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54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下料装置,包括水泥罐体和承料装置,包括柔性筒体,柔性筒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套设于水泥罐体的出料口和承料装置的进料口上,柔性筒体外周套设卡箍分别与水泥罐体的出料口和承料装置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高强度塑料布制作柔性筒体,由于高强度塑料布遇水不会与水泥产生相互作用,进而有效避免了水泥在下料口内径表面堵塞;柔性筒体采用倾斜直筒结构,水泥收到的阻力较小,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下落,降低水泥和水在下料口内的相互作用时间,水泥到达双轴搅拌机的时间明显缩短,降低水泥堵塞的概率;从设备启动下料至堵塞有效生产时间为3‑4h,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下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泥混料
,具体涉及一种水泥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泥下料口为铁皮材质,下料口旁边为砂浆下料口,砂浆与双轴搅拌机叶轮相互作用过程中,砂浆溅起进入水泥下料口,此时水泥在水的作用下,容易粘结在铁皮表面。水泥下料口中间位置存在一定弧度提高了水泥下落过程中的阻力,增加了水泥与水在下料口中的相互作用时间,水泥容易在该位置滞留,堵塞概率增加。当水泥下料口堵塞需及时进行处理,需要操作员站在8m以上的平台进行处理,存在坠落风险。现有的水泥下料口,从设备启动下料至堵塞之间的有效生产时间为50min,然后就需要进行处理堵塞,有效工作时间短,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泥下料装置,包括水泥罐体和承料装置,包括柔性筒体,柔性筒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套设于水泥罐体的出料口和承料装置的进料口上,柔性筒体外周套设卡箍分别与水泥罐体的出料口和承料装置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筒体为倾斜直筒结构。所述卡箍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柔性筒体采用高强度塑料布。所述柔性筒体的倾斜角度不大于30°。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高强度塑料布制作柔性筒体,由于高强度塑料布遇水不会与水泥产生相互作用,进而有效避免了水泥在下料口内径表面堵塞;柔性筒体采用倾斜直筒结构,水泥收到的阻力较小,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下落,降低水泥和水在下料口内的相互作用时间,水泥到达双轴搅拌机的时间明显缩短,降低水泥堵塞的概率;从设备启动下料至堵塞有效生产时间为3-4h,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柔性筒体;2、水泥罐体;3、承料装置;4、卡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水泥下料装置,包括水泥罐体和承料装置,包括柔性筒体1,柔性筒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套设于水泥罐体2的出料口和承料装置3的进料口上,柔性筒体1外周套设卡箍4分别与水泥罐体2的出料口和承料装置3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筒体1为倾斜直筒结构,柔性筒体1的倾斜角度不大于30°。所述卡箍4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柔性筒体1采用高强度塑料布。当水泥下料口堵塞需及时进行处理,只需将与承料装置3的进料口连接处的卡箍4拆开即可直接对柔性筒体1内部进行处理,不但能节省时间,还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下料装置,包括水泥罐体和承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筒体(1),柔性筒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套设于水泥罐体(2)的出料口和承料装置(3)的进料口上,柔性筒体(1)外周套设卡箍(4)分别与水泥罐体(2)的出料口和承料装置(3)的进料口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下料装置,包括水泥罐体和承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筒体(1),柔性筒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套设于水泥罐体(2)的出料口和承料装置(3)的进料口上,柔性筒体(1)外周套设卡箍(4)分别与水泥罐体(2)的出料口和承料装置(3)的进料口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延平陈治国张坤生柳旭强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