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一些地区,全年气候多变,如初夏湿度大,传统的新风空调为满足除湿要求,需要更低的蒸发温度,但一味降低蒸发温度,对压缩机来说,压比增大,运行不经济,且降低蒸发温度导致室内机出风温度降低,人体舒适性降低;但到盛夏季节,室外温度较高,使用普通单级压缩系统存在因排气温度过高无法运行的风险;同时在初冬季节,系统运行工况压比较小、负荷小,但到严冬季节,室外温度极低,系统运行压比大。现有的空调系统循环形式在全年气候多变的地区实现制冷/制热时,无法保证系统总是处在最经济的运行状态;甚至某些条件恶劣的工况现有的空调系统无法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无法总是处在最经济的运行状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组件,包括第一压缩部和第二压缩部,第一压缩部具有第一吸气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缩组件(10),包括第一压缩部(11)和第二压缩部(12),所述第一压缩部(11)具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压缩部(12)具有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n第一换向部件(50),用于空调系统制冷和制热的切换,所述第一换向部件(50)与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n第二换向部件(100),用于空调系统制冷和制热的切换,所述第二换向部件(100)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部件(100)和所述第一吸气口均连接;/n第一室内换热器(30),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部件(5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组件(10),包括第一压缩部(11)和第二压缩部(12),所述第一压缩部(11)具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压缩部(12)具有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
第一换向部件(50),用于空调系统制冷和制热的切换,所述第一换向部件(50)与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
第二换向部件(100),用于空调系统制冷和制热的切换,所述第二换向部件(100)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部件(100)和所述第一吸气口均连接;
第一室内换热器(30),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部件(50)连接;
第二室内换热器(40),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4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换向部件(100)连接;
室外换热器(20),所述室外换热器(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部件(50)和所述第二换向部件(100)均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3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40)的第二端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部件(50)具有第一阀口(51)、第二阀口(52)、第三阀口(53)和第四阀口(54),所述第一阀口(51)与所述第二阀口(52)或所述第四阀口(54)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53)与所述第四阀口(54)或所述第二阀口(52)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52)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接;所述第四阀口(54)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
所述第二换向部件(100)具有第五阀口(101)、第六阀口(102)、第七阀口(103)和第八阀口(104),所述第五阀口(101)与所述第六阀口(102)或所述第八阀口(104)相连通,所述第七阀口(103)与所述第八阀口(104)或所述第六阀口(102)相连通;所述第六阀口(102)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八阀口(104)和所述第一吸气口均连接;
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阀口(51)连接;
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4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阀口(101)连接;
所述室外换热器(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53)和所述第七阀口(103)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组件(10)为一个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为双缸压缩机,所述双缸压缩机的上气缸为所述第一压缩部(11),所述双缸压缩机的下气缸为所述第二压缩部(12);或,所述压缩组件(10)包括两个压缩机,一个所述压缩机为所述第一压缩部(11),另一个所述压缩机为所述第二压缩部(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部件(50)为四通换向阀;和/或,所述第二换向部件(100)为四通换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一连接管(60),所述第一连接管(6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3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6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阀口(51)连接;
第二连接管(70),所述第二连接管(7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5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7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三连接管(80),所述第三连接管(80)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8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阀口(53)连接;
第四连接管(90),所述第四连接管(9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9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阀口(5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五连接管(110),所述第五连接管(1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4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管(1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阀口(10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六连接管(120),所述第六连接管(1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阀口(102)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管(1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接;
第七连接管(130),所述第七连接管(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阀口(103)连接,所述第七连接管(130)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0)的第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八连接管(140),所述第八连接管(14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阀口(104)连接,所述第八连接管(14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一总管(150),所述第一总管(150)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0)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支管(160),所述第一支管(16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总管(15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支管(16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3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支管(160)上设置有第一节流机构(180);
第二支管(170),所述第二支管(17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总管(15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支管(17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4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支管(170)上设置有第二节流机构(19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闪蒸器(200);
第一管路(210),所述第一管路(210)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210)的第二端与所述闪蒸器(200)连接;
第二管路(220),所述第二管路(220)的第一端与所述闪蒸器(200)连接,所述第二管路(2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3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40)的第二端均相连接;
第三管路(230),所述第三管路(230)的第一端与所述闪蒸器(200)连接,所述第三管路(2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210)上设置有第三节流机构(24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2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总管(150)连接,所述第一管路(210)的第二端与所述闪蒸器(200)连接;
所述第二管路(220)的第一端与所述闪蒸器(200)连接,所述第二管路(2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总管(15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22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50);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二控制阀(260),设置在所述第一总管(15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管路(210)远离所述室外换热器(20)的一侧;
第三控制阀(27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管(160)上;
第四控制阀(28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管(170)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190)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40)之间;
第四管路(290),所述第四管路(29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3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29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管(170)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190)和所述第四控制阀(280)之间;所述第四管路(290)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300)。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230)的第一端与所述闪蒸器(200)连接,所述第三管路(2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三管路(230)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310)。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五管路(320),所述第五管路(3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60)连接,所述第五管路(3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连接管(110)连接;所述第五管路(320)上设置有第七控制阀(330);
第八控制阀(34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70)上。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六管路(350),所述第六管路(35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接,所述第六管路(35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接;所述第六管路(350)上设置有第九控制阀(360);
第十控制阀(370),设置在所述第八连接管(140)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七管路(380),所述第七管路(38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接;
第一三通阀(390),所述第一三通阀(39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70)上,所述第一三通阀(390)的第一连接口(391)和第二连接口(392)均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70)上,所述第一三通阀(390)的第三连接口(393)与所述第七管路(380)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口(391)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连接口(392)或所述第三连接口(393)相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八管路(400);
第二三通阀(410),所述第二三通阀(410)设置在所述第八连接管(140)上,所述第二三通阀(410)的第四连接口(411)和第五连接口(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魏会军,巩庆霞,吴健,罗惠芳,柯达俊,邓罡,麦境治,尹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