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装置、风机组件以及抽油烟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18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音装置、风机组件以及抽油烟机,消音装置包括:第一消音部,第一消音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进风部、出风部以及与进风部和出风部均连通的第一消音腔,以使由进风部进入的噪音经第一消音腔降噪后由出风部排出;其中,第一消音部用于设置在待消音件的外壳上,第一消音部位于待消音件的外壳的外部,进风部朝向待消音件的降噪口设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噪结构会对风机组件的性能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音装置、风机组件以及抽油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音装置、风机组件以及抽油烟机。
技术介绍
目前,油烟机作为厨房的重中之重,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厨房电器,油烟机可以将在烹饪中所产生的油烟全部抽走,从而达到净化厨房的环境。很多品牌的油烟机为了能够将厨房中的油烟快速的抽走,都会在设计上都加大风量。而随着风量的增加,蜗壳内部所产生的噪音越来越大,对于在厨房内部人员影响非常大,当烟机工作的时候,风轮旋转的噪声不但沿着管道气流的传播,而且能透过机壳向外辐射噪声,电机转速越快,风轮旋转所发出的噪声就越来越大,从而对人体的听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现有的技术中,在蜗壳内部都采用吸音棉或者海绵来进行降低噪音。然而,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需要在蜗壳的内部安装降噪结构,需要对蜗壳的内部结构进行一定的改进,这样会对蜗壳的内部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风机结构和油烟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装置、风机组件以及抽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噪结构会对风机组件的性能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音装置,包括:第一消音部,第一消音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进风部、出风部以及与进风部和出风部均连通的第一消音腔,以使由进风部进入的噪音经第一消音腔降噪后由出风部排出;其中,第一消音部用于设置在待消音件的外壳上,第一消音部位于待消音件的外壳的外部,进风部朝向待消音件的降噪口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具有降噪孔;降噪孔设置在进风部处;和/或,降噪孔设置在出风部处。进一步地,第一消音腔的截面面积大于进风部的进风截面积;和/或,第一消音腔的截面面积大于出风部的出风截面积。进一步地,第一消音部还包括第一吸音棉;进风部处设置有第一吸音棉;和/或,第一消音腔内设置有第一吸音棉。进一步地,第一消音部还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一固定座用于固定在待消音件的外壳上。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连接件,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与连接件相适配的连接孔,连接件插设在连接孔内以使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上。进一步地,第一消音部还包括卡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与卡接件相适配的插接孔;连接孔包括相互贯通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在卡接件插设至插接孔内后,使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内、卡接件卡设在第二连接部内。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座上还设置有避让孔,避让孔与进风部相对设置,避让孔用于避让待消音件上的降噪口。进一步地,消音装置还包括:第二消音部,第二消音部具有第二消音腔,出风部与第二消音腔连通,以通过第二消音腔对由出风部排出的噪音进行降噪。进一步地,第二消音部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固定座,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第二壳体具有传音通道和第二消音腔,传音通道的入口端用于与外界空气连通,传音通道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第二消音腔连通,以通过第二消音腔对由传音通道传来的噪音进行降噪。进一步地,第二消音部还包括:检测件,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检测件的检测端用于感应外界空气的噪音;控制件,与检测件连接,以使控制件根据检测件检测到的噪音情况控制传音通道与第二消音腔连通或断开。进一步地,第一消音部为多个,多个第一消音部间隔设置在待消音件的外壳上;第二消音部与待消音件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消音部均与第二消音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包括蜗壳和消音装置,消音装置为上述提供的消音装置,消音装置的第一消音部设置在蜗壳上,第一消音部朝向蜗壳的降噪口设置。进一步地,消音装置为上述提供的消音装置,多个第一消音部间隔设置在蜗壳的侧部,消音装置的第二消音部与蜗壳间隔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抽油烟机,抽油烟机包括风机组件,风机组件为上述提供的风机组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壳体具有进风部、出风部以及与进风部和出风部均连通的第一消音腔,通过将第一消音部设置在待消音件的上,并使进风部朝向待消音件的降噪口设置,这样能够有效使噪音由进风部进入第一消音腔内消音,以降低噪音。