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88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破碎装置,包括机箱、主轴、安装盘、锤头和驱动件,所述主轴、所述安装盘和所述锤头设于所述机箱中,所述主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主轴的两端与所述机箱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轴绕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安装盘套设于所述主轴上,所述锤头设置有多列,每列所述锤头绕所述中心轴线沿单一螺旋方向曲线排布于所述安装盘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破碎装置通过设置多列锤头,每列锤头绕主轴的中心轴线沿单一螺旋方向曲线排布于安装盘上,不仅可以破碎垃圾,同时可以将垃圾破碎后形成的浆渣沿所述第一方向输送,从而实现持续给料、破碎和输送,大大提高了破碎制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的大量堆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厨余垃圾占据了生活垃圾的很大比例,厨余垃圾由于水分大、成分复杂,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先破碎制浆,然后对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浆液经油水分离成泔水油和污水,污水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而分离后的固态浆渣可以经过多种方式处理,例如,经灭菌发酵后形成蛋白饲料、经干燥粉碎后转变成有机复合肥、或者经油脂分离后厌氧消化形成沼气等。因此,破碎制浆和浆液的固液分离是厨余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在厨余垃圾处理中,由于无法实现垃圾破碎时浆料的定向输送,所以给料和破碎需要分别进行,在一次给料完成后进行破碎,破碎完成后释放破碎后的浆渣,再进行下一次给料-破碎循环,从而无法实现持续给料和破碎,大大降低了破碎制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碎装置,以解决垃圾破碎时浆渣无法定向输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破碎装置,包括机箱、主轴、安装盘、锤头和驱动件,所述主轴、所述安装盘和所述锤头设于所述机箱中,所述主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主轴的两端与所述机箱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轴绕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安装盘套设于所述主轴上,所述锤头设置有多列,每列所述锤头绕所述中心轴线沿单一螺旋方向曲线排布于所述安装盘上。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锤头包括与所述安装盘连接的装配部以及远离所述安装盘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具有与所述装配部连接的固定端、以及远离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所述工作部自所述固定端向所述自由端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倾斜。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锤头包括与所述安装盘连接的装配部以及远离所述安装盘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具有背离所述安装盘的工作面,所述工作面沿所述螺旋方向延伸。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盘包括销轴以及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套设于所述主轴上且与所述主轴同轴设置,每个所述环形板上设置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到所述环形板圆心的距离相等,所述锤头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销轴的一端插置于相邻所述环形板中一者的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销轴的另一端插置于相邻所述环形板中另一者的所述第二轴孔中。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锤头设置有四列,每个所述环形板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轴孔和四个所述第二轴孔,四个所述第一轴孔和四个所述第二轴孔位于与所述环形板同心设置的同一圆周上,所述四个第一轴孔间隔90°设置,所述四个第二轴孔间隔90°设置。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过滤筛以及设于所述过滤筛下方的排浆口,所述过滤筛设于所述锤头与所述机箱之间,所述排浆口设于所述机箱上。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包括箱体以及设于所述箱体上方的盖体,所述盖体为与所述主轴同轴设置的上弧形板,所述过滤筛为与所述主轴同轴设置的下弧形板,所述上弧形板与所述下弧形板连接并合围出圆柱形容腔。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沥水板和排渣口,所述机箱具有进料端、以及与所述进料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出料端,所述沥水板设于所述出料端,所述排渣口设于所述出料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沥水板与所述排渣口设于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形成的同一圆弧面上,且所述排渣口沿所述螺旋方向设于所述沥水板的上方。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沥水板与所述排渣口间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破碎装置,通过设置多列锤头,每列锤头绕主轴的中心轴线沿单一螺旋方向曲线排布于安装盘上,主轴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时,锤头不仅可以破碎垃圾,同时可以将垃圾破碎后形成的浆渣沿所述第一方向输送,从而实现持续给料、破碎和输送,大大提高了破碎制浆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破碎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破碎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破碎装置的锤头、安装盘及主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本技术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技术的主题的基本结构。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参看图1至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破碎装置100,包括机箱1、主轴2、安装盘3、锤头4、驱动件5和传动件6,主轴2、安装盘3和锤头4均设置于机箱1中,驱动件5驱动传动件6带动主轴2转动,工作时,锤头4随着主轴2高速转动,在锤头4与机箱1的共同作用下,垃圾在机箱1中经锤头4的反复锤击后破碎。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采用电机,比如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等,传动件6采用皮带,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驱动件5和传动件6来驱动主轴2转动。参看图1,机箱1具有进料端11、以及与进料端11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出料端12,进料端11具有进料口141,以便将垃圾投放进入机箱1,出料端12具有排渣口131,以供破碎后的浆渣排出机箱1。主轴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主轴2的两端分别与机箱1的进料端11和出料端12连接。传动件6在驱动件5的驱动下,带动主轴2绕主轴2的中心轴线转动。参看图1至图3,安装盘3套设于主轴2上,锤头4连接于安装盘3上,其中,锤头4设置有多列,每列锤头4绕所述中心轴线沿单一螺旋方向曲线排布于安装盘3上。通过设置多列锤头4,每列锤头4绕主轴2的所述中心轴线沿单一螺旋方向曲线排布于安装盘3上,这样,主轴2在驱动件5的驱动下转动时,锤头4不仅可以破碎垃圾,同时给垃圾及其破碎后形成的浆渣以沿安装盘3的圆周方向的运动分量、以及沿所述螺旋方向的运动分量,从而将垃圾破碎后形成的浆渣沿所述第一方向输送。具体地,垃圾自进料口141投放入机箱1中,锤头4在主轴2的驱动下高速转动,垃圾被高速转动的锤头4锤击破碎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输送至出料端12,再自排渣口131排出机箱1,实现了持续给料、破碎和输送,大大提高了破碎制浆的效率。参看图2至图3,锤头4包括与安装盘3连接的装配部41以及远离安装盘3的工作部42,工作部42具有与装配部41连接的固定端421、以及远离装配部41的自由端422。进一步地,工作部42自固定端421向自由端422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倾斜。这样,不仅缩小了相邻锤头4之间的距离,增加了锤头4的工作面积,而且便于破碎装置100工作时,垃圾被锤头4破碎后,进一步被锤头4输送至下一相邻锤头4,加快垃圾和破碎后的浆渣沿所述第一方向输送的输送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主轴、安装盘、锤头和驱动件,所述主轴、所述安装盘和所述锤头设于所述机箱中,所述主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主轴的两端与所述机箱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轴绕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安装盘套设于所述主轴上,所述锤头设置有多列,每列所述锤头绕所述中心轴线沿单一螺旋方向曲线排布于所述安装盘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主轴、安装盘、锤头和驱动件,所述主轴、所述安装盘和所述锤头设于所述机箱中,所述主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主轴的两端与所述机箱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轴绕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安装盘套设于所述主轴上,所述锤头设置有多列,每列所述锤头绕所述中心轴线沿单一螺旋方向曲线排布于所述安装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包括与所述安装盘连接的装配部以及远离所述安装盘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具有与所述装配部连接的固定端、以及远离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所述工作部自所述固定端向所述自由端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包括与所述安装盘连接的装配部以及远离所述安装盘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具有背离所述安装盘的工作面,所述工作面沿所述螺旋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包括销轴以及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套设于所述主轴上且与所述主轴同轴设置,每个所述环形板上设置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到所述环形板圆心的距离相等,所述锤头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销轴的一端插置于相邻所述环形板中一者的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销轴的另一端插置于相邻所述环形板中另一者的所述第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靖周翔汪樱王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