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09L铁素体不锈钢用复合侵蚀剂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521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09L铁素体不锈钢用复合侵蚀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侵蚀剂包括:侵蚀剂1:其重量百分配比为:苦味酸4.4~4.7%,37%盐酸水溶液5.2~14.9%,氯化苯甲烃铵1.0~6.0%,乙醇74.4~89.4%;侵蚀剂2:其重量百分配比为:盐酸12~35%,其余为蒸馏水。所述使用方法:抛光后试样先浸入侵蚀剂1中,40~70秒后取出试样直接浸入侵蚀剂2,60秒后取出洗净、烘干并观察腐蚀情况;每个循环试样在侵蚀剂1中的停留时间比上一循环递减10秒,最小试样停留时间为10秒,侵蚀剂2中试样停留时间保持不变。该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409L铁素体不锈钢试样侵蚀后表面清晰,晶界和晶粒显示质量高,侵蚀剂保存时间长的优点,并且可重复使用多次,减少废液排放,有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技术,特别属于409L铁素体不锈钢金相侵蚀剂配比和 其配套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冷轧409L铁素体不锈钢退火后的显微组织是评判冷轧、退火工艺是否合 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产品最终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何能真实、快速地反 映409L铁素体不锈钢的显微结构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要显示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首要条件必须腐蚀出晶界和不同相晶粒的 不同颜色。绝大多数铁素体不锈钢在常温下为单相组织,故侵蚀过程无法利 用电化学微电池效应,而只能采取化学腐蚀(溶解)的方法。其原理为在铁素体不锈钢侵蚀时由于晶界位错富集、原子排列紊乱,缺陷及杂质 较多,具有较高的能量,故晶界容易被侵蚀而呈沟壑状。在显微镜下观察时, 使光线在晶界处被反射而不能进入物镜,因次显示出一条条黑色的晶界。同 时,铁素体不锈钢各个晶粒的成分虽然相同,但由于其原子排列位相不同, 也会使磨面上各个晶粒的侵蚀程度不一致,在垂直光线照射下呈现出明暗不 一的颜色,(见图1)。就目前钢铁材料显微组织显示方法而言,虽然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但侵 蚀法仍然是最主要、最经济的一种显微组织显示方法。对于409L铁素体不锈 钢来说,抛光后的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409L铁素体不锈钢用复合侵蚀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侵蚀剂1:其重量百分配比为:苦味酸4.4~4.7%,37%盐酸水溶液5.2~14.9%,氯化苯甲烃铵1.0~6.0%,乙醇74.4~89.4%;侵蚀剂2:其重量百分配比为 :盐酸12~35%,其余为蒸馏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沈春飞常锷陆斌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