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圈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247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挡圈分离装置。该挡圈分离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和分离机构,承载机构用于放置挡圈组,挡圈组包括多个叠设的挡圈,承载机构上设置有限位孔,分离机构设置于承载机构的下方,挡圈组中仅最下层的挡圈能够由限位孔落入分离机构上,分离机构被配置为分离最下层的挡圈。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挡圈分离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分离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满足智能化高精度装配工艺需求,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圈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挡圈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挡圈的重要功能是起到轴向固定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例如:活塞挡圈能够防止活塞销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脱出从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因此,挡圈安装的可靠性及压装到位要求就显得极为重要。挡圈的形式比较复杂,且不同受力面弹性差异较大,由于这些条件的制约,现有技术中,对挡圈的分离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人员将单片挡圈放置在某个特定的治具中,利用治具对其进行定位及校正,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压装。这种对挡圈分离的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定位精度较低、分离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圈分离装置,实现挡圈的自动化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提升定位精度,降低人工成本。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挡圈分离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其用于放置挡圈组,所述挡圈组包括多个叠设的挡圈,所述承载机构上设置有限位孔;分离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的下方,所述挡圈组中仅最下层的所述挡圈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机构(1),其用于放置挡圈组,所述挡圈组包括多个叠设的挡圈(100),所述承载机构(1)上设置有限位孔(111);/n分离机构(2),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1)的下方,所述挡圈组中仅最下层的所述挡圈(100)能够由所述限位孔(111)落入所述分离机构(2)上,所述分离机构(2)被配置为分离最下层的所述挡圈(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机构(1),其用于放置挡圈组,所述挡圈组包括多个叠设的挡圈(100),所述承载机构(1)上设置有限位孔(111);
分离机构(2),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1)的下方,所述挡圈组中仅最下层的所述挡圈(100)能够由所述限位孔(111)落入所述分离机构(2)上,所述分离机构(2)被配置为分离最下层的所述挡圈(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承载板(11)和多个限位柱(12),所述承载板(11)上设置有所述限位孔(111),多个所述限位柱(12)间隔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1)上,用于所述挡圈组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柱(12)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板(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还包括定位板(13),所述定位板(13)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1)上,用于所述挡圈组的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3)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31),所述挡圈(100)的开口的两端能够与所述定位凸起(131)的侧面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
推料板(21);
限位板(22),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推料板(21)上,所述限位板(22)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限位板(22)被配置为当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坤尹维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