>旋转所述靠背部角度,带动所述靠背连接件旋转,所述靠背连接件带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所述旋转部件旋转带动所述座位连接件旋转,从而带动与所述座位连接件连接的所述座位部转动,实现座位部和靠背部的角度调节。优选的,所述靠背部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座位侧部件连接,所述座位部通过第六转轴与所述座位侧部件连接。优选的,座位侧部件呈倒T字型片状结构,包括水平臂及垂直臂,所述水平臂两端分别与所述靠背部和座位部旋转连接,所述垂直臂中部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所述垂直臂的上部自由端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部件、靠背连接件、座位连接件设置为片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座位侧部件上靠近所述靠背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部件,所述靠背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件配合的可延伸和收缩的锁定部件,转动所述靠背部,所述锁定部件延伸卡入一限位部件实现锁止,阻止所述靠背部进一步转动,收缩所述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解除锁止,所述靠背部可转动至另一限位部件实现锁止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件为设置于所述座位侧部件上的限位凹槽,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弹性部以及靠背拉杆,所述弹性部卡设于所述靠背部,所述靠背拉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伸入所述靠背部与所述弹性部抵接并且所述弯折部卡设与所述限位凹槽实现锁止,拉动所述靠背拉杆,带动所述弯折部滑出所述限位凹槽,所述弯折部带动所述弹性部收缩,此时,所述靠背部解除锁止,所述靠背部可转动至另一限位凹槽,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力推动所述弯折部伸入所述限位凹槽实现锁止。优选的,所述靠背部为U型的靠背管,所述靠背管上设置有长孔供所述弯折部插入连接,所述弹性部为弹簧,所述弹簧卡设于所述靠背管内靠近长孔处,所述弯折部插入所述长孔并与所述弹簧抵接。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件为两个,一个用于所述靠背部水平方向锁止,实现提篮状态,一个实现所述靠背部倾斜方向锁止,实现座位状态。优选的,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与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的连接部件包括销钉连接、或者弹性卡勾连接。一种婴儿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联动旋转组件实现靠背部和座位部角度的调节,以实现提篮、座位之间相互转换;联动旋转组件通过相互转动连接的座位侧部件、旋转部件、靠背连接件、座位连接件,实现靠背部转动而带动座位部转动,实现调节,调节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后期使用者维修也较方便。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的座位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的提篮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的拆分示意图;图4为图2的拆分示意图;图5为图1中下靠背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上座位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的拆分示意图;图8为联动旋转组件示意图;图9为联动旋转组件调整至水平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联动旋转组件调整至倾斜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下方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参见图1-6,包括:上座位调节组件1及设置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1下方的下靠背调节组件2,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1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2连接;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2包括靠背部205和座位部206,所述靠背部205和座位部206通过联动旋转组件连接;所述联动旋转组件包括座位侧部件201、旋转部件202、靠背连接件203、座位连接件204;所述座位侧部件201上设置有绕第一转轴211旋转的所述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202上靠近所述靠背部205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212与所述靠背连接件203的一端连接,所述靠背连接件203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213与所述靠背部205连接;所述旋转部件202上靠近所述座位部206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214与所述座位连接件204的一端连接,所述座位连接件204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215与所述座位部206连接;旋转所述靠背部205角度,带动所述靠背连接件203旋转,所述靠背连接件203带动所述旋转部件202旋转,所述旋转部件202旋转带动所述座位连接件204旋转,从而带动与所述座位连接件204连接的所述座位部206转动,实现座位部205和靠背部206的角度调节。进一步的,所述靠背部206通过第五转轴215与所述座位侧部件201连接,所述座位部205通过第六转轴216与所述座位侧部件连接。进一步的,座位侧部件201呈倒T字型片状结构,包括水平臂2011及垂直臂2012,所述水平臂2011两端分别与所述靠背部206和座位部205旋转连接,所述垂直臂2012中部与所述旋转部件202连接,所述垂直臂2012的上部自由端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连接。根据各个转轴的安装孔位,将座位侧部件201设置为倒T字型片状结构,相较于旋转部件202、靠背连接件203、座位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包括:上座位调节组件及设置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下方的下靠背调节组件,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连接;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包括靠背部和座位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靠背部和座位部通过联动旋转组件连接;/n所述联动旋转组件包括座位侧部件、旋转部件、靠背连接件、座位连接件;/n所述座位侧部件上设置有绕第一转轴旋转的所述旋转部件;/n所述旋转部件上靠近所述靠背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靠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靠背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靠背部连接;/n所述旋转部件上靠近所述座位部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座位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座位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座位部连接;/n旋转所述靠背部角度,带动所述靠背连接件旋转,所述靠背连接件带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所述旋转部件旋转带动所述座位连接件旋转,从而带动与所述座位连接件连接的所述座位部转动,实现座位部和靠背部的角度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包括:上座位调节组件及设置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下方的下靠背调节组件,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连接;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包括靠背部和座位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部和座位部通过联动旋转组件连接;
所述联动旋转组件包括座位侧部件、旋转部件、靠背连接件、座位连接件;
所述座位侧部件上设置有绕第一转轴旋转的所述旋转部件;
所述旋转部件上靠近所述靠背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靠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靠背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靠背部连接;
所述旋转部件上靠近所述座位部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座位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座位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座位部连接;
旋转所述靠背部角度,带动所述靠背连接件旋转,所述靠背连接件带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所述旋转部件旋转带动所述座位连接件旋转,从而带动与所述座位连接件连接的所述座位部转动,实现座位部和靠背部的角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座位侧部件连接,所述座位部通过第六转轴与所述座位侧部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其特征在于,座位侧部件呈倒T字型片状结构,包括水平臂及垂直臂,所述水平臂两端分别与所述靠背部和座位部旋转连接,所述垂直臂中部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所述垂直臂的上部自由端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靠背连接件、座位连接件设置为片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贝翔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