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复合衬套及其密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轨道车辆的液压复合衬套。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液压复合衬套的密封方法。
技术介绍
液压衬套是在车辆(例如汽车和轨道车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零件,主要安装在车辆的悬架或转向架上,用于缓冲振动和冲击,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液压衬套通常包括芯轴、橡胶体和套设在芯轴外侧的外套,其主要通过在橡胶体的内部设有两个液压腔体,并通过流道连通,液压腔体内灌注液压流体。当车辆在特殊路段,车轮会驱使芯轴和外套发生相对运动,而导致液压腔体会对应发生扩张和收缩,从而使液压流体便能够在两个液压腔体之间流动。由此,实现液压衬套的刚度调节,以使得列车保持稳定运行。在实际应用中,液压流体经流道流动时容易从流道与其他零部件的接触缝隙中流出,液压流体会在流道槽之间横向窜动,从而严重影响液压衬套的工作性能。因此,对用于连通两个液压腔体的流道的密封要求很高。在工作过程中,液压衬套受载荷和振动的双重影响,液压腔体的容积不断发生变化,且液压腔体中的液压流体的压强很大,容易出现液体压强激增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复合衬套,包括:/n芯轴(10),所述芯轴的外表面设有呈螺旋形连续分布的流道槽(11);/n设置在所述芯轴上的橡胶体(20),所述橡胶体设有两个径向相对分布的凹腔,所述凹腔对应设置在所述流道槽的径向外侧;/n套设在所述橡胶体上的支撑环(30),所述支撑环覆盖所述凹腔,从而形成用于容纳液压流体的液压腔体(40);/n压装在所述支撑环的径向外侧的外套(50);以及/n用于安装在所述流道管的端部的密封装置(80);/n其中,在所述流道槽内设有流道管(60),所述流道管的两端分别沿径向穿过所述橡胶体并延伸至两个所述液压腔体的内部,从而使两个所述液压腔体通过所述流道管彼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复合衬套,包括:
芯轴(10),所述芯轴的外表面设有呈螺旋形连续分布的流道槽(11);
设置在所述芯轴上的橡胶体(20),所述橡胶体设有两个径向相对分布的凹腔,所述凹腔对应设置在所述流道槽的径向外侧;
套设在所述橡胶体上的支撑环(30),所述支撑环覆盖所述凹腔,从而形成用于容纳液压流体的液压腔体(40);
压装在所述支撑环的径向外侧的外套(50);以及
用于安装在所述流道管的端部的密封装置(80);
其中,在所述流道槽内设有流道管(60),所述流道管的两端分别沿径向穿过所述橡胶体并延伸至两个所述液压腔体的内部,从而使两个所述液压腔体通过所述流道管彼此连通,
所述密封装置套设在所述流道管的两端,且所述密封装置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流道槽内,另一端穿过所述橡胶体延伸至所述液压腔体的内部,从而对所述流道管与所述流道槽之间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复合衬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轴和所述橡胶体之间设有压套(70),所述压套采用塑料、橡胶或聚氨酯材料通过注塑成型方式与所述芯轴形成一体,用于将所述流道管压装在所述流道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复合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构造为圆柱体形的密封本体(81),所述密封本体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密封本体的安装部(82)和沿直径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83),
所述流道管的端部穿过所述矩形通孔且适配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所述压套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填充所述矩形通孔而包裹所述流道管,从而形成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复合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流道槽适配安装,第二端穿过所述橡胶体延伸至所述液压腔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端的端部延伸至超过所述液压腔体的径向内侧壁面至少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管的两端通过所述密封装置分别固定连接有过滤件(61)。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道槽的两端位置处分别设有键槽,所述密封本体的第一端端面与所述键槽的底面构造成能够适配安装,从而使所述密封本体的第一端端面与所述键槽的底面能够紧密贴合而形成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复合衬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套和所述支撑环的对应于所述液压腔体的侧壁区域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行武,卜继玲,程海涛,刘文松,邹波,罗俊,王凤,邹纪操,夏彰阳,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