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艳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交通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84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转向架,包括架体和连接板,所述架体的左右两部均设有滚轮,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卡钩,所述架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装配有横盒,所述横盒的上表面固接装配有竖筒,所述竖筒的内部插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端固接装配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上通过第三连轴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横盒的内部底端固接装配有第一连板,轨道交通转向架,通过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螺栓在第一螺筒的内部做螺纹运动,使螺栓只能在其内部不做螺纹运动,不脱离转筒,但是推动转筒运动,转筒推动直块运动,直块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伸展,达到了转向架与列车安装快速的效果,实现了转向架有足够空间取出的好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转向架
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
,具体领域为轨道交通转向架。
技术介绍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如下:车辆上采用转向架是为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与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保证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承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运行的平动,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转向架的结构要便于弹簧减振装置的安装,使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以缓和车辆和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减小动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现有的转向架与列车安装较慢且麻烦,与列车之间的距离太紧密,取出放进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转向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转向架,包括架体和连接板,所述架体的左右两部均设有滚轮,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卡钩,所述架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装配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转向架,包括架体(1)和连接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左右两部均设有滚轮(2),所述连接板(9)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卡钩(31),所述架体(1)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装配有横盒(7),所述横盒(7)的上表面固接装配有竖筒(3),且竖筒(3)贯穿横盒(7),所述竖筒(3)的内部插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的一端固接装配有第二连板(14),所述第二连板(14)上通过第三连轴(23)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杆(22),所述横盒(7)的内部底端固接装配有第一连板(12),所述第一连板(12)上通过第一连轴(19)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杆(26),所述第一连杆(22)通过第二连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转向架,包括架体(1)和连接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左右两部均设有滚轮(2),所述连接板(9)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卡钩(31),所述架体(1)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装配有横盒(7),所述横盒(7)的上表面固接装配有竖筒(3),且竖筒(3)贯穿横盒(7),所述竖筒(3)的内部插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的一端固接装配有第二连板(14),所述第二连板(14)上通过第三连轴(23)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杆(22),所述横盒(7)的内部底端固接装配有第一连板(12),所述第一连板(12)上通过第一连轴(19)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杆(26),所述第一连杆(22)通过第二连轴(20)与第二连杆(26)活动相连,所述第二连轴(20)的中心处固接装配有直块(21),所述直块(21)的左侧固接装配有转筒(15),所述横盒(7)的左侧壁固接装配有第一螺筒(8),所述第一螺筒(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18),所述螺栓(18)的一端固接装配有把手(16),所述螺栓(18)的另一端插进转筒(15)的内部,所述竖杆(5)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平台(6),所述平台(6)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支块(25),所述支块(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李富强高仕峰李彦林王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李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