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收发器的高精度装配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36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光收发器的高精度装配治具,包括固定板和抽拉板,所述固定板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高台,相邻的两个高台之间形成一定位槽,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中部具有一供外壳的凸起部嵌入的沉槽,此沉槽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顶针,此顶针与外壳上的通孔对应设置并用于嵌入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凸台上并位于矩形凹槽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开有一扇形槽,所述高台的两个侧表面上分别开有一限位滑槽,所述移动板的两个侧表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滑槽配合的滑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外壳的固定,为外壳的进一步操作提供了稳定的加工基础,避免外壳在后续加工中出现位置偏移等情况而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光收发器的高精度装配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收发器的高精度装配治具,属于光收发模块加工

技术介绍
光收发模块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其发送部分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其接受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现有技术中,对光收发模块进行加工有多道工序,通常需要将模块的零件固定,便于对零件的加工,但现有的夹具对模具的固定不够牢固,在进行多步操作时,零件容易偏离原先的位置,导致零件的损坏,且模块零件与治具卡合后,之间的缝隙较小,加工结束取出模块时,模块与治具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不易取出,且对模块的表面产生磨损,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治具无法牢固的夹紧零件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光收发器的高精度装配治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收发器的高精度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光收发模块的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括头部(101)和主体部(102),所述主体部(102)靠近头部(101)一端的下表面具有一向下的凸起部(103),所述主体部(102)上表面具有一散热区(104),位于此散热区(104)两侧的主体部(102)上分别开有至少一个通孔(105);/n所述治具包括固定板(1)和抽拉板(3),所述固定板(1)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高台(11),相邻的两个高台(11)之间形成一定位槽(16),所述抽拉板(3)由若干个移动板(2)在各自的同一端连接而成,所述移动板(2)各自的另一端分别嵌入固定板(1)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收发器的高精度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光收发模块的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括头部(101)和主体部(102),所述主体部(102)靠近头部(101)一端的下表面具有一向下的凸起部(103),所述主体部(102)上表面具有一散热区(104),位于此散热区(104)两侧的主体部(102)上分别开有至少一个通孔(105);
所述治具包括固定板(1)和抽拉板(3),所述固定板(1)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高台(11),相邻的两个高台(11)之间形成一定位槽(16),所述抽拉板(3)由若干个移动板(2)在各自的同一端连接而成,所述移动板(2)各自的另一端分别嵌入固定板(1)上的定位槽(16)内;
所述移动板(2)的上表面中部具有一供外壳(10)的凸起部(103)嵌入的沉槽(22),此沉槽(22)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凸台(23)和第二凸台(24),所述第二凸台(24)的上表面与外壳(10)的主体部(102)下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凸台(23)上开有一供外壳(10)的头部(101)嵌入的矩形凹槽(25),此矩形凹槽(25)与所述沉槽(22)连通,所述矩形凹槽(25)的三个侧壁表面均与外壳(10)的头部(101)接触连接;
所述第二凸台(2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顶针(26),此顶针(26)与外壳(10)上的通孔(105)对应设置并用于嵌入所述通孔(105)内;
所述第二凸台(24)上并位于矩形凹槽(25)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开有一扇形槽(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良飞
申请(专利权)人:众达光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