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及投切控制方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70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及投切控制方法、系统,该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根据移相器的电气量参数及各相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到三相端口电压模型;对三相端口电压模型进行克拉克变换,分别得到正序电压模型、负序电压模型及零序电压模型;根据正序电压模型、负序电压模型及零序电压模型生成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对含有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系统分析与计算,首先建立的三序等效电路,省去了用仿真软件搭建双向可投切移相器模型的过程,不仅方便了系统运行计算,还对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系统参数设计有很大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及投切控制方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输电系统领域,具体涉及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及投切控制方法、系统。
技术介绍
互联电网在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系统潮流分布不均的问题,影响了电网的输电能力,降低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必要的潮流控制,使得系统灵活可控。其中移相器(phaseshiftingtransformer-PST)通过在线路中串入横向或纵向的电压,调节线路电压,从而可以实现线路潮流的有效控制,目前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移相器(以下简称ST)的等效模型构建使用仿真软件搭建ST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且传统的移相器基于机械调压方式,调节动作缓慢,且运维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及投切控制方法、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移相器的调节动作缓慢,且运维成本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移相器的电气量参数及各相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到三相端口电压模型;/n对所述三相端口电压模型进行克拉克变换,分别得到正序电压模型、负序电压模型及零序电压模型;/n根据所述正序电压模型、负序电压模型及零序电压模型生成所述移相器的等效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移相器的电气量参数及各相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到三相端口电压模型;
对所述三相端口电压模型进行克拉克变换,分别得到正序电压模型、负序电压模型及零序电压模型;
根据所述正序电压模型、负序电压模型及零序电压模型生成所述移相器的等效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移相器的电气量参数及各相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到三相端口电压模型,包括:
根据移相器的电气量参数及各相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确定所述移相器的各相绕组电压及各相端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根据所述各相绕组电压及各相端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得到所述三相端口电压模型。


3.一种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投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相器的原始电压,将所述原始电压等效至参考区域对应的待投切点,并计算得到移相器的输出电压;
获取预设控制方向,采用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等效模型构建方法建立移相器等效模型,根据所述预设控制方向及所述等效模型,得到移相器的理想电压变比;
根据所述理想电压变比及所述输出电压,将各相串联单元进行投切控制得到与所述输出电压相差预设阈值的各相线路的串联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投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原始电压等效至参考区域对应的待投切点,并计算得到移相器的输出电压,包括:
根据等效原则及预设对应关系,将所述原始电压等效至参考区域,并计算出所述原始电压的等效电压;
根据待投切点判断依据,判断所述等效电压对应的待投切点,得到各待投切点的电压;
根据输出电压计算原则及各待投切点的电压,计算出移相器的输出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可投切移相器的投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等效原则及预设对应关系,将所述原始电压等效至参考区域,并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洁莹陆振纲尉志勇乔光尧鲍伟陈凯龙邓占锋赵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