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399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万用电子实验机的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固定座体、试样固定盒、拉伸连接装置、拉伸框体、前压板、试验机上座、上拉头和试验机下座;通过制样模具预制拉伸试样、上拉头与拉伸框架传递轴向拉力、球头拉杆调节拉伸受力方向,同时借助于常规万用电子试验机提供切向拉伸力测试不同胶凝时间下薄喷衬层材料与岩石基体间的切向粘结力,以此表征薄喷材料的切向粘结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薄喷材料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领域的空白,并且其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喷
,涉及一种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尤其适用于薄喷材料常规力学性能的测试工作。
技术介绍
我国西部地区特殊的成岩环境和沉积过程,形成了其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强度低、胶结差、易风化、遇水泥化是其典型特征,及时喷射混凝土作为封堵围岩的重要手段,联合其他支护方式可共同维持巷道围岩的稳定。普通喷射混凝土支护作为锚喷支护技术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存在以下问题:回弹量大,材料浪费严重,水灰比难以控制,喷层内受力不均一,容易开裂、剥落,具有一定安全隐患。近几年薄喷技术的逐渐成熟极大程度上使得上述问题得到缓解,相比于传统喷射厚层混凝土,薄喷衬层技术具有用量少、密封性好、抗拉力强等特点,在一些地区正逐渐替代传统的喷射混凝土。对于薄喷材料,切向粘结强度能够评价其与巷道围岩的粘结特性,是薄喷衬层一项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但现有的研究中对薄喷材料的切向粘结性能关注较少,测试标准及设备更是鲜有提及,因此目前缺少一种能够实现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保护点】
1.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体(A)、试样固定盒(B)、拉伸连接装置(C)、拉伸框体(D)、前压板(F)、试验机上座(T4)、上拉头(J)和试验机下座(T1);/n所述固定座体(A)的底部圆柱端插入试验机下座(T1)孔中,且固定座体(A)与试验机下座(T1)通过销(T2)连接,所述固定座体(A)上螺纹连接有圆螺母(T3),圆螺母(T3)用于锁紧试验机下座(T1);/n所述固定座体(A)上部是圆盘结构,圆盘上端面沿中心方向线加工台阶结构,试样固定盒(B)与固定座体(A)连接且试样固定盒(B)的前端面与固定座体(A)台阶对齐;/n其中拉伸连接装置(C)中的岩石基体(C1...

【技术特征摘要】
1.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体(A)、试样固定盒(B)、拉伸连接装置(C)、拉伸框体(D)、前压板(F)、试验机上座(T4)、上拉头(J)和试验机下座(T1);
所述固定座体(A)的底部圆柱端插入试验机下座(T1)孔中,且固定座体(A)与试验机下座(T1)通过销(T2)连接,所述固定座体(A)上螺纹连接有圆螺母(T3),圆螺母(T3)用于锁紧试验机下座(T1);
所述固定座体(A)上部是圆盘结构,圆盘上端面沿中心方向线加工台阶结构,试样固定盒(B)与固定座体(A)连接且试样固定盒(B)的前端面与固定座体(A)台阶对齐;
其中拉伸连接装置(C)中的岩石基体(C1)置于试样固定盒(B)中部的大圆孔(Bb)内,所述大圆孔(Bb)的后端面中部设有后螺孔(Bd),所述后螺孔(Bd)内螺纹连接有后翼型螺钉(H),所述后翼型螺钉(H)用于调整岩石基体(C1)在大圆孔(Bb)内的前后位置;所述前压板(F)与试样固定盒(B)通过前翼型螺钉(G)连接且前压板(F)用于对岩石基体(C1)进行限位;
所述拉伸连接装置(C)包括岩石基体(C1)、薄喷涂层(C2)、连接钢板(C3)、连接螺栓(C4)和球头拉杆(C5),所述薄喷涂层(C2)由制样模具(K)浇筑制成,其与岩石基体(C1)之间靠薄喷材料而粘结,其与连接钢板(C3)之间靠胶水粘结,球头拉杆(C5)的上部与拉伸框架(D)连接从而为拉伸连接装置(C)提供切向力;所述球头拉杆(C5)的下部通过连接螺栓(C4)与连接钢板(C3)连接;
所述拉伸框架(D)顶部的框体螺纹孔(Da)与上拉头(J)底部的螺柱(Jb)通过螺纹连接;上拉头(J)通过销孔(Ja)和销(T2)与试验机上座(T4)连接,上拉头(J)外部螺纹连接有一对圆螺母(T3),一对圆螺母(T3)分别用于锁紧试验机上座(T4)和拉伸框架(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固定盒(B)底部的槽口(Ba)通过螺栓(E)与固定座体(A)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板(F)的上部设有压板半槽(Fb),下部设有压板光孔(Fa);所述试样固定盒(B)前端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前螺孔(Bc);所述前压板(F)有2个;一个前压板(F)通过一个前翼型螺钉(G)依次穿过其上的压板光孔(Fa)和试样固定盒(B)上的前螺孔(Bc)将岩石基体(C1)限位于试样固定盒(B)内,且该前压板(F)通过另一个前翼型螺钉(G)穿其上的过压板半槽(Fb)和试样固定盒(B)上的前螺孔(Bc)将岩石基体(C1)限位于试样固定盒(B)内;另一个前压板(F)通过一个前翼型螺钉(G)穿过其上的压板光孔(Fa)和试样固定盒(B)上的前螺孔(Bc)将岩石基体(C1)限位于试样固定盒(B)内,且该前压板(F)通过另一个前翼型螺钉(G)穿过其上的压板半槽(Fb)和试样固定盒(B)上的前螺孔(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生杨福禹郭现伟董辉辉锁卫张苍龙李振郭建泉赵二会吴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工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