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辊压机拆换辊升降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380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辊压机拆换辊升降转运装置,其换辊导轨对接机构包括固设在安装平台上的对接平台以及呈矩形分布固设在对接平台上的四条直线导轨;对接平台的上台面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中转动设置有对接丝杠;辊系整体推送移出机构包括固设在四个直线导轨滑块上的推移平台以及固设在推移平台上的两条换辊导轨;对接丝杠上的丝母通过连板与推移平台固定连接;推移平台的上台面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中转动设置有辊系推移丝杠,并且辊系推移丝杠上配合设置有推移丝母;推移丝母的顶部固设有推送移出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直接依次将三组辊系从下至上移出或从上至下依次装入,极大的降低了拆换辊消耗时间,降低了换辊费用及空间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辊压机拆换辊升降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极片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辊压机拆换辊升降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池极片成型工艺中,粉料直接采用辊压机制作成片状,此种工艺需要卧式辊压机经过多次连续辊压成型,对辊水平放置,粉料垂直给料,极片垂直成型,通常需要两组或三组对辊从上而下布置,对粉料进行二次或三次连续辊压成型,由于辊压机由立式变更卧式后拆换辊在卧式时无法正常拆换辊,需将辊压机从主体上拆下翻转为立式后完成拆换辊动作,此种方法需要大型吊车配合将机体拆散后才能实现,且卧式三连轧辊压机由于三组辊压机垂直布置,设备本体高度达到4米,加上吊车操作空间,对设备厂房高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另拆换辊时需将机体全部拆散,换辊完成后再重新将设备组装,此种拆换辊方式费时、费工、费力、且成本过高,每次拆换辊时需消耗不亚于一次设备大修的费用。随着电池极片工作成熟,该种设备从实验室走向自动化生产线首要解决换辊难问题,缩短换辊时间,降低换辊成本,对拆换辊方式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辊压机拆换辊升降转运装置,包括由车架、设置在车架底部的移动承重轮、设置在车架上的升降机构和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安装平台(3)组成的助力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助力升降平台车上的换辊导轨对接机构以及设置在换辊导轨对接机构上的辊系整体推送移出机构;/n所述换辊导轨对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3)上的对接平台(14)以及呈矩形分布固定设置在对接平台(14)上且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四条对接直线导轨(11),每个对接直线导轨(11)上各设置有一个滑块;所述对接平台(14)的上台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中转动设置有对接丝杠(9),并且对接丝杠(9)上配合设置有对接丝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辊压机拆换辊升降转运装置,包括由车架、设置在车架底部的移动承重轮、设置在车架上的升降机构和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安装平台(3)组成的助力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助力升降平台车上的换辊导轨对接机构以及设置在换辊导轨对接机构上的辊系整体推送移出机构;
所述换辊导轨对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3)上的对接平台(14)以及呈矩形分布固定设置在对接平台(14)上且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四条对接直线导轨(11),每个对接直线导轨(11)上各设置有一个滑块;所述对接平台(14)的上台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中转动设置有对接丝杠(9),并且对接丝杠(9)上配合设置有对接丝母;
所述辊系整体推送移出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四个滑块上的推移平台(18)以及固定设置在推移平台(18)上且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条辊系移动导轨(12);所述丝母通过连板(19)与推移平台(18)固定连接;所述推移平台(18)的上台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中转动设置有辊系推移丝杠(13),并且辊系推移丝杠(13)上配合设置有推移丝母;所述推移丝母的顶部固定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文明胡京栋朱庆瑞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纳科诺尔精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