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反光膜、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技术

技术编号:257550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反光膜,包括: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及反光层,所述第二结构层叠设在第一结构层上,反光层设置于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之间,所述第一结构层包括基底和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设置于基底上,所述反光层覆盖第一结构层的朝向第二结构层的全部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导光反光膜的背光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导光反光膜取代传统导光板和反光片,使其制作工艺更加简单,集成了部分光学膜的功能,使背光模组整体厚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反光膜、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光反光膜、其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技术由于具有显示质量高、功耗低、可视面积大、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监控器等多个领域。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属非自发光型显示面板,故需要背光模块提供平面光源。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即采用导光板形成平面光源。导光板的作用是将由导光板的入光侧进入的点光源或线光源经过反射后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而成为平面光源。传统背光模块的导光板采用射出成型方式生产制作,且需要采用多片光学膜片,这些都导致背光模块整体厚度在如今轻薄化趋势下不再具有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光反光膜,降低了导光板的厚度,减少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的数量,从而使整体模组的厚度降低。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光反光膜,包括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及反光层,所述第二结构层叠设在第一结构层上,反光层设置于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之间,所述第一结构层包括基底和微结构层,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反光膜,包括: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及反光层,所述第二结构层叠设在第一结构层上,反光层设置于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包括基底和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设置于基底上,所述反光层覆盖第一结构层的朝向第二结构层的全部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反光膜,包括: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及反光层,所述第二结构层叠设在第一结构层上,反光层设置于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包括基底和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设置于基底上,所述反光层覆盖第一结构层的朝向第二结构层的全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具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反光层覆盖微结构层的表面,或所述反光层覆盖微结构层和基底的表面,所述基底厚度为大于0小于等于10μm,优选的,基底厚度为大于0小于等于3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三棱柱,微结构层为依次排列的三棱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柱的高度从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的三棱柱的高度变化符合二次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短棱柱、半球、半椭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聚清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