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装置及其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头戴式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显示设备之领域,特别是一种头戴式虚拟现实(VR)显示装置及其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VR)的应用层面越来越广泛,包含:影音观赏、医学、游戏乃至于拟真训练等领域;藉由虚拟现实显示装置以及相关设备,使用者得以在不受地点限制的情况下,有身历其境的实境体验。目前虚拟现实的显示技术,常见于搭配穿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装置的应用,又称VR眼镜;然而,习用常见的穿戴式显示设备需要将显示器置于光学系统(或称镜片组)前方一定的距离,才得以达到视觉放大或视野增广的效果,因此可能导致产品在外观上有庞大、厚重的疑虑,更可能导致使用者穿戴时的不适或携带时的不便。举例而言,目前市面上习知的虚拟现实显示装置,镜片组的焦距约为45mm,总长度则约为63mm,且得将显示器(光源)设置于凸透镜组前方约40mm,方才可获得约5-6倍的放大率,以及大约90度的视野(fieldofview,FOV)。有鉴于此,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出射光瞳;/n一线偏振器;/n一反射偏光器,设置于该线偏振器与该出射光瞳之间;/n一相位延迟器,设置于该线偏振器以及该反射偏光器之间,其中该相位延迟器之快轴与该线偏振器之穿透轴之间夹角为15度,并且该相位延迟器之快轴与该反射偏光器之穿透轴之间夹角为-15度;以及/n一部分反射器,设置于该相位延迟器以及该反射偏光器之间,并且与该相位延迟器耦合。/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20190719 CN 2019106560527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出射光瞳;
一线偏振器;
一反射偏光器,设置于该线偏振器与该出射光瞳之间;
一相位延迟器,设置于该线偏振器以及该反射偏光器之间,其中该相位延迟器之快轴与该线偏振器之穿透轴之间夹角为15度,并且该相位延迟器之快轴与该反射偏光器之穿透轴之间夹角为-15度;以及
一部分反射器,设置于该相位延迟器以及该反射偏光器之间,并且与该相位延迟器耦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光学系统,其中该相位延迟器系一二分之一相位延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相对之一第一光学表面及一第二光学表面,该第一光学表面与该部分反射器耦合,而该第二光学表面与该反射偏光器耦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光学系统,其中该第一光学表面以及该第二光学表面皆沿二正交轴突出,并朝向该线偏振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光学系统,其中该第二光学表面之曲率半径大于该第一光学表面之曲率半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透镜设置于该反射偏光器与该出射光瞳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光学系统,其中该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大于该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光学系统,其中该第二透镜具有相对之一第三光学表面及一第四光学表面,该第三光学表面设置为靠近该反射偏振器,该第四光学表面设置为靠近该出射光瞳;该第三光学表面以及该第四光学表面皆沿二正交轴突出,并朝向该线偏振器,且该第三光学表面之曲率半径大于该第四光学表面之曲率半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之光学系统,其中该线偏振器与该相位延迟器之间距,小于该反射偏光器与该第三光学表面之间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光学系统,其中该光学系统成像之畸变率小于等于25%。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光学系统,其中该光学系统成像之色像差值小于等于0.5mm。
12.一种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影像表面,面向一观察者之人眼;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扬,陈芸霈,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