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顶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顶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顶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它的技术要点在于纠正管子在地下延伸的偏差。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管径的非开挖铺设。具有经济、高效,保护环境的综合功能。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不开挖地面;不拆迁,不破坏地面建筑物;不破坏环境;不影响管道的段差变形;省时、高效、安全,综合造价低。该技术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泛用于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然气石油管道、通讯电缆等各种管道的非开挖铺设。现有技术的大截面顶管施工中,安装有刀片的顶头由于动力装置的功率限制导致其对岩石层的掘进速度较慢,且刀片磨损严重。为了使得大截面岩石成掘进的有效进行,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在顶头的前方的岩层工作面开凿若干孔洞,从上方将岩层进行击碎,此种方式的掘进效率较低。另外,如果刀片的强度足够大情况下,大截面顶头破碎岩石层进行掘进需要大功率的动力装置。在考虑成本情况下,大多数动力装置无法满足大截面顶头对岩层的破碎掘进要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筒、圆环A、刀座A、刀头、圆环B、刀座B、轴A、固定板A、齿圈A、齿圈B、齿圈C、齿圈D、齿轮C、齿轮D、齿轮E、环板A、动力装置、轴B、齿轮F、环板B、液压柱A、钻头、十字万向节、液压柱B、滑套、限位块、压力弹簧、螺旋提升设备,其中圆筒内安装有圆形固定板A,固定板A中心处的轴槽A中旋转配合有轴A,轴A被安装在圆筒内的动力装置驱动旋转;轴A两端分别安装有环板A和圆环B;与圆筒一端旋转配合的圆环A通过周向均匀分布的六个刀座A与中心处的圆环B固连;每个刀座A上均安装有两排径向均匀分布的刀头;固定板A的板面上旋转配合有同中心轴线的齿圈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筒、圆环A、刀座A、刀头、圆环B、刀座B、轴A、固定板A、齿圈A、齿圈B、齿圈C、齿圈D、齿轮C、齿轮D、齿轮E、环板A、动力装置、轴B、齿轮F、环板B、液压柱A、钻头、十字万向节、液压柱B、滑套、限位块、压力弹簧、螺旋提升设备,其中圆筒内安装有圆形固定板A,固定板A中心处的轴槽A中旋转配合有轴A,轴A被安装在圆筒内的动力装置驱动旋转;轴A两端分别安装有环板A和圆环B;与圆筒一端旋转配合的圆环A通过周向均匀分布的六个刀座A与中心处的圆环B固连;每个刀座A上均安装有两排径向均匀分布的刀头;固定板A的板面上旋转配合有同中心轴线的齿圈A、齿圈B、齿圈C和齿圈D,齿圈A被动力装置驱动旋转;
齿圈A的外圆柱齿面和齿圈B的内圆柱齿面同时与安装在固定板A上的三个齿轮C啮合,齿圈B的外圆柱齿面和齿圈C的内圆柱齿面同时与安装在固定板A上的三个齿轮D啮合,齿圈C的外圆柱齿面和齿圈D的内圆柱齿面同时与安装在固定板A上的三个齿轮E啮合;固定板A上旋转旋转且轴向滑动配合有六组轴B,每组具有三个径向均匀分布且与齿圈B、齿圈C和齿圈D一一对应的轴B;齿圈B的内圆柱齿面、齿圈C的内圆柱齿面和齿圈D的内圆柱齿面分别与同圆六个轴B上安装的齿轮F啮合;每个轴B末端均通过可自主复位的十字万向节安装有钻头,钻头与相应刀座A上的活动孔配合;
与六组轴B旋转配合的环板B被周向均匀地安装于圆筒内且轴向伸缩的若干液压柱A驱动;固定板A上周向均匀安装有两个径向伸缩的液压柱B,液压柱B位于齿圈A内;每个液压柱B末端均通过连接杆安装有滑套,每个滑套两端内均径向滑动有限位块;滑套内安装有对相应两个限位块进行复位的压力弹簧;远离轴A的限位块与齿圈A内壁上周向均匀分布的六个限位槽A配合,靠近轴A的限位块与环板A外柱面上周向均匀分布的六个限位槽B配合;固定板A底部的排渣槽处安装有清理泥沙的螺旋提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轴B周向旋转且轴向滑动于固定板A上的轴槽B内,每个轴槽B处均安装有与相应轴B、十字万向节和钻头配合的轴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外柱面上安装的环套C旋转于圆环A内壁上的环槽A内;轴A上安装有环套A,环套A旋转于轴槽A内壁上的环槽B中;轴B与环板B上的轴槽C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如南,熊忠武,宋帅杰,叶宏峰,姜敏,黄坤,徐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汇绿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