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桥梁预制墩柱的吊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领域,适用于施工速度快、相互连接强度高、整体受力性能好的预制桥墩的吊装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桥梁预制墩柱的吊装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现阶段我国大规模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节能、环保、低碳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当前城市桥梁结构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业主和居民除了要求桥梁结构安全和耐久以外,还要求通过快速施工来减少对周围交通的干扰、缩短交通阻塞时间、降低运输车辆和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噪声等。目前,我国通常使用的城市桥梁下部结构通常采用现浇施工,除延长桥梁施工周期外,还对城市环境带来较多不利的影响。由于现有的桥梁一般跨度较大,为尽量减少施工时间,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小对交通的影响,桥墩施工宜采用在预制厂预制、现场吊装就位并与承台(基础)连接的施工方式。目前预制墩柱在吊装过程中,要求多节墩柱位置对接准确,精度要求较高,施工控制复杂,且目前对于墩高15m的墩柱的吊装工艺的报道甚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桥梁预制墩柱的吊装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预制墩柱;/n步骤S2:第一节墩柱吊装;/nS201:承台预处理;/nS202:第一节墩柱预处理:对第一节墩柱上的预埋管进行清孔,并对第一节墩柱底部与承台接触的内壁底部向上1.2m以内以及外壁底部向上0.2m以内进行凿毛,保证露出新鲜混凝土面在75%以上;/nS203:采用人工将钢棒穿入到第一节墩柱上的吊装孔内,伸出第一节墩柱两侧的钢棒上悬挂钢丝绳,并在钢丝绳外侧设置有外径为20cm的钢垫片,在钢垫片外侧用螺母将钢丝绳固定在钢棒上;/nS204:采用吊车通过钢棒和钢丝绳的配合起吊第一节墩柱至承台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桥梁预制墩柱的吊装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制墩柱;
步骤S2:第一节墩柱吊装;
S201:承台预处理;
S202:第一节墩柱预处理:对第一节墩柱上的预埋管进行清孔,并对第一节墩柱底部与承台接触的内壁底部向上1.2m以内以及外壁底部向上0.2m以内进行凿毛,保证露出新鲜混凝土面在75%以上;
S203:采用人工将钢棒穿入到第一节墩柱上的吊装孔内,伸出第一节墩柱两侧的钢棒上悬挂钢丝绳,并在钢丝绳外侧设置有外径为20cm的钢垫片,在钢垫片外侧用螺母将钢丝绳固定在钢棒上;
S204:采用吊车通过钢棒和钢丝绳的配合起吊第一节墩柱至承台顶部0.2m处,并通过控制承台上的十字线和第一节墩柱底部的十字线进行第一节墩柱拼装,使承台上的预留管顺利插入第一节墩柱底部的预留孔内;
S205:利用第一节墩柱的两个十字线方向上的两台全站仪调整第一节墩柱的垂直度,将第一节墩柱底部用钢板垫平稳后提起第一节墩柱,根据铺垫的钢板厚度,在承台上的第一节墩柱投影范围内抹上砂浆后将第一节墩柱下放置原位,并再次复核第一节墩柱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
S206:两根第一墩柱吊装完成后,从两个第一节墩柱的顶口下放串桶,使串桶底部距离承台顶面约1.5m,并在串桶顶部加装料斗,按照第一节墩柱内径计算出高度0.4m的混凝土的用量,并根据提前计算的混凝土量将混凝土经过料斗和串桶溜放置墩柱底部,采用振捣棒对墩柱内侧混凝土进行振捣,依次重复上述工序,完成第一节墩柱内侧底部1.2m的墩芯混凝土浇筑;
步骤S3:第二节墩柱吊装:
S301:在第二节墩柱底部和顶部用墨斗弹出与第一节墩柱对应的十字线并向外延伸至墩柱侧边;
S302:采用人工将钢棒穿入到第二节墩柱上的吊装孔内,伸出第二节墩柱两侧的钢棒上悬挂钢丝绳,并在钢丝绳外侧设置有外径为20cm的钢垫片,在钢垫片外侧用螺母将钢丝绳固定在钢棒上;
S303:在第二节墩柱顶部的预埋吊环上悬挂吊篮,采用吊车起吊第二节墩柱与第一节墩柱进行对接,通过控制第一节墩柱顶部的十字线和第二节墩柱底部的十字线,使第一节墩柱和第二节墩柱接口拼装完成;
S304:利用第一节墩柱的两个十字线方向上的两台全站仪调整第二节墩柱的垂直度;
步骤S4:第一节墩柱和第二节墩柱吊装结束后,则继续完成盖梁以及索体吊装,吊装结束后,根据设计的张拉力进行钢绞线张拉,从而使承台、墩柱和盖梁连接为整体,最后对承台、墩柱和盖梁的预埋管中进行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桥梁预制墩柱的吊装工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1中,预制墩柱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101:在硬化好场地上铺设墩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平利,焦广彦,张铁峰,鲁鹏辉,闫小龙,王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