通过使第一消音部位于待消音件的外壳的外部,这样能够避免第一消音部对待消音件的内部结构的影响,也便于对第一消音部进行安装。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噪结构会对风机组件的性能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消音部的爆炸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消音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消音部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消音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剖视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爆炸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消音部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消音部;11、第一壳体;111、进风部;112、出风部;113、第一消音腔;12、第一固定座;121、连接孔;1211、第一连接部;1212、第二连接部;122、避让孔;13、连接件;131、插接孔;14、卡接件;20、第二消音部;21、第二壳体;211、传音通道;212、第二消音腔;213、连接口;22、第二固定座;221、散热口;222、冷却口;23、检测件;24、控制件;25、电源线端口;26、出线端口;30、蜗壳;31、后板;32、法兰;33、支架;34、围板;35、前板;36、电机胶垫;37、蜗壳胶垫;40、主电机;50、连接管;60、风叶旋钮;70、离心风叶;80、第一吸音棉。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消音装置,该消音装置包括第一消音部10,第一消音部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具有进风部111、出风部112以及与进风部111和出风部112均连通的第一消音腔113,以使由进风部111进入的噪音经第一消音腔113降噪后由出风部112排出。其中,第一消音部10用于设置在待消音件的外壳上,具体的,第一消音部10设置在待消音件的侧壁上,第一消音部10位于待消音件的外壳的外部,进风部111朝向待消音件的降噪口设置。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音装置,由降噪口流出的噪音将经进风部111进入第一消音腔113内,通过第一消音腔113进行消音后由出风部112排出,从而实现降低噪音。在本实施例中,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消音部(10),所述第一消音部(10)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进风部(111)、出风部(112)以及与所述进风部(111)和所述出风部(112)均连通的第一消音腔(113),以使由所述进风部(111)进入的噪音经所述第一消音腔(113)降噪后由所述出风部(112)排出;/n其中,所述第一消音部(10)用于设置在待消音件的外壳上,所述第一消音部(10)位于所述待消音件的外壳的外部,所述进风部(111)朝向所述待消音件的降噪口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消音部(10),所述第一消音部(10)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进风部(111)、出风部(112)以及与所述进风部(111)和所述出风部(112)均连通的第一消音腔(113),以使由所述进风部(111)进入的噪音经所述第一消音腔(113)降噪后由所述出风部(112)排出;
其中,所述第一消音部(10)用于设置在待消音件的外壳上,所述第一消音部(10)位于所述待消音件的外壳的外部,所述进风部(111)朝向所述待消音件的降噪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降噪孔;
所述降噪孔设置在所述进风部(111)处;和/或,
所述降噪孔设置在所述出风部(112)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音腔(113)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风部(111)的进风截面积;和/或,
所述第一消音腔(113)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出风部(112)的出风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部(10)还包括第一吸音棉(80);
所述进风部(111)处设置有所述第一吸音棉(80);和/或,
所述第一消音腔(113)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吸音棉(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部(10)还包括:
第一固定座(12),所述第一壳体(11)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12)上,所述第一固定座(12)用于固定在所述待消音件的外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连接件(13),所述第一固定座(12)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13)相适配的连接孔(121),所述连接件(13)插设在所述连接孔(121)内以使所述第一壳体(11)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部(10)还包括卡接件(14),所述连接件(13)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件(14)相适配的插接孔(131);所述连接孔(121)包括相互贯通的第一连接部(1211)和第二连接部(1212),以在所述卡接件(14)插设至所述插接孔(131)内后,使所述连接件(1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211)内、所述卡接件(14)卡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强许宁汪春节温汉杰胡小帝丁泺